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来看旋毛虫考点,文末有口诀,一定要背呀。还是加个广告。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口诀,想更高效的复习,那么佛脚班还可以报名,点击文章左下角的“阅读原文”,就可以购买了
真题测试
1.检疫人员进行生猪宰后检疫时,肉眼发现某屠宰猪肉膈肌中有针尖大小的白色小点,低倍镜检查见梭形包囊,囊内有卷曲的虫体。该虫体最可能是(真题上)
A、旋毛虫
B、弓形虫
C、棘球蚴
D、猪囊尾蚴
E、肉孢子虫
2.用压片法检查旋毛虫肌肉包囊型幼虫时,应将肉样剪成麦粒大小的(真题上)A、4块
B、8块
C、12块
D、16块
E、24块
4.防控猪旋毛虫病应采取的关键措施是(真题上)A、防止犬进入猪场
B、消灭猪场的蚊蝇
C、猪粪的无害化处理
D、控制猪的饲养密度
E、消灭猪场周围的鼠类
答案
答案:A、E、E
考点总结
旋毛虫病是由旋毛虫寄生于人、猪、犬、猫等所引起的一种人兽共患寄生虫病。
发育过程:成虫与幼虫寄生于同一宿主,宿主先为终末宿主,后变为中间宿主。宿主因摄食了含有包囊幼虫的动物肌肉而受感染。包囊在宿主胃内释出幼虫,在十二指肠和空肠内变为性成熟旋毛虫成虫。雌雄虫交配后不久,雄虫死亡,雌虫钻入肠腺中发育并产幼虫。幼虫经肠系膜淋巴结进入胸导管,再到右心,经肺转入体循环,随血流被带到全身各处,但只有进入横纹肌纤维内的才能进一步发育。幼虫在活动量较大的肋间肌、膈肌、嚼肌中较多。幼虫在感染后第17-20d开始卷曲盘绕起来,充分发育的幼虫通常有2.5个盘转,位于肌纤维内的梭形包囊中。包囊初期很小,最后变大到肉眼可见,约6个月后包囊壁增厚,囊内发生钙化。
猪、犬、猫及鼠是旋毛虫病的主要传染源
猪感染旋毛虫主要是由于吞食了老鼠。鼠为杂食,常互相残食,一旦旋毛虫侵入鼠群就会长期地在鼠群中保持平行感染。因此鼠是猪旋毛虫病的主要感染来源。
压片镜检法:取膈肌,剪取麦粒大小的肉样24粒,压片镜检,发现包囊幼虫即可确诊。
1.治疗:丙硫咪唑或甲苯咪唑。
2.预防:不食生的或未煮熟的猪肉,猪粪堆肥发酵,灭鼠,加强肉品检疫。
上口诀:
幼虫肌,成虫肠;2.5个盘肌中。
一人感,旋毛虫,先终后中膈肌藏。
往期回顾
(点下面,可直接查看)
解剖学汇总
生理生化汇总
病理学汇总
药理学汇总
微生物汇总
传染病汇总
寄生虫1
寄生虫2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