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妇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因复杂,反复性大,治疗棘手,尤其是未婚女青年及月经初期少女更为普遍。表现为妇女经期或行经前后,周期性发生下腹部胀痛、冷痛、灼痛、刺痛、隐痛、坠痛、绞痛、痉挛性疼痛、撕裂性疼痛,疼痛蔓延至骶腰背部,甚至涉及大腿及足部,常伴有全身症状:乳房胀痛、肛门坠胀、胸闷烦躁、恶心呕吐、胃痛腹泻、倦怠乏力、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虚脱昏厥等症状。
痛经的特点
主要症状为伴随月经周期规律性发作的小腹疼痛。继发性痛经症状同原发性痛经,由于内膜异位引起的继发性痛经常常进行性加重。痛经部位多在下腹部,痛经重者可放射至腰骶部或股内前侧,约有50%以上的痛经病人伴有全身症状。
正常的痛经:在经期即将开始或开始后的头一两天,感觉下腹部或整个盆腔沉重或坠痛,这是正常的痛经。月经之前和初期,女性体内会分泌出大量的前列腺素来刺激子宫收缩,使子宫内膜脱落而引发疼痛;这也是为什么避孕药物可以帮助改善痛经状况,服用避孕药的女性的子宫内膜通常要薄一些,每次经期脱落的子宫内膜相对较少,因此不会有明显的疼痛感。
正常的痛经可防可治,一些不含类固醇的非处方消炎药例如止痛片就是很好的前列腺激素缓和剂,能够从根源上治疗子宫收缩引起的痛经。还有其他很多方法可以缓解痛经,例如热水淋浴或盆浴,热水可以疏解紧张的肌肉,减轻疼痛。另外要多参加可以舒缓人体压力的运动例如瑜伽或者冥想;专家通过研究已经证明,日常生活中压力较大的女性的痛经症状要比心境轻松愉快的女性严重得多。
异常的痛经:有些女性的痛经症状已经超出可以忍受的范围,如果药物也不能起到任何作用,就必须尽快找医生检查。子宫内膜异位症是指子宫内膜或组织脱落出子宫外,通常会引发严重的痛经和其他炎症,这种病症可以通过手术治疗。如果你的痛经是由盆腔或子宫感染引起,医生会对症下药,可服用的抗生素种类很多。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子宫肌瘤,这是一种从子宫肌肉壁上生长出来的良性肿瘤,同样可以通过手术的方式将其缩小或消灭。
女性来经时,会出现痛经现象,这不可轻视,可能是子宫内膜异位的症状,属于中医痛经、不孕、症瘕(jiǎ)、月经不调的范畴,不加治理,牵连甚远。
痛经虽普遍,但并不是“正常”的表现。有些女性痛经多年,求治后才发现子宫内膜异位至卵巢内,形成囊肿。
中医认为,正常月经应是无痛、不苦。如果人体气血顺畅,可将子宫内膜“化掉”成血流出体外,不会有血块的气滞表现。
月经患者多因痛经求医,中医多以温经、行气、活血化瘀等治疗,配合中药内服调理,回复气血顺畅,舒缓经痛,改善月经失调等。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