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查出盆腔积液,可能是因为这两个情况,

很多女性在做妇科体检的时候,经常会听到“盆腔积液”这个词,不懂医学的人听了会特别害怕心慌意乱,感觉得了重病,今天小微就给您科普一下盆腔积液的相关信息。

什么是盆腔积液?

人体盆腔包括了子宫、输卵管、卵巢、盆腔腹膜和子宫周围的结缔组织。盆腔积液是一种表现而不是一种疾病,确切地说是影像学对盆腔内液体的一种描述。可分为生理性盆腔积液和病理性盆腔积液两种。

  我们都知道,盆腔处在人体比较低的位置,而腹膜、大网膜、肠管都会分泌一些液体,用来润滑和保护盆腹腔器官和组织,大姨妈时期也会有部分经血通过输卵管回流至腹腔,这些液体滞留在盆腔内,也属于盆腔积液的范畴。当然,这样生理性的盆腔积液一般不会多于2CM,而且会被身体逐渐吸收,所以不需要特别处理。

  而病理性的盆腔积液,就麻烦了。由盆腔炎症引起的病理性积液大多是炎性渗出物。月经期间不注意卫生,阴道炎、宫颈炎上行感染,产后感染等致使盆腔炎、附件炎,都会产生盆腔积液。

盆腔积液的产生原因有哪些?

 根据产生原因,盆腔积液可分为生理性及病理性两大类。

一生理性盆腔积液原因

  1、排卵期、月经期可有生理性盆腔积液:正常生育年龄的妇女在排卵期,卵母细胞和卵泡液一起排出,会产生少量的盆腔积液;在进行促排卵治疗时,由于药物的作用同时排出多个卵泡,产生的盆腔积液也相应增多。

  2、少数育龄妇女在月经期,由于子宫收缩造成经血倒流,少量经血可以经输卵管倒流入盆腔,形成盆腔积液。

  3、短期内进行宫腔镜、输卵管通液术等,术中会将液体注入宫腔探查输卵管通畅情况,液体会顺着输卵管进入盆腔,积聚在盆腔形成盆腔积液。

二病理性盆腔积液原因

1、月经期不注意卫生

  月经来潮时,子宫内膜会有脱落现象,宫腔内部的血窦呈现开放状态,并且会存有小积血块等,此时非常适宜细菌的滋生。如果在月经来潮时不注意个人卫生,使用不洁卫生棉、卫生纸等,或者在月经期间进行夫妻生活,给细菌的滋生和感染提供了良好机会,引发女性盆腔炎。

  2、邻近器官炎症蔓延

  有阑尾炎或者腹膜炎症状的女性更容易患有盆腔炎症,而阴道炎、宫颈炎患者,一旦感染,也会引发盆腔出现问题。

  3、产后、流产后感染

  分娩和人工流产后,身体虚弱,免疫力低下,此时宫颈口处于扩张状态,如果没有注意个人卫生,那么阴道和宫颈内的细菌也有可能会上行而造成女性盆腔感染。

  4、妇科手术后感染

  人工流产手术、放(取)环手术、输卵管造影(通液)等,如果手术过程中消毒不严格,那么很容易在手术后并发感染。如果在手术后不注重个人卫生,不根据医生的嘱咐进行恢复治疗,治疗后过早进行夫妻生活等,都会引发细菌滋生而导致女性的盆腔感染。

盆腔积液的症状有哪些?

1、下坠感、下腹、腰骶部疼痛

  主要症状是感觉下坠感、小腹一侧或两侧疼痛,慢性炎症形成的瘢痕粘连、及盆腔充血,会导致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更加严重。

  2、抵抗力下降

  症状多但是不明显,会有低热,乏力,部分患者精神不振,失眠等。

  3、月经紊乱

  由于盆腔瘀血患者,可有月经增多;卵巢功能损害时,可有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可致女性不孕。

  4、不孕

  不孕是盆腔积液常见的症状,如果女性朋友患有炎症导致输卵管堵塞的话,就会出现不孕的现象,一般在临床上检查的时候会发现,患者的子宫位置是后倾的,给活动造成了限制,或者是发生了粘连。

  5、小腹疼痛

  如果女性朋友患有盆腔积液的话,会因为有慢性沿着出现粘连、盆腔出血等症状,有些还会有小腹疼痛、胀痛、坠痛等症状,尤其是在劳累或者是性生活中之后,疼痛的症状会加重。

怎么预防盆腔积液?

1、注意经期、孕期、分娩期及产褥期卫生,预防感染。

  2、防止滥用抗菌素、消炎药。抗生素无论是口服还是打针,都会抑制阴道的乳酸杆菌,扰乱阴道的自然生态平衡,改变了阴道的微环境,致病的细菌病源体就可能繁殖,从而导致局部的念珠菌性阴道炎发作,进而分泌出炎性液体从而引起盆腔积液。

  3、要正确冲洗阴道。有些女性为了保持卫生,经常使用药用洗液来清洗阴道,这样很容易破坏阴道的酸碱环境,反而容易感染上念珠菌性阴道炎。正确的冲洗是用清水进行冲洗。

  4、重视妇科体检,养成每年定期体检的习惯,注意锻炼身体、增强体质,增加营养、注意劳逸结合、提高机体抵抗力。

1.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jhtj/6063.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