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五种病型,分享几个女性宫寒的好妙方

痛经定义。

凡在经期前后或正值经期,发生于小腹部及腰骶部疼痛,严重时伴有面色苍白、汗出、恶心呕吐、四肢厥冷甚而晕厥,以致影响工作和生活,并随月经周期而发作者,称为经来腹痛或痛经。大多妇女在经前或经期有不同程度的小腹不适,为正常的生理现象,一般不视为痛经。

二、总论

女性以肝为先天,肝主血,痛经主要由胞宫气血运行不畅所致。月经以血为本,以气为用,冲任血盈,溢于胞宫,出于阴道,是为经水。经血的运行与聚散,均赖于气。若气血充沛,气顺血和,则经行通畅无阻,自无疼痛之苦。如气虚血少则血海亏

中医痛经辨证分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湿热瘀阻、气血虚弱、肝肾亏损。

2、  气滞血瘀型痛经:常会伴有经前或经期下腹胀痛,拒按,经量少,经色紫黯夹血块,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月经干净后疼痛消失,伴胸胁、乳房胀痛,痛甚伴恶心、呕吐、腹泻、头晕、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昏厥。舌质紫暗,有瘀点瘀班,苔薄白,脉弦或弦滑等症状。

寒湿凝滞 经前或经行中小腹疼痛,疼痛较剧,经量初少后逐渐增多,色黯红带有血块,血块排出疼痛缓解,怕冷喜暖,得热则舒,腰脊疼痛,便溏,舌态白腻,脉沉紧。1、姜艾煮鸡蛋:

[组方] 艾叶9克,生姜15克。

[制法] 将艾叶、生姜洗净,艾叶切段,生姜用刀面拍碎,与鸡蛋2个一起放入锅中,加水300毫升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复入原汁中烧煮5分钟。趁热饮汤吃蛋。

[用法] 每日一剂,5剂为一疗程。行经前3天服用。

2、当归生姜羊肉汤:

[组方] 当归90克,生姜150克,羊肉500克。

[制法] 将当归、生姜洗几个切片,羊肉剔去膜,放入沸水锅内洗去血水后,捞出晾凉,切成小长条状。砂锅内加入适量水,将羊肉条、生姜、当归放入锅内。置武火上烧沸后,打去浮沫,后用文火炖1小时,至羊肉熟烂,略加调味即成。

[用法] 每次食用一碗,一日一次。经前3天食用。

????因为痛经而来就诊。痛经实在是女人一辈子的内心隐痛,不少女人从中学开始,就会和痛经不期而遇。乃至于很多女人都不怎么把它当成病了,因为它太常见,就像普通的感冒、咳嗽、鼻炎一样。除非到了疼痛十分厉害、不能忍受的时候,医院来就诊。月经前就开始感觉四肢冰凉,小肚子冰凉,还不敢使劲按,按了就疼因为寒性的痛经是最常见的。

道理其实挺简单的,你也能够一听就懂:俗话说“痛则不通,通则不痛”,气血不通,就是痛经的总病根。当然,导致气血不通的原因有很多,气血虚、气血淤、气血寒、气血热……普通人自己不太容易分清到底是哪种,脉摸起来有着沉紧的感觉,说明体内有寒;再看舌苔,明显发白,月经量少,颜色黯,有血块。这都说明体内有寒,是最常见的寒性痛经。姜枣花椒汤:

[组方] 干姜、大枣各30克,花椒9克。

[制法] 将姜、枣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水400毫升,煮沸,然后放入花椒9克,改用文火煎汤,5分钟后倒出。

[用法] 日一料,分两次温服。5剂为一疗程。临经前3天服用。

在来看痛经的女性中,十个人里有七八个是这种类型,她们的典型症状是:月经前后感觉四肢冰凉,小肚子冰凉;月经量少,颜色黯,有血块。痛经的时候,小肚子冰凉是很常见的,不过,有的人喜按,按一下就舒服多了,这是血虚的表现。而有的人不敢使劲按,使劲按就很痛,这是血淤的表现。还有人痛经的时候,小肚子不凉反热,月经量多、白带多,那是湿热型的表现……像这样的寒性痛经是最常见的,应该是平时常吃凉东西,什么冷饮、雪糕、冰激凌、朝鲜冷面什么的,或者,常呆在空调开得很足的环境造成的

