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风是常见且复杂的主要累及关节的一种代谢性疾病,各个年龄段均可能罹患本病,男性发病率高于女性。急性痛风性关节炎被许多人认为是“天下第一痛”,相信有过急性痛风发作经历的人都会有这种撕心裂肺的感受。目前痛风年轻化趋势日益明显,为了让大家更系统地了解痛风,我们今天邀请到了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风湿科主任医师周惠琼为大家进行讲解。
痛风是什么原因造成的?痛风的根本原因是高尿酸血症。血尿酸越高,急性痛风发作越频繁,而且发病年龄也越早。
研究证实:血尿酸≥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为30.5%,血尿酸μmol/L时痛风的发生率仅为0.6%;而血尿酸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55岁,血尿酸≥μmol/L时痛风发作的平均年龄为39岁。
但高尿酸血症未必都发生痛风,高尿酸血症和痛风是两种不同的疾病状态。在某些条件下,比如酗酒、短期大量高嘌呤饮食、剧烈运动、关节损伤、局部温度降低、局部酸碱度(pH值)降低、疲劳等,促使尿酸盐结晶在关节内快速形成或溶解,从而诱发急性痛风发作。
导致痛风发作的常见原因01饮酒。乙醇导致血尿酸突然升高而诱发痛风发作,无论是白酒还是啤酒还是黄酒还是洋酒都一样。故所有痛风患者均应该限制酒精的摄入。
02暴食。一次性摄入大量的高嘌呤食物,比如肝、肾等动物内脏,海鲜、牛羊肉等肉食,可使血尿酸快速升高。
此外,食物的加工方式也影响嘌呤的摄入量,肉汤中嘌呤含量远远大于肉食本身的嘌呤含量,所以,羊杂汤、涮火锅汤等汤类是高危食品,痛风患者尽量少食肉汤类食品。
03着凉。关节着凉,比如冬天未保暖夏天吹空调等,关节局部温度降低,血液中的尿酸容易在关节析出形成尿酸盐结晶而诱发痛风发作。醉酒后着凉是痛风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04关节损伤。剧烈运动、持续跑步或快走过长时间等导致下肢关节急慢性损伤,关节液中白细胞增多,同时尿酸刺激白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而导致无菌性炎症发作,诱发急性痛风。
05药物和疾病。(1)一些药物干扰了尿酸从肾脏的排泄而导致血尿酸突然升高,这些药物有利尿剂、小剂量阿司匹林、免疫抑制剂环孢素及抗结核药吡嗪酰胺等。(2)一些药物使组织细胞大量破坏,细胞内嘌呤大量释放导致内源性血尿酸突然升高超过肾脏的排泄能力,从而导致短期大量尿酸盐沉积在关节而诱发痛风,这些药物主要包括大部分化疗药。(3)凡导致人体细胞大量破坏的疾病,比如白血病、骨髓瘤、红细胞增多症、肌溶解、代谢性酸中毒、肿瘤放疗等,都会引起血尿酸突然升高,增加急性痛风的发作可能。
06降尿酸药。非布司他、别嘌醇及苯溴马隆等降尿酸药物的服用可以降低血中尿酸水平,特别是降尿酸初期大剂量用药可使血尿酸浓度快速降低,导致关节表面痛风石溶解,释放出针状尿酸盐结晶也诱发痛风急性发作。
07感染。严重感染导致白细胞升高,组织细胞大量破坏,代谢性酸中毒等,引起尿酸产生过多和尿酸排泄障碍,血尿酸快速升高。
08疲劳及作息紊乱。疲劳和作息紊乱导致机体能量大量消耗,代谢废物堆积,体内酸碱平衡失衡,干扰了尿酸的排泄而诱发痛风发作。
09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脱水、大量失血、使用肾损害药物或者药物过敏导致急性肾小管坏死和急性肾小管间质性肾炎,尿酸无法正常排泄,血尿酸升高而诱发痛风。
