广东省实施《女职工劳动保护特别规定》办法本月起正式实施,当中规定:“从事连续4个小时以上立位作业的女职工,月经期间经本人申请,用人单位应当为其安排适当的工间休息。”其实除了提供必要的休息,有痛经问题的女士不妨试试这些中医调理方法缓解痛经。
食疗+暖宫可缓解痛经
痛经问题一直困扰很多女士,尤其是不少未婚女性,对于生活工作的影响非常大。医院妇科郭李燕副主任中医师指出,由于未曾生育、宫颈口狭窄、气血不足等原因,痛经是年轻未婚女性常会遇到的问题。在没有其他合并疾病出现的前提下,痛经一般不会对身体器官功能产生大的损害,但对于女性的日常生活、工作甚至心理都会有各种不良的影响。
郭李燕介绍,对于有痛经烦恼的女性,可通过中医调理的方式进行缓解,但具体方法需要专业中医师经过了解过往病史、了解身体状况及体质之后才能确定。在日常生活中,女性朋友们应避免过度饮用冷饮和进食冰冻食物,少吹空调并注意保暖,以预防痛经的出现。
在饮食方面,郭李燕建议可根据体质进行适当调理。热底体质的女性可食用田七炖煮的糖水应对痛经问题。但很多有痛经烦恼的女性都属于寒凉体质,可通过食用艾叶等物来缓解痛经。而很多人推崇的喝红糖水解决痛经烦恼的办法,则只适合寒凉体质的女性。
按摩也可防治痛经
医院推拿科李明副主任中医师表示,对于痛经的治疗,一般是通过服用止痛药物来缓解疼痛,事实上,推拿按摩对痛经也具有很好的疗效,且无副作用,简便易行。
李明介绍,对于有痛经问题的女性,可在日常自行进行按摩缓解痛经的痛楚。如用双拳以适中的力量轻轻叩打自己的后腰及骶骨部位,速度均匀,左右交替,以次/分频率的进行,叩至微热为度。叩打腰骶部能起到补肾填精的作用,达到止痛调经的效果。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位于足背侧,第一、二趾跖骨连接部位中的右太冲穴,以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则可起到疏肝行气止痛的作用。
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以缓慢而轻柔的动作摩腹,频率控制在每分钟30次左右,直至小腹内有热感为宜,摩腹5分钟后,再以双手在侧小腹始从后向前作单方向斜擦,方向朝向外生殖器,以透热为度,可促进小腹内微循环,调经止痛。点揉位于下腹部,脐下4寸,腹中线旁开3寸的子宫穴,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系统的调理手法,具有活血化瘀、理气止痛的作用。用拇指指腹稍用力点按位于小腿前外膝眼下3寸,胫骨前嵴外侧一横指处的足三里穴,更具有补益气血,暖宫调经止痛的作用。而宫寒痛经者还可用艾条悬灸该穴。
李明还提醒,自我按摩防治痛经的手法应在经前一周左右开始治疗,其治疗目的是疏经通络,引血下行,使经行通畅,当月经来潮后便要停止手法按摩,待下一周期再进行治疗。如果经检查发现还伴有子宫内膜异位症等器质性疾病,还应同时进行专科治疗。
另外,耳穴疗法、针灸等中医传统疗法,对痛经也有不错的疗效。
针灸治疗痛经效果好
医院针灸科谷婷婷主治中医师介绍,中医认为,针灸是治疗痛经最为简便易行的方法。人体奇经八脉中任脉位于腹部正中,带脉围绕腰部一圈,都是胞宫周围重要的经脉。在这两条经脉上的穴位施以温针(毫针上加艾条灸)的方法可温煦腹部以及腰部经络,驱散胞宫的寒气,起到温煦局部通调经络的作用。若再结合十四正经上的胃经、脾经、肾经、肝经的穴位的辅助运用则能共同起到调和胞宫阴阳气血,温经散寒的功效,月经首日接受针灸治疗,疼痛缓解效果明显。
另外,除了避免进食寒凉食物,日常还可以通过注意保暖、泡脚等方式进行日常调理。
1、注意胞宫的保暖,尤其下身要少受凉,注意给小腹、腰部和双脚保暖。少穿或不穿露脐的衣服,天气寒冷时尽量少穿或不穿短裙短裤,穿适当厚度的袜子给双足保暖以防寒从脚下生。2、月经期间、产后、哺乳期要注意避免过多接触寒凉,不要冒雨涉水、坐卧湿盛之处。中医有“动则生阳”之说,每天保证半小时步行,可有助于温阳。晚上睡前可予温水泡脚,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使身体处于温暖状态也有助于改善“宫寒”状态。
本文由健康佛山小组编辑报道
资料来源:医院、佛山日报
涨知识保健康,如果你觉得收获还不错,给健康君大大力赞一下呗!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助力健康中国白癜风早期好治疗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