艾叶10克、干姜15克、鸡蛋2个、红糖适量。

做起来非常简单,将干姜切片,和洗净的艾叶、鸡蛋一同放进锅里,加适量清水,先用文火把鸡蛋煮熟。然后,把煮熟的鸡蛋剥壳,再放进锅里药汁中煮10分钟,加进红糖。好了,一道热气腾腾、火力十足的“艾姜煮蛋”就大功告成了,吃蛋喝汁,美味可口能祛寒但凡热性、温性的中药乃至食物,都是清扫体内寒证的灵丹妙药,又何止艾姜煮蛋?我给她列了个针对常见寒性疾病或体质的食物宜忌清单:少吃生冷寒凉的黄瓜、冬瓜、藕、莴苣、荸荠、瘦猪肉、鸭肉、海蜇等食物,少吃西瓜、梨、柿子等水果,少喝绿茶、绿豆汤等饮品。多吃性属温热的韭菜、芫荽(即香菜)、牛肉、羊肉、鸡肉、鳝鱼、海虾等食物,多放葱姜蒜、辣椒、花椒、胡椒等热性调料,多喝生姜红糖水、红茶等饮料。女性朋友喜欢吃零食,还可以多吃点瓜子、荔枝、桃杏等小吃。有了这张清单,自己就可以制作驱寒妙药,比如,韭菜炒海虾、香菜爆鳝鱼、水煮胡椒牛肉片等等

???穴位外治临证琐谈之——痛经??高树中

导读:十七椎治疗痛经是高树中老师在常规取关元、三阴交、血海等穴效果不显时偶然发现的,后来就变成他的常用之法了,现在咱们也学着点。

穴位外治临证琐谈之——痛经

从脏腑辨证的角度看,痛经主要与肝脾肾有关,因此常规的针灸方法是取关元、三阴交、血海等足三阴经和任脉穴位。笔者在临床中发现,当痛经发作时,针刺上述穴位的即刻止痛效果并不理想。

之后又反复思考痛经的治法,笔者认为,痛经的病位在胞宫,即女子胞。女子胞为奇恒之腑之一,因为冲脉、任脉、督脉皆起于胞中,所以本病的治疗也离不开冲、任、督脉。治肝脾肾三脏虽能起效但远不如调节冲任督脉而直接作用于胞宫而效显。故临证多用十七椎或神阙穴治疗,疗效颇佳。

如年笔者大学毕业后留学院针灸教研室任教,并担任了第一届针灸专业本科班的辅导员,当年正好招收了第一届中医少年班。笔者办公室兼宿舍和学生在一层楼上,有一女生患痛经,知我是针灸老师,请我针灸,这也是笔者治的第一位痛经者。

先按常规针灸处方为其针关元、三阴交、血海等穴,留针30min,疼痛未见明显减轻。起针后本想再为其针八髎等穴,但无明显压痛点,反而在十七椎压痛非常明显,先用拇指按压了不到1min,疼痛已基本消失,继针此穴,针后疼痛消失。

之后又治几例痛经,也是针关元、三阴交等穴都未能即刻止痛,唯针按压针刺十七椎疼痛立止。20多年来,凡遇痛经,恒用十七椎先按压后针刺,多能即刻获效。在针刺十七椎穴时,也可加刺承山穴,用3寸毫针向上斜刺,起针后可在十七椎处拔罐5min~10min,效果更好。

十七椎在第五腰椎棘突下,虽是经外奇穴,但在督脉循行线上,针之取效,与督脉为阳脉之海,又起于胞中有关,对于寒凝血瘀的痛经,用之最宜。痛经多为腹痛,腹部属阴,十七椎在腰骶部,腰骶部属阳,所以十七椎治痛经也属“从阳引阴”,“阴病治阳”。

神阙穴治疗痛经疗效也颇佳,笔者曾指导两位硕士研究生完成了硕士课题。在整理脐疗文献的过程中,发现脐疗治疗痛经的效果较好,便让研究生马玉侠在山东省滨州市中医妇科研究所所长、妇科名医郑其国主任医师的具体指导和帮助下,用隔药灸脐法治疗原发性痛经作为其研究课题,结果治疗30例,有效率达%,此成果获滨州市科技进步二等奖。

后在天津市把处方制成了巴布贴,由研究生吕庆超先对山东中医药大学针灸推拿学院的女大学生进行了痛经患病的调查,后又将志愿者分为针刺组、隔药灸脐组、巴布膏贴脐组分别给予免费治疗,后进行疗效观察,并对治疗前后血液流变学、雌孕激素等做了检测,发现巴布膏也有较好的止痛效果,但少数人贴后有局部皮肤过敏的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从理论上讲,神阙穴可以通治一切妇科病症。为什么呢?妇科病的基本病机是冲任督带4条经脉的损伤,而肚脐——神阙穴就直接与4脉相通。限于篇幅,本文对此法不做详细介绍,有兴趣者可参考拙著《中医脐疗大全》第二版。

                







































北京治疗白癜风总共多少钱
治白癜风呼和浩特哪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jhtj/507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