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黄汤加减治疗女子痛经剧烈疼痛
张某,女,23岁。年1月12日诊。痛经七八年,有渐重之势。经前1~2天小腹剧烈疼痛,难以忍受,直至行经2~3天排出黑色血块后方渐缓解,伴有乳房及两肋胀痛。
西医诊断:膜样痛经。
刻诊:经之将至,腹痛剧烈,患者以头撞壁,心情不佳,少腹胀。
检视前医之方,多有以归、芍、桃、红之类以活血化瘀者,又有以柴胡、积売、香附等行气散结者……
询之患者,每经下皆黑色血块,少腹冰冷,带下清稀,遇寒则痛剧,温熨则略减,此非寒结于太阳之腑膀胱而何?
舌脉:脉弦迟,舌黯苔白,尺肤欠温。
辨证:寒与血结于太阳之腑膀胱。
治则:温经散寒,通经止痛。
处方:。
麻黄12克,桂枝12克,甘草6克,干姜10克,水蛭4克(焙干研末冲服)。
水煎服,3剂。
结果3剂而安。
嘱其后每月经来潮之前服麻黄汤2剂。
随访3年,未见复发。
按:
本案之痛经,疼痛剧烈,且量多为黑色血块,人皆以为气滞血瘀,然血因何而瘀?寒则血脉泣而不行以为瘀。因何而痛?《经》云:惟寒主痛。
况此案素有小腹冰冷、肢冷畏塞、白带清稀等症,均寒与血结于太阳之腑膀胱也。前医之化瘀、行气不效者,未散寒故也。
方中麻黄、桂枝辛温入膀胱经,温经散寒通经止痛,另用干姜助之;水蛭小虫搜经通络,引诸药达血结寒凝之所,寒除则瘀自消,其痛自解。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