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泡脚没那么加单如何掌握最佳时长和水

冬天,很多人都有泡脚的习惯,睡前泡个脚全身都暖和,特别对手脚冰凉的女人更能入睡。医院杂病科主治医师高三德提醒,冬天泡脚有讲究,不能乱泡。

冬天泡脚警惕这三点

饥饿饭饱不泡脚。高三德说,泡脚和洗澡一样的道理,在吃饱喝足后泡脚并不是放松,而是对身体的残害。由于食物的消化需要一定的时间,此时如果用高温热水泡脚则会影响消化,那么饭前泡脚总不会影响消化?饭前泡脚其实也不可取,容易导致低血糖。所以要泡脚的话,时间最好选在饭后一个小时,而且泡脚的时间不宜过长,半小时为宜,此时才能起到血液循环,缓解压力的作用。

泡脚水温不要过高。有人认为,泡脚水温越高越好,高三德说:“这种想法是错误的。”首先,水温高容易被烫伤。从皮肤科来讲,脚是不能天天泡的。人体皮肤有一个耐受度,人体在接受外部热量时,温度控制在42℃-45℃为宜。当皮肤接触近60℃的温度持续5分钟以上,也会导致“低温烫伤”。建议体质虚的人泡10分钟,体质好的人泡15分钟即可,而且,水温最好在37℃-40℃之间。

痛经的女人慎用药泡脚。有些女性认为,出现痛经后,泡个脚会让身体暖一点也许痛经就能缓解了,这种做法虽然有一点效果,但是不能随便在水中加入中药材,因为引起女性痛经的原因有很多,若不对症非但不能缓解疼痛,反而会加重症状。

对症泡脚效果更好

艾叶泡脚:温肺

艾叶味苦、性温、无毒,具有回阳、逐湿寒、理气血、止血安胎等多种功效,也常用于针灸,因此它又被称为“医草”。艾草泡脚能够改善肺部功能,对于患有慢性支气管炎和容易咳白痰的人很有好处。

盐水泡脚:杀菌治脚气

用盐来洗脸、洗澡、泡脚,盐水泡脚方法非常简单,在半盆热水中加入两大匙盐巴就好了。高三德称,经常用盐水泡脚能够起到杀菌消毒,防止脚气病的作用,还可以使足部的肌肤保持光滑清洁。

姜汁泡脚:散寒治疗手脚冰凉

姜汁泡脚,其实就是在温水中加入几块打扁的生姜,切片也可以。用姜汁泡脚具有散寒的作用,对于缓解手脚冰凉症状有非常好的功效。他解释说,姜味性温,如果内服,可加速人体的血液循环,改善手脚冰凉、畏寒怕冷等不适症状。

泡脚最佳时长和最佳水温

泡脚最佳时长

有人喜欢从水很烫泡到水全凉了,甚至有的不停添加热水,持续泡很长时间,这其实是错误的做法。泡脚时间以20~30分钟为宜,每天或隔一天泡一次即可。对于老年人,泡脚时间要再短一些,因为老人泡得太久,容易引发出汗、心慌等症状。所以,老人每日临睡前泡脚20分钟为佳。

泡脚最佳水温

泡脚的水温不宜过热或过凉,一般维持在38℃~43℃为宜。如果有条件,可以先将脚放入38℃左右的水中,然后让浴水逐渐变热至42℃左右即可保持水温,足浴时水通常要淹过踝部,且要时常搓动。但是,糖尿病患者要注意,由于皮肤对外界刺激不敏感,温度过高的水很容易导致烫伤。泡脚时间以20分钟为宜,要边洗边加热水以保持水温,洗脚时水量以淹没脚的踝部为好,双脚浸泡时,同时用手缓慢、连贯、轻松地按摩双脚,先脚背后脚心,至发热为止,出盆后用干毛巾轻快地搓擦按摩脚趾和掌心。

最佳泡脚时间段

最佳的泡脚时间是晚上九点左右。之所以选择这个时间段,是因为此时是肾经气血比较衰弱的时辰,在此时泡脚,身体热量增加后,体内血管会扩张,有利于活血,从而促进体内血液循环。同时,白天紧张了一天的神经,以及劳累了一天的肾脏,都可以通过泡脚在这个时候得到彻底放松和充分的调节,达到最好的养肾效果,而且人也会因此感到舒适。泡脚要避免在过饱、过饥或进食状态下进行,饭后半小时内也不宜泡脚,以免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

