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
是困扰很多女性朋友的常见疾病,有时吃药、打针也不见好转。按照中医理论讲,痛经类型不同,治疗也有所差异,对症调理,才能避免痛经困扰!
中医认为痛经的常见类型有:
肝郁、血亏和寒凝三类。
肝郁血滞证
苔薄白,舌质紫,脉弦涩,经前胁乳胀痛,心烦易怒,经期腹部剧痛,经行暗块,块下痛缓,经后口苦纳呆。
疏肝活血。
香附子炖乌鸡
香附子10克,乌鸡1只,料酒10毫升,葱、姜、盐、鸡精、鸡油若干。
香附子洗净去杂质,乌鸡去内脏及爪洗净;姜切片,葱切段;将香附子、乌鸡、料酒、葱、姜放入炖锅,武火烧沸,再用文火炖煮35分钟,放入盐、鸡精、鸡油即成。
适量食用。
疏肝理气,调经止痛。适用于脘腹疼痛、痛经、月经不调、肝郁积食等症状。
营血亏虚证
苔薄白,舌质淡,脉沉细,经前神疲气短,精神不振,少言懒动,经期下腹忍痛,连绵不止,经行色淡量少,纳差便溏,心悸失眠。
健脾养血。
黑豆红花汤
黑豆50克,红花5克,红糖适量。
黑豆去杂质,浸透,红花择尽杂质;将黑豆放入锅内加水煮透,烂至开花时,放入红花、红糖,红糖融化即可食用。
随量饮用。
滋补脾肾,活血行经。
孕妇忌食。
寒凝胞宫证
苔薄白,脉弦迟,经前形寒肢冷,经期下腹凉痛,得暖稍舒,经行不畅,四肢不温,纳谷不香。
温经散寒。
艾叶煮鸡蛋
艾叶10克,鸡蛋2个,红糖15克。
将艾叶洗净,放入锅内加水煮25分钟,停火去渣,留药液待用;红糖切成屑;鸡蛋煮熟去蛋壳。将药液、鸡蛋、红糖同放入锅内,再加水烧沸即成。
适量食用。
温经止血、散寒止痛,安胎。适用于痛经、关节酸痛、腹中冷痛、下痢、崩漏、胎动不安等症。
中医常见治疗法
针灸法
痛经前或发作时是针灸最佳时机。选穴以脾经为主,血海、地机、三阴交,留针1小时。每日一次,1~3次可止痛。
外敷法
用川乌、草乌各5克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敷小腹痛处2~3小时,每日一次。
热敷法
食盐克,米醋毫升,放锅内炒热,分装两包,轮流热敷小腹部,或用热水袋热敷。
按摩法
仰卧于床,先将两手搓热,然后将两手放在小腹部,先由上至下按摩6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60~次,最后转圆按摩6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一次。
重
预
防
?月经来之前应忌食咸食、刺激性如辣椒类、生冷食品。
?经痛多吃猪肝、猪血、牛肉等食物,帮助经血顺畅流出,减缓疼痛。
?经期忌涉水与游泳和激烈运动,避免受寒,要注意保暖。
?气血虚弱的女生洗头后会出现经量减少或停止,若要洗头宜马上吹干,以免受寒。
护
健
康
痛经发作使您心烦意乱,痛苦难忍,要想彻底摆脱痛经困扰,首先要调理好身体。天伦e家提醒您:痛经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继发性指由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若痛经持续加重,医院进行专业检查,对症治疗调理。
▎小编熊熊整理
天伦e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