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专家:彭新建
痛经是指15--25岁女性月经期前后,出现下腹疼痛,甚至痛及腰骶,每随月经周期而发作,严重者可伴有恶心呕吐,冷汗淋漓,手足厥冷,甚至晕厥,对患者学习、工作、生活带来影响和痛苦。
四川圣爱
中医认为青春期痛经多因女孩的冲任,包宫气血不和,经血满盈溢而不畅,滞留于宫中,引发腹痛导致痛经因素很多,有肝郁气滞,寒凝血瘀导致病因。
所以我们中医在治疗痛经中常有:
气滞血瘀:乳房胀痛,经血暗紫,舌质瘀紫之气滞血瘀,常用理气活血,祛瘀止痛等法则,方用膈下逐瘀汤加减。
寒凝血瘀:小腹冷痛拒按,得热则痛减,经量少,色暗瘀,身畏寒,四肢不温。气则以温宫散寒,祛瘀止痛,温经止痛。
气血虚弱:经血少色淡,面色光白,脉细无力,养血益气,方用调经止痛八珍汤士。
肝肾两虚:经期过后,小腹绵绵作痛、腰酸腹软、经血稀薄、潮热、耳鸣等,方用归肾丸。
湿热瘀结:小腹有灼热感、低热、出汗、舌苔卜黄腻等。方用解表热除湿,化瘀止痛,清热调经汤士。
在治疗上重要的是止痛,因发作时给患者带来极大的痛苦,所以先止痛,但是止痛后必须要预防和减少复发,要分段治疗,痛时以治标为主,经期后以治本为主。以疏肝、益肾、扶脾、调气血为主要。
另注意生活学习要有规律,忌食生冷潮食物,经期忌游泳喜冷水冷饮等。
案例
痛经四年,常因来潮前2—3天开始小腹隐痛,后逐渐加重,严重时不能学习工作,每次经前需服止痛片,甚至打杜冷丁等针剂,体型微胖,脸额有散在痤疮,大便干燥,两日一次,性格较急躁,舌质红苔白,脉弦滑,肝瘀气滞,挟寒凝包宫。诊断:痛经。治则:疏肝解郁,温肾暖宫。方用:佛手、郁金、玄胡、川栋、吴茱萸、鹿角霜、仙灵脾、熟地黄、元肉、当归、赤芍、菟丝子、甘草、桂枝。
专家介绍
彭新建
Pengxinjian
副主任医师
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已从事中医临床工作四十余年。曾师承数位著名老中医传授,有妇科刘敏如教授,王渭川妇科专家,肖正安、彭宪章、曾应台、曾诚厚、郁文俊、余仲权、李仲愚等知名专家教授,得承其真传。近十年来,重点研究中医养生,提高亚健康人群的生活质量有独特见解,并在临床上得到了广大患者的认可和传扬。
妇科:月经不调、盆腔炎、乳腺增生、白带异常、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卵巢囊肿、更年期综合征、不育不孕等。
养生调理:各种慢性病、肿瘤病后期恢复、老年病、中风后遗症、中年女性亚健康等。
其他:胃痛、前列腺增生、咳嗽、青春痘、黑眼圈、黄褐斑等。
一品天下馆:周一、周四上午,周日晚上
优品道馆:周二上午,周三下午及晚上,周四晚上
圣爱为您提供女性的福利
圣爱中医馆
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