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很多女人都很头疼的问题,她不仅会影响女性的情绪还会影响女性的生活,那么怎么治疗痛经呢?女人痛经该怎么办呢?
痛经原因
痛经的病机以气血运行不畅的“不通则痛”为主,也可见到血海亏虚胞脉失养的“不荣则痛”。痛经与肝的关系密切,象肝郁气滞、气滞血瘀、肝郁湿热、血虚肝郁、阴虚肝郁等皆与肝的病变有关。
痛经也多与寒冷有关。不少患者都伴有小腹发凉,全身怕冷的症状。冷环境和冷饮食时间久了就成了寒冷病邪直中入里。中医认为,寒为阴邪,易伤阳气,阳主温煦,久而久之,就形成了虚寒体质。而寒性收缩牵引,凝结阻滞气机,影响气血津液的流通,不通则痛。所以生活中应不食生冷之品,避免接触冷水,是预防痛经的最好办法之一。
缓解痛经的妙招
按摩合谷穴
当疼痛发作的时候,按摩合谷穴,有明显镇痛的作用。
生姜水泡脚
治疗痛经的方法良多,生姜水泡脚不失为便捷有效地方法。取生姜g,洗净切片,放锅内加入半盆清水,大火煮沸,再用小火煮10分钟,煮成浓浓的生姜水,倒入洗脚盆内趁热泡脚。这种方法之所以能取效,是因为足厥阴肝经和足太阴脾经两条经脉都始于脚,这两条经脉都与血有关,肝主藏血,脾主统血。若女性处于月经期,而它们如果运行不畅,产生淤堵壅塞时,就会出现痛经,因此,这两条经脉畅通了,痛经也就随之而愈了。
经前干预
预防痛经,进行经前干预。每次来月经的前三天,喝姜糖水,提前驱散寒气,要多放些姜末或丝,别怕辣,姜是辛温散寒的,虽然姜糖水有点辣,可比疼痛难忍要强多了。我的一个患者干脆每天一片生姜含于舌下,那是一条快速吸收的通道,大约含两三个小时,姜没有味道了再咽下去,不仅痛经不再犯了,人也显得比以前有活力。
益母草缓解痛经
益母草,又名坤草,顾名思义,该草为女性专用。现代药理研究证实:益母草含益母草碱,水苏碱,益母草定,益母草宁等多种生物碱及苯甲酸、氯化钾等成分。其浸膏及煎剂对子宫有强而持久的兴奋作用,不但能增强其收缩力,同时能提高其紧张度和收缩率。常用于妇女血脉阻滞之月经不调,经行不畅,痛经闭经,产后瘀阻腹痛,恶露不尽等症。
痛经的食疗方法
气滞血瘀型
1、二皮蜜
配料:柚子1个、陈皮60克、白酒适量、蜂蜜克。
做法:将柚子去肉取皮,切碎,与陈皮一起装入砂瓶内,加酒适量,浸泡6小时,煮烂,用蜜拌匀,每天早晚各服两匙或加水冲服。
功效:行气化滞
2、砂仁猪肚汤
配料:砂仁10克、田七9克、猪肚克。
做法:将猪肚用沸水洗净,刮去内膜,去除气味,与砂仁、田七一起放入锅中,加水适量,烧沸后文火煮约2小时。调味后饮汤吃肉。
功效:行气醒胃,祛瘀止痛。
寒凝血瘀型
1、茴香、胡椒焖牛肉
配料:茴香3克、胡椒3克、牛肉30克、绍酒15毫升。
做法:洗净牛肉,与茴香、胡椒、绍酒,一起放入高压锅内,加水焖煮,先用武火煮15分钟,后改文火煮,调味,取出牛肉,切片食用。
功效:祛寒、暖胃、补虚。
2、当归羊肉煲(冬季食用适宜)
配料:当归6克、肉桂1。5克、陈皮3克、羊肉克。
做法:将羊肉洗净,切块,与陈皮、当归同放入煲内焖煮至烂,放入肉桂10分钟,调味食用。
功效:温经散寒、活血养血、调经止痛。
湿热蕴结型
1、金钱草茶
配料:金钱草20克、郁金12克、蜂蜜适量。
做法:洗净上药后一起放入锅内,加水适量,煎煮取汁。加入蜂蜜,搅匀代茶饮用。
功效:泄热、利湿、化瘀。
2、茵陈山楂煎
配料:绵茵陈20克、山楂子10克、银花15克、红糖适量。
缓解痛经的其他方法
外敷法
药敷。用川乌、草乌各5克共研细末,再用葱汁、蜂蜜调敷上腹痛处2~3小时。每日一次。
热水袋敷。对于下腹隐痛,尚可忍受的痛经,可以在家用热水袋敷来缓解。
针灸法
如果要止痛效果快,可以用针灸,针灸最快,痛经前或发作时是针刺的最佳时机。选穴以脾经为主,血海、地机、三阴交,留针1小时。每日一次,1~3次可止痛。连治三个月经周期可痊愈。
泡矿物澡
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经痛。
艾叶泡脚
艾叶泡脚比较安全温和,可以在经期前一周开始泡,每天泡半个小时,到身上出汗为止。
练习瑜伽操
瑜伽也有缓和的作用。举例如下。弯膝跪下,坐在脚跟上。前额贴地,双臂靠着身体两侧伸直。保持这姿势,直到感到不舒服为止。
快步走
排除疾病导致的痛经,如果平时或经前能够坚持进行有氧运动,可以有效缓解痛经。有痛经史的女性可以坚持每天进行小步快走运动,时间以30――40分钟为宜。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