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轻松搞定痛经附生完孩子,大姨妈就

(文章转载自:妈妈儿推学堂)

痛经和肝、脾、肾的关系很密切,要梳理肝、脾、肾经。可以用地机穴、三阴交、阴包穴、太冲穴、水泉穴等五个穴位对付痛经。

1脾经上的易堵穴位地机穴、三阴交

探查脾经,我们用小指的掌指关节。脾经很长,我们主要找小腿这一段。

1两个痛点之一,地机穴2两个痛点之一,三阴交

大家可以坐在沙发上,翘一个二郎腿,摸一下小腿,有一根骨头很粗大,骨头的内侧就是脾经循行线路,外侧是胃经。

从膝关节到踝关节这一段,用自己的小指掌指关节敲击,注意不要敲到骨头上,是在骨头缝上行进。

手法仍然是:发力力矩要短,3厘米左右;力的角度是垂直的,速度不用很快。从膝关节胫骨内侧缘依次敲击到踝关节。多数朋友是在膝关节下方四指宽处,内踝间上面四指宽处有两个痛点。疼痛的感觉,一种是有点发酸,一种是特别疼痛。

说明气堵在这两个点,过不去。这个气被你导引起来之后,它拼命地撞击这个堵塞点。酸的朋友说明气血相对弱一些,它撞击得软绵绵的,这种情况下不妨再服用一些补益气血的药物。

找到两个穴位后,轻轻地用掌根按揉。我个人喜欢敲揉结合——在一个点上敲三下,然后揉一下;敲三下,揉三下。大家切记,力量不要很大。使劲敲没必要,对待身体要温柔。

脾经按揉一会儿,小腿会有一种暖暖的感觉,这是气血流转起来的表现。

2肝经上的易堵穴位阴包穴、太冲穴

用我们大拇指的指间关节,把大拇指立起来。采用坐正、坐直,双脚平放地上的姿势。

1阴包穴取穴

肝经很长,从大脚趾一直走到头部,我们找大腿内侧上的肝经穴位。

注意不是大腿上面也不是大腿下面,是大腿内侧。在内侧正中线上画一条线,一分为二,用右手大拇指指间关节,顺着这条线从上到下轻敲探查。注意动作要领同上。

从大腿上方依次敲击到膝关节,在膝关节上方大概五指宽的地方有一个强烈的痛点,它就是肝经上很著名的一个穴位——阴包穴。

找到之后轻轻按揉,因为这个地方往往非常疼。阴包穴还有个特点,它不仅疼,还带着一种很紧绷的感觉,特别硬。说明肝是很紧张的。

阴包穴几乎没有人不疼的,和我们今天所处的大时代背景有关系,我们一直追求更高、更快、更强。肝最喜舒达,一张一驰,可是我们张得太厉害,收不回来了,所以会有疼和硬的感觉。

2太冲穴取穴

肝经另外一个很有名的穴位,叫太冲穴。太冲穴特别好找,在大脚趾和二脚趾延长线的交汇处,在脚面的最高点,可以用食指定揉。

曾有朋友说:我没有感觉啊!

大家别忘了,上面阴包穴疼得很厉害,为什么太冲穴没有反应呢?是因为气堵在上面了。所以记住我们疏通肝经的秩序是先按揉、敲揉阴包穴,待阴包穴痛感下降后,再点揉双侧的太冲穴。直到太冲穴也不疼了,说明肝经的下肢部分基本畅通了。

3肾经上的易堵穴位水泉穴

1水泉穴取穴

肾经的易堵塞穴位是水泉穴。看上图,找到水泉穴后,把拇指放到水泉穴上按揉,注意固定著,不要蹭来蹭去,要用拧螺丝的力,一圈一圈逐渐加力。水泉穴多数人都会是刺痛的感觉,好在它虽然按揉起来疼得厉害,但是通畅起来的速度也是很快。

上面讲的五个穴位,有痛经史的朋友或者正在痛经的朋友,不妨依次探查,按揉敲揉每个痛点3到5分钟,每个穴位交替进行,往往一个穴位做第二遍的时候,痛感已经下降,你只是引导一下,气的周流是身体自己完成的。

没有痛经问题或者男士,对这几个肝、脾、肾常见堵点,也应该做出计划,每天两次,每次3到5分钟,持续按揉,大概一个礼拜左右这些痛感就消失了,意味着这个气血在这些经络上比较畅通了。

延伸阅读:

生完孩子,大姨妈就不痛了?(文章转载自:服务医者改善医疗医学界,作者:陈晓琳,来源:医学界妇产科频道)

一到经期,肚子里大概装了滚筒洗衣机!