急性痛风发作如何处理急性痛风发作处理最重要的一个目标就是迅速止痛,除了一些局部处理,比如减少运动、抬高患肢和可以适当局部冷敷外,药物治疗也是较有效的办法。
常用三类药物:秋水仙碱、非甾体抗炎药和糖皮质激素,其中前两者是一线药物,应该首选。
1.秋水仙碱
是治疗痛风的特效药,越早用药,疗效越好,超过36小时疗效明显降低。使用秋水仙碱目前提倡小剂量使用,短期大剂量使用可增加胃肠道反应。
2.非甾体抗炎药
这也就是咱们常说的一类消炎止痛药,这一类药家族庞大,成员众多,有很多选择。常用的有双氯芬酸钠肠溶片、布洛芬等。也包括一类称为特异性环氧化酶2抑制剂,可以减少胃肠道反应,如依托考昔、塞来昔布等,痛风患者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选择合适的药物。
3.糖皮质激素
这就是常说的激素,由于激素有较多的不良反应,故不首选使用,只有当上述两类药无效,或者有禁忌症如肾功能不好等不能使用上述药物时可选择使用。当然有时一些患者急性痛风发作症状严重,受累关节较多,合并有发热等全身症状,身体情况允许也可以首选糖皮质激素达到快速抗炎缓解症状的效果。
痛风发作的预防措施相关措施1.低嘌呤饮食
严格限制动物内脏、海产品和肉类等高嘌呤食物,鼓励多吃新鲜蔬菜,适量食用豆类及豆制品。
2.多吃水果
水果富含钾离子和维生素C,可降低痛风发作的风险。可食用含果糖较少的水果,比如樱桃、草莓、菠萝、西瓜、桃子等。
3.适当饮水
可减少痛风发作次数,减轻痛风症状。如果心肾功能正常,建议多饮水,维持每日尿量~ml。
可饮用牛奶及奶制品。
请注意:年轻人喜欢饮用的可乐、橙汁、苹果汁等含果糖饮料或含糖软饮料与酒精有同等的危害,应严格限制饮用。
4.禁酒
酒精干扰嘌呤代谢,可增加血尿酸水平和痛风发作的风险,而且饮酒的量越大,痛风发生的风险越高。
5.减肥
肥胖增加发生痛风的风险,减轻体重可降低血尿酸水平。
6.避免着凉
避免关节局部受凉,尤其醉酒后着凉是痛风发作的最常见诱因。
7.避免关节损伤
剧烈运动、走路过多等导致下肢关节慢性损伤,关节液中白细胞增多,同时尿酸刺激白细胞产生炎性细胞因子而导致无菌性炎症发作,诱发急性痛风。
8.尽量避免升尿酸药物
一些药物干扰了尿酸从肾脏的排泄而导致血尿酸突然升高。或者一些药物(如化疗药物)短期导致大量组织细胞和肿瘤细胞分解破坏,至细胞内大量嘌呤释放出来,导致体内尿酸水平明显升高。
特别鸣谢周主任百忙之中给予的科普指导
特约审稿专家周惠琼,医院第四医学中心风湿科主任医师,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周惠琼主任为中国风湿病医联体理事,北京医学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北京医师协会风湿病学分会委员,中国老年学学会骨质疏松委员会常委,《中国骨质疏松杂志》常务编委,《中国骨与关节杂志》编委,《中华风湿病学杂志》通讯编委及《中华医学杂志》、《中华临床医师杂志》等特约审稿专家。
周惠琼主任长期从事风湿病专业临床、科研工作近30年,擅长类风湿关节炎、痛风、强直性脊柱炎、骨质疏松、系统性红斑狼疮、血管炎、成人斯帝尔病等风湿性疾病的诊治。主持及参与多项国家级、部级以及院级课题的研究。在国内外期刊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参编8本临床医学书籍。
审核|周惠琼医院第四医学中心
编辑|孟小虎常春藤联盟秘书处
医护人员的温馨家园
社会友人的安全港湾
医疗健康的诚信社区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