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女人的隐痛。研究表明,中国大部分女性深受痛经的苦恼,80%的女性来月经时会产生疼痛感,20%疼痛严重。中医认为,所谓“通则不痛”,血液通畅,痛经就会得到缓解,因此来月经时避免久坐不动,平时加强锻炼;生活上注意保暖,每晚可用生姜粉配以热水泡脚;饮食上多食用温性食物如牛奶、红糖姜茶来暖宫暖胃。中医重在调理,针对原发性痛经,可服用药膳进行调理。
气滞血瘀型
药膳:萝卜香附汤
方法:用白萝卜g、切块,枳实50g,香附30g煮汤,加盐及调味品,吃白萝卜、饮汤,起到理气、活血化瘀的作用。
寒湿凝滞型
药膳:艾叶红糖水
方法:可用艾叶15g、干姜10g、红糖30g、葱白三段,煎煮30分钟,去渣取汁后,经前两天及经期一天喝两杯,可达到驱寒除湿、温经通脉的效果。
气血虚弱型
药膳:韭菜红糖水
方法:鲜韭菜g、红糖g。将韭菜洗净,沥干水分,切碎后捣烂取汁备用;红糖加清水少许煮沸,至糖溶后兑入韭菜汁内饮用,温经止痛、益气补血。
湿热蕴结型
药膳:薏仁黄柏砂仁粥
方法:取黄柏9g、生薏米50g、鲜马齿苋20g、鲜鱼腥草20g。将黄柏煎30分钟,取汁后加水至ml,煮薏仁米八成熟时,随后加马齿苋和鲜鱼腥草共煮至熟,与经期前后服用,每日一次,连续七天。温经散寒去湿、活血化瘀止痛。
肝肾亏损型
药膳:山药枸杞粳米粥
方法:山药15g、枸杞12g、熟地6g、鹿角胶6g、当归12g、白芍6g、甘草3g、粳米g,将熟地、当归、白芍、甘草煎煮取汁ml,将山药、枸杞子、鹿角胶和粳米共煮成粥,即可食用。每日一次,早晚空腹服用可达到益肾填精,养肝止痛的效果。
文/医院中医内科刘红梅
整理/刘敏程守勤
编辑/管仲瑶
原创声明:以上为《健康报》原创作品,如若转载须获得本报授权。
点击下方爱心,您的赞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