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卒中(stroke)俗称中风,包括缺血性脑卒中(脑梗死)和出血性脑卒中。
每个人一生中有1/6的几率患中风。
全国每年因中风死亡人数约万。
发生中风后每耽搁1秒,大脑变老3.6年。
小于35岁青年人发生的脑中风占全部脑中风的9.77%。
而缺血性卒中(脑梗死)占所有卒中的75%-90%,出血性卒中只占10-25%。
上一回我们了解了脑卒中病人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后台很多人留言想知道该怎么预防,或者是提前发现,今天我们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张为强,来详细的聊聊大家关心的问题。
哪些人容易中风
动脉粥样硬化是发生脑梗死最常见的病因,其中90%可归咎于10个简单的危险因素,它们是高血压病、糖尿病、高脂血症、吸烟、腰臀比过大(肥胖)、饮食不当、缺乏体育锻炼、过量饮酒、过度的精神压力及抑郁、有基础心脏疾病如房颤。
危险因素越多中风风险越高。
中风可以预防吗
中风是可以预防的。
由于缺乏有效的治疗手段,中风具有复发率高、致残率高等特点,一旦发生中风,不仅会对患者健康和生命造成极大威胁,对家庭及社会也带来极大的痛苦和沉重的负担。
目前认为预防是最好的措施:一个是控制危险因素;另一个是可靠持续的药物治疗。比如说我们常见的高血压就是导致脑卒中的重要可控危险因素,因此降压治疗对预防卒中发病和复发尤为重要。
哪些情况是中风的症状
出现以下症状的需警惕中风:(1)一侧肢体(伴或不伴面部)无力或麻木;(2)一侧面部麻木或口角歪斜;(3)说话不清或理解语言困难;(4)双眼向一侧凝视;(5)单眼或双眼视力丧失或模糊;(6)眩晕伴呕吐;(7)既往少见的严重头痛、呕吐;(8)意识障碍或抽搐。快速识别脑卒中是启动脑卒中急救生存链的第一步,影响着脑卒中治疗的效率和质量。年我国专家根据中国文化特点提出了“中风”这种便于公众理解的卒中识别方法:“看到1张不对称的脸,查2只手臂是否有单侧无力,聆(0)听讲话是否清晰”,帮助患者和家属迅速识别卒中。怀疑是中风后应怎么办
立即拨打。中风患者需尽快完善一些检查,越早治疗效果越好,发病早期经专科医师筛选后部分患者可行静脉溶栓治疗及动脉取栓治疗,但溶栓与取栓都有发病时间要求,所以一旦怀疑中风需立即拨打转送至有静脉溶栓、医院诊治,时间就是大脑。
哪些情况要避免发生
根据我们东阳习俗,很多老百姓生病的时候,都会误认为是“中暑”了,我们碰到很多病人都会先自行刮痧、拍打,来医院时身上很多瘀青、出血点,如再予静脉溶栓治疗就会增加出血风险,所以一旦怀疑中风切忌自行处置,不仅会延误救治时间,还会影响后续治疗。
现在很多患者都很重视血压情况,一旦怀疑中风就会自行服用降压药,但脑梗死因为血管阻塞大脑血液灌注不足,为保证脑血液灌注脑梗死早期需谨慎降压,血压太低反而会加重脑梗死症状,故怀疑脑梗死时不建议自行服用降压药,医院由专科医师根据病情决定是否降压治疗。
中风和年龄有关吗
脑梗死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尽管卒中多见于45~70岁中老年人,但青年卒中的发生率在逐渐增加。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青年人血脂代谢异常、高血压、糖尿病、肥胖、吸烟、工作压力大及进食高热量饮食,这些都容易导致动脉粥样硬化。
其它病因还有:动脉夹层、血管炎、先天性心脏病、易栓症、血管畸形等。所以年青人出现症状时也不能放松警惕。我们碰到的青年卒中年龄最小的才十几岁。
专家介绍
张为强,神经内科主任医师,浙江大学医学院临床医学系毕业,从事临床工作10余年,20l0年曾在浙江大学医院进修1年,擅长对脑血管病、眩晕、头痛、帕金森氏病等疾病的诊治以及眼睑痉挛、面肌痉挛的肉毒素注射治疗。门诊信息:周一上午(4月20日)手抖脚抖全身抖,抖得地动山摇!这种怪病害了多少人!东阳有专门的医生了……
妙龄女孩9楼坠下!全身都碎了……
想生双胞胎、龙凤胎?做试管婴儿就可以自己选择?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