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在的位置: 如何缓解痛经 >> 痛经不孕 >> 尿路感染

尿路感染

泌尿系统感染又称尿路感染,通常肾盂肾炎、输尿管炎为上尿路感染;膀胱炎、尿道炎为下尿路感染。

病原微生物是引起感染的重要条件,大多数为来自肠道的兼性厌氧菌,最常见的为大肠埃希菌,占社区获得性感染的85%和院内获得性感染的50%;其他为副大肠埃希菌、克雷伯菌、变形杆菌、葡萄球菌、粪链球菌、产碱杄菌、铜绿假单胞菌等。此外,还有结核杆菌、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滴虫、厌氧菌、真菌、原虫或病毒等。

诱发感染的因素:

机体抗病能力減弱

梗阻因素

医源性因素

其他因素:女性

感染途径

上行感染最常见

血行感染较少见

淋巴感染

直接感染

诊断:临床表现、直接或间接的尿液分析、尿液培养。诊断中必须注意寻找病灶及其病理基础,对病原和病变程度要有精确的估计。

尿标本的采集:①分段收集尿液,一般采用中段尿;②导尿;③耻骨上膀胱穿刺

尿液镜检:涂片检查,亚甲蓝染色;尿细菌培养和药物敏感试验。尿沉渣检查有无白细胞,如每高倍视野白细胞超过5个则为脓尿,提示有尿路感染。

细菌培养和菌落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主要依据。如菌落计数多于/ml认为有感染,少于/ml可能为污染,应重复培养,~/ml为可疑。

定位检查:包括症状的鉴別、尿镜检、尿培养、尿荧光免疫反应、尿酶测定以及膀胱憶检査等

影像学检查:包括超声、尿路平片、排泄性尿路造影、膀胱或尿道造影、CT、放射性核素和磁共振水成像(MRU)等

治疗原则

明确感染的性质:必须明确其性质和致病菌

鉴别上尿路感染还是下尿路感染

明确血行感染还是上行感染

查明泌尿系有无梗阻因素

査有无泌尿系感染的诱发因素

测定尿液pH:治疗前,若为酸性,宜用碳酸氢钠等,并用适合于碱性环境的抗菌药物。尿液为碱性,则宜用酸性药物,如维生素C、氯化铵加乌洛托品等,用适应于酸性环境的抗菌药物。

抗菌药物的正确使用:抗菌药物的使用原则上应持续到症状消失,尿细菌培养转阴后2周。为避免耐药菌株的产生可以同时应用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抗菌药物。

上尿路感染

急性肾盂肾炎:是肾盂和肾实质的急性细菌性炎症。致病菌主要为大肠埃希菌和其他肠杆菌及革兰阳性细菌,如副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粪链球菌、葡萄球菌等。极少数为真菌、病毒等病原体。

临床表现

发热

腰痛

膀胱刺激症状:尿频、尿急、尿痛、血尿

诊断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尿液检査有白细胞、红细胞、蛋白、管型和细菌,尿细菌培养每毫升尿有菌落以上,血常规检查以可能出现以中性粒细胞増多为主的白细胞升高,老年人症状常不典型。

治疗

全身治疗:卧床休息,输液、退热、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达1.5L以上,有利于炎症产物排出。

在培养和敏感性实验结果出来以前,以广谱抗生素治疗为主。抗菌药物治疗可选用药物有

①SMZ-TMP对除铜绿假单胞菌外的革兰阳性及阴性菌有效。

②喹诺酮类药物抗菌谱广、作用强、毒性少,除不宜用于儿童及孕妇外,临床已广泛应用。

③青霉素类药物。

④第一、二代头孢菌素可用于产酶葡萄球菌感染。第二、三代头孢菌素对严重革兰阴性杆菌感染作用显著,与氨基糖苷类合用有协同作用。哌拉西林、头孢哌酮、头孢他啶、阿米卡星、妥布霉素等对铜绿假单胞菌及其他假单胞菌等感染有效。

⑤去甲万古霉素适用于耐甲氧西林的葡萄球菌、多重耐药的肠球菌感染及对青霉素过敏病人的革兰阳性球菌感染。亚胺培南-西拉司丁钠(泰能)抗菌谱广,对革兰阴性杄菌杀菌活性好。这两种尤适用于难治性院内感染及免疫缺陷者的肾盂肾炎。