身为一名女性,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大姨妈”拜访的日子,下腹坠胀感,坐立不安,更有甚者,每次来姨妈在床上痛的打滚的时候,什么红糖水,按摩,热敷,止痛药等都救不了你。

这个时候你可能会听到:

不得不说,有些人生完孩子之后确实不痛了;有些人生完孩子依然痛的死去活来。

靠生孩子治痛经?“大姨妈”说:“呵呵,你太天真了!”

那么痛经究竟是什么病呢?生孩子又是否是治疗痛经的良方妙药呢?且随我来看一看痛经的来龙去脉!

01

痛经究竟是啥病?

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疾病之一,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者。

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和继发性痛经两种。

■有一种痛经叫原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指盆腔无器质性病变的痛经,占痛经90%以上,仅存在于有排卵周期,通常在月经初潮后6~12个月,绝大多数在初潮后2年内,排卵周期建立后发病。

目前原发性痛经的病因尚不明确,现代医学普遍认为其与体内前列腺素、血管加压素、雌激素、催产素、钙离子等因子水平的改变有关。

另外,如果年轻女性排卵功能尚未稳定,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后倾后屈,某些子宫发育异常或者患者月经血和剥脱的内膜碎片外流时受阻,也会产生不通则痛的痛经情况。

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分娩确实能够明显降低痛经的程度!

这是因为妊娠时,子宫随着胎儿的增长不断增大,同时宫颈管变软,为胎儿出生创造条件。分娩时,胎儿通过子宫颈管,起到了扩张狭窄子宫颈管的作用,同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子宫的过度倾曲等位置异常情况。分娩后,宫颈口变得松弛,子宫位置得到了部分矫正,经血流出的通路变得顺畅,使经血和剥脱的子宫内膜更易排出,所以痛经就会缓解,甚至消失。

请注意!

预防针我还得给你们打好……有“本来痛,生了不痛”的……那就可能有“本来不痛,生了才痛的”……

因为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都有可能造成宫颈或宫腔粘连,进而导致经血不畅,引起继发性痛经,就造成了有的人“本来不痛,生完后居然痛经了”。

■还有一种痛经叫继发性痛经

继发性痛经是盆腔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痛经,常见病因有: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子宫内膜息肉、宫腔粘连、宫颈狭窄、卵巢囊肿以及盆腔炎性疾病。其中以子宫内膜异位症所致痛经最为常见。

子宫内膜异位症,顾名思义就是指子宫内膜组织出现在子宫体以外的部位。典型的症状为继发性痛经,进行性加重。疼痛常表现为“充血性疼痛”,可伴盆腔沉重感、背痛,常于晚黄体期逐渐加重,月经来潮达高峰。并伴有其他妇科症状,如:性交疼痛、接触性出血、不规则阴道出血以及异常白带等。

子宫内膜异位症会降低生育力,其原因复杂,卵泡生成受损、卵子质量不佳、排卵障碍、输卵管粘连、拾卵及配子运输不利、子宫内膜容受性差或着床问题和黄体功能不足,几乎是“全方位”对受孕的干扰。

其中有一种特殊类型叫深部浸润型子宫内膜异位症(DIE),指的是子宫内膜异位病灶浸润到腹膜下深度大于等于5mm。DIE病灶多位于后盆腔,常累及肠道,膀胱,输尿管等重要脏器,疼痛和不孕是其主要症状。

02

到底怎么治痛经呢?

■原发性痛经的治疗

一般治疗:安抚心理,腹部热敷、加强经期卫生,避免剧烈运动、过度劳累和防止受寒等等。

药物治疗:目前西医临床治疗药物主要以非甾体抗炎药为主,短效口服避孕药、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等药物也可以用来缓解症状(建议在医生的指导下用药)。

■继发性痛经的治疗

这一类痛经,治疗上肯定要针对其原发病来进行治疗。治疗了原发病,痛经自然就没有,生育力也有所升高,而不是靠生孩子来治疗痛经。

对于痛经这回事,医院检查清楚。虽然生育确实有可能缓解原发性痛经,但并不能治愈所有的痛经。更何况,继发性痛经还可能导致不孕,别耽误了自己的治疗。

赞赏

长按向我转账

受苹果公司新规定影响,iOS版的赞赏功能被关闭,可通过转账支持。









































白癜风如何治疗比较好
广东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jhtj/18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