懂得养生的人都知道足疗是养生不可缺少的一部分,有的人每天洗脚只是为了清洁,却不知晚上泡脚对人体的好处。我们的脚底下有很多穴位,和我们身上的五脏六腑都息息相关。通过热水来刺激穴位就能达到养生的效果,那么足疗有什么好处呢?中医看来足疗的好处有很多,下面小编就来给大家细细讲一下足疗有什么好处。
足疗的好处
改善血液循环足浴可以改善足部的血液循环。水的温热作用,可扩张足部血管,增高皮肤温度,从而促进足部和全身血液循环有人做过测试。
一个健康的人用40℃-45℃的温水浸泡双足30-40分钟,其全身血液的流量增加女性为10-13倍,男性为13-18倍。
可见,足浴可确保血液循环顺畅和改善。
促进新陈代谢足浴可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由于血液循环量的增加,从而调节各内分泌的机能,促使各内分泌腺体分泌各种激素。
如甲状腺分泌的甲状腺激素,肾上腺分泌的肾上腺素,这些激素均能促进新陈代谢。
消除疲劳足浴的最大作用就是消除疲劳,古人从实践中早已总结出热水足浴来消除疲劳。
改善睡眠足浴可通过促进足部及全身血液循环,加速血流,,驱散足底沉积物和消除体内的疲劳物质,消除疲劳使人处于休息状态从而改善睡眠。
养生美容另足浴还具有养生美容,养脑护脑,活血通络等一系列保健作用。
增加抵抗力热水+水流+气流+振动按摩=热水足浴人体踝部以下有60个穴位。
“热水足浴”如同用艾条灸这些穴位,加上气流、按摩作用,可起到促进气血运行,温熙脏腑,增加人体抵抗力作用。
调整血压中医学认为,人体五脏六腑在脚上都有相应的投影,脚部是足三阴经的起始点,又是足三阳经的终止点,踝关节以下就有六十多个穴位。
如果经常用热水泡脚,能刺激足部穴位,促进血脉运行,调理脏腑,从而达到强身健体、祛除病邪、降压疗疾的目的。
足浴时,水的温度一般保持在40度左右,太高太低都不好;水量以能没过脚踝部为好,双脚放热水中浸泡5~10分钟,然后用手按摩脚心。
临床观察发现,采用中药泡脚治疗高血压,可有效地防止药物的毒副反应,且效果较好,由于高血压患者需要长期服药,要减少药物对人体的激素刺激一般采用外用中药法效果比较好。
缓解痛经的泡脚方
痛经是很多女性朋友都会遇到的问题,缓解痛经有很多方法,而且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导致痛经的原因也不同。
今天要为大家介绍的是泡脚治疗痛经的方法,这种方法既能解决问题,还免去吃药对身体的伤害。下面就来说说治疗痛经的泡脚方,大家根据自己的症状来治疗。
1、泡脚治阳虚寒盛型痛经阳虚寒盛型的主要表现为下腹冷痛、手脚发冷,进行热敷可以达到改善。这类情况治疗痛经的方法要以温经散寒止痛为主。
泡脚的中药材要以入足少阴肾经为主。可加入肉桂15克、乌药15克、当归15克、丁香15克、川芎15克,以及小茴6克、干姜6克、吴茱萸6克,再加少量盐,把水煎好后泡脚。
2、泡脚治气亏血虚型痛经气亏血虚型痛经常表现为经期小腹疼痛,用手去按小腹,会有轻微的疼痛感,月经量少且颜色淡。这种类型治疗痛经的方法需要以补气养血调经为主。
在中医中认为,脾是气血生化之源,所以泡脚所需中医药材要以入足太阴脾经药物为主,可适量添加引经药甜水。
建议加入川芎15克、白芍15克、白术15克、熟地15克、当归15克、杜仲15克、黄芪15克,再加适量糖,煮好后用来泡脚。
3、泡脚治气滞血瘀型痛经气滞血瘀型通常表现为经期前后小腹胀痛,经血颜色偏暗,并带有血块。气滞血瘀型治疗痛经的方法要以调和气血、化瘀止痛为主。
建议泡脚选择的中药材以入足厥阴肝经药物为主,并可加入适量引经药醋。
建议加入益母草30克、乌药30克、青皮30克,以及红花10克、川芎10克,再加入2升清水和50毫升醋,以大火煮开后转为小火再煎煮半个小时,之后把煮好的药放凉,连带着药渣一起来泡脚。注意药水量以浸泡过脚踝为宜,如果药水不够可多加一点温清水。
想要彻底治好痛经,就需要找到导致痛经的根本原因,对症下药,泡脚可以很好的改善痛经症状,痛经的女生不妨试一试!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