牙结石是钙化了的牙菌斑,通俗地说:牙结石即牙垢”,是附着在牙面上的矿化的菌斑和其他沉积物的总称。
唾液中的糖蛋白可在牙面上形成一层1~15微米厚的薄膜(称获得性膜),使细菌附着成为可能。一旦牙面获得性膜形成,仅在数分钟内便有细菌附上去,层层沉积。这种细菌性沉积物,称为菌斑,它为牙结石的形成提供了必不可少的矿化核心。而牙结石形成所需的无机盐成分则来源于唾液。唾液中所含的钙磷等矿物盐呈过饱和状态,当唾液流出导管口,进入口腔后,所含的二氧化碳逸出使唾液pH值升高,钙磷离子即从过饱和状态中析出,沉积在核心的周围。在矿物盐沉积的同时,居于核心中的细菌也逐渐矿化了,久而久之,便形成硬化的牙结石。
牙结石的形成受唾液量、唾液成分不同而异,还受到饮食和口腔卫生习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在口腔内不同的部位,形成的量也有所不同,在唾液腺导管口相对处的牙面,如下前牙舌侧面和上磨牙颊侧面,沉积更快。
牙结石大多数都长在牙齿靠近牙龈的地方,这些位置刷牙是刷不到的,而且牙结石非常牢固,牙刷也刷不掉。同时牙结石本身多孔,如同海绵一样吸纳大量细菌毒素,引起牙周炎症,使得牙龈脆弱,导致水肿出血。而现在去除牙结石多采用超声波洁治法(俗称洗牙),是去除龈上牙结石最有效的办法。由于牙结石的形成目前尚无法阻止,因而洗牙除了作为牙龈炎、牙周炎的治疗措施外也是口腔健康维护的措施之一,需要定期进行,一般成人每年洗牙一次即可,但由于牙结石生长速度的个体差异较大,可根据个人情况酌情增减。
(健康咨询报.9.19第四版)
治疗白癜风医院哪里好白癜风有效的治疗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