以上的治疗宜个体化,疗程7~14日,静脉用药者可在体温正常,临床症状改善,尿细菌培养转阴后改口服维持。

对症治疗:应用碱性药物如碳酸氢钠、栒櫞酸钾,降低酸性尿液对膀胱的刺激,以缓解膀胱刺激症状。钙离子通道拮抗剂维拉帕米(异搏定)或盐酸黄酮哌酯(泌尿灵)可解除膀胱痉挛和缓解刺激症状

肾积脓

肾皮质多发性脓肿(致病菌大多为金黄色葡萄球菌,亦有大肠埃希菌和变形杆菌等)

肾周围炎(致病菌以金黄色葡萄球菌及大肠埃希菌多见)

下尿路感染

急性细菌性膀胱炎:女性多见,且25%~30%的病人年龄在20~40岁。致病菌多数为大肠埃希菌。

临床表现:发病突然,有尿痛、尿频、尿急,严重者数分钟排尿一次,且不分昼夜。排空后仍有尿不尽感。病人常诉排尿时尿道有烧灼感,甚至不敢排尿。全身症状不明显,体温正常或仅有低热。

诊断:耻骨上膀胱区可有压痛,但无腰部压痛。在急性感染期禁忌作膀胱镜检査及尿道扩张。鉴别:包括阴道炎、尿道炎(常见致病原为淋球菌、衣原体、支原体、单纯疱疹病毒和滴虫等)等。

治疗:多饮水,口服碳酸氢钠碱化尿液,减少对尿路的刺激。并可用颠茄、阿托品、地西泮,膀胱区热敷、热水坐浴等解除膀胱痉挛。抗菌药物应用(选用复方磺胺甲噁唑、头孢菌素类、喹诺酮类等药物)。对于女性无并发症的单纯性膀胱炎:首选3日疗法;对于症状持续1周或更长时间者以及可能具有复杂因素的病人可选用7日疗法。雌激素替代疗法维持正常的阴道内环境,增加乳酸杄菌并清除致病菌,可以减少尿路感染的发生。

慢性细菌性膀胱炎

尿道炎

淋菌性尿道炎:由淋球菌引起的尿道感染。淋球菌为革兰阴性的奈瑟双球菌。

临床表现:潜伏期2~5日。感染初期病人尿道口黏膜红肿、发痒和轻微刺痛。尿道排出多量脓性分泌物,排尿不适。病情发展可使黏膜红肿延伸到前尿道全部,阴茎肿胀,尿频、尿急、尿痛明显,有时可见血尿。

诊断: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不洁性交史,尿道分泌物涂片可在多核白细胞内找到成对排列的革兰阴性双球菌。在慢性期,淋球菌潜伏于腺、窦及前列腺等处,因而不易找到。尿三杯试验以第一杯脓尿最明显。

治疗:以青霉素类药物为主,亦可用头孢曲松、大观霉素等。感染初期可使用头孢曲松1.0g,肌注或静脉注射,单次给药,产生的高浓度药物可治愈99%无合并症的淋病病人;若病情较重合并生殖系感染,可适当延长抗生素疗程,并口服喹诺酮类、头孢菌素类或复方磺胺甲噁唑,一般7-14日为一疗程。

非淋菌性尿道炎:病原体以沙眼衣原体或支原体为主,亦有滴虫、单纯疱疹病毒、肝炎病毒、白色念珠菌、包皮垢杆菌等,通过性接触或同性恋传播,比淋菌性尿道炎发病率高,在性传播性疾病中占首位。

临床表现一般在感染后1~5周发病。表现为尿道刺痒、尿痛和分泌少量白色稀薄液体,有时仅为痂膜封口或裤裆污秽,常见于晨间。

诊断:有典型的临床表现及不洁性行为的接触传染。清晨排尿前取尿道分泌物作衣原体、支原体接种培养。尿道分泌物涂片每高倍镜视野下见到10~15个多核白细胞,找到衣原体或支原体的包涵体,无细胞内革兰阴性双球菌,据此可与淋菌性尿道炎相鉴别。

治疗:常用米诺环素(美满霉素)、红霉素等治疗,配偶应同时治疗,以免重复感染。

摘自:外科学第9版

智我咋2









































全国白癜风治疗专家简介
权威白癜风专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by/416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