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原来是血淤,坐灸调理痛经有奇效!
血瘀体质的人总是被来自身体的某些痛楚所困扰,这是因为他们的血脉运行的不是那么太通畅,不能及时排出和消散离经之血。当这些失去其生理功能的血液停留体内,就会壅遏于经脉之内,瘀积于脏腑器官组织,而产生疼痛。
如果稍有碰触就会留下一块瘀斑,或是眼睛里的红丝很多,这就说明你该活血化瘀了。
其实,活血化瘀最廉价而有效的方法就是运动,坚持合理的运动就能促进血液循环,使气血通畅,瘀者得疏,滞者得行,从而起到“活血化瘀”、“祛瘀生新”的作用。
气滞和血瘀常常互为因果
“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黄帝内经·素问·调经论》
气滞血瘀在生活中可能会经常听到,那么什么是气滞?什么是血瘀?是怎么引起的?二者又有什么样的关系?它们又会对我们的健康有何影响?我们平日里又该如何应对?这些一定是大家特别想弄明白的事情。
气滞是指脏腑、经络之气阻滞不畅。饮食邪气、七情郁结、体弱气虚不运等都是导致气滞的重要原因,气滞过甚就会导致血瘀。血瘀是由于体内有血液停滞,造成血液循环发生障碍的病理过程。寒凝、热结、气滞、气虚都是引发血瘀的病因。
气滞血瘀,可以是由气的运行不畅,引起血的运行瘀滞,这种情况是先有气滞,由气滞而导致血瘀;也有时是由离经之血等瘀血阻滞,影响气的运行,这种情况是先有血瘀,由血瘀导致气滞;当然,也可能会是因为闪挫等损伤,而使气滞与血瘀同时形成。也就是说气滞与血瘀常常相互影响,互为因果。
中医讲究气血,《素问·调经论篇》载:“人之所有者,血与气耳……有者为实,无者为虚,故气并则无血,血并则无气,今血与气相失,故为虚焉。络之与孙脉,俱输于经,血与气并,则为实焉。”也就是说气血是人体生命活动之物质基础,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凝。如果气血运行不畅,就会沿着经络循行的部位发生病变。
当然每个人的身体状况不同,气滞和血瘀又各有偏颇,偏于气滞的人容易胸闷喜叹息,两胁胀痛,嗳气,咽部有异物感,情绪波动时易腹痛腹泻,女性会出现乳房、小腹胀痛;偏于血瘀的人唇紫暗,皮肤易瘀青或粗糙,局部刺痛或绞痛固定不移,或触及肿块,面部色素沉着,眼圈黑,黄褐斑、女性痛经,经色紫暗夹有血块,或闭经。
体质是与一个人的健康息息相关,可以说只有健康的体质才能给身体带来最大的健康,像血瘀体质就是日常生活中最影响健康的一种体质了,中医认为“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只有解决了血瘀体质对身体的影响才能促进人体的健康。
1.饮食调理:
血瘀体质的人日常饮食最好不要吃一些日常饮食不宜多吃会影响血液循环的食物,像收涩、寒凉、冰冻的食物这些食物都是会影响到一个人的血液循环的,日常日常生活中要少吃药者不吃,同时要多吃一些具有活血化瘀作用具有补血养血作用的食物,像猪肉、胡萝卜这些都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此外在饮食上要尽量减少一些凉血,止血的食物,因为这些食物都是会加重血瘀体质的症状的。
2.心理调理:
有资料表示一个人的心理健康以否其实也是会影响到身体的健康的,而血瘀体质的人由于血液的循环受到了影响,因此日常的情绪也会受到很大的影响,因此日常生活中一定要保持乐观的情绪,用一种积极的态度去面对人生的很多事。
3.坐灸调理:
坐灸,疏经通络,活血化瘀。对促进血瘀体质患者的血液循环也有很大的帮助。坐灸对痛经调理有奇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