睡前泡脚有讲究

婴幼儿宜用温水洗脚

“虽然热水泡脚好处多,但是不提倡婴幼儿用热水泡脚。”山医院急诊科副主任医师尹红霞说,小孩是“纯阳之体”,本身就容易发热、爱上火,如果再用较热的水泡脚、发汗,会热上加热,“特别是婴幼儿,对温度的感觉和大人不一样,大人觉得水温稍热,对孩子来说已经是很烫了,但他们又不太会表达,很容易烫伤皮肤。”

“对孩子来说,每天用温水把小脚好好洗洗就行,洗完后,可以轻轻捏捏脚,达到舒活筋骨的目的。”尹红霞提醒,用温水洗脚家长要掌握好时间,不能太长,小孩子喜欢玩水,用脚扑腾,水就凉得快了,在冷水里泡脚,容易感冒。

饭后半小时之内不泡脚

泡脚的时间也非常重要。“饭后半小时内不宜热水泡脚,泡脚的时候,身体大量血液会涌向下肢,它会影响胃部血液的供给,长期如此会使人营养不良。”尹红霞说,“对于体质虚弱的老年人来说,容易引起脑部供血不足,造成头晕,严重的甚至会出现昏厥。特别是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老年人更应格外注意,如果有胸闷、头晕的感觉,应停止泡脚,上床休息。”

另外,尹红霞建议,泡脚盆应经常消毒,进行抗菌处理,避免脚上细菌残留在盆壁内,造成脚部反复感染,因此选择好的泡脚盆也十分重要。

“足冷全身冷、足暖全身暖”。泡脚好处多多,但也不是人人都适合。一定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在冬天或“倒春寒”时,还应选用保暖又宽松的鞋袜,于整体健康和舒适,均助益多多。

4类人不适合泡脚泡脚有个“三不”“两度”

四类人不宜泡脚

1、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的患者:对这类患者来说,下肢缺血,肢体发冷,热水泡脚已无用武之地了。这些患者的动脉硬化,弹性显著降低,热水泡脚并不能扩张硬化闭塞的血管。反而加重缺血,甚至出现坏死。如果病人没有重视起来,或者一直找不到病因,最后就会面临截肢的后果。

2、静脉曲张患者:静脉曲张的主要病因是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泡脚时,脚部温度的升高只会增加局部血流量,不能改变静脉回流的速度,反而可能加重静脉回流负担,导致曲张的静脉进一步扩张,加重下肢充血,使病情加重。

3、糖尿病患者:糖尿病足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症,其中神经病变型糖尿病足的部分患者,可以表现为腿足感觉奇冷,怕冷。因此,热水泡脚很容易成为一个舒适的选择。但是神经病变一旦存在,患者对痛觉、水温的感觉反馈机制失灵。因此患者往往会不断加热水,哪怕已经严重烫伤,也浑然不知。

4、心脑血管患者也不适合泡脚:高水温会使神经受到刺激毛细血管扩张,高温会加速血液流量,短时间内增加心脏血管的负担,有加重病情的危险。

泡脚有个“三不”“两度”

饭后不宜马上泡脚饭后泡脚是很多人的选择,但是要注意,由于饭后胃部的消化需要供血,泡脚会将血液引流到身体其他部位,为了避免导致消化不良,建议饭后一小时再泡脚。

泡脚不要看书、看电视泡脚时看看电视、看看书报十分惬意,但其实这是不大好的习惯。看书、看电视的时候需要集中精力,脑部要集中供血,脚部对温度感知也较差,建议泡脚的时候听听一些轻音乐,放松身心。

泡完脚不要马上睡觉睡前泡个脚也是很多人的选择,泡完脚后我们都会认为身体暖了,直接盖上被子睡觉更能保暖,其实在泡完脚后,温度并未完全到达全身,此时建议对脚部、小腿做一些简单易行的按摩,让热量传到全身,在冬天这样睡觉更加保暖。

来源:综合中国中医药报、羊城晚报、山西晚报、人民网-健康时报

更多精彩内容

●流感高发“串窝子”一人感冒全家放倒

●这个冬天泡的就是你

●医院可以坐地铁了?怎么坐?

●爆笑短视频:少年,你这是喜脉啊!

赞赏

长按







































北京最好的治疗白癜风的医院
治疗白癜风的中药有哪些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zt/13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