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的中医治疗与护理

痛经是妇科、生殖科门诊的常见病之一,因症状明显、病程漫长,长期困扰广大青少年女性。现代医学对于本病的治疗,多采用口服非甾体类解热镇痛药,然仅能缓解症状,更易造成胃肠道损伤,临床不宜长期使用。

相对而言,中医学对本病的治疗,采用整体观念下的辩证论治,集中药内服、穴位贴敷、针灸、磁疗、熏蒸于一体,最终可达到调整气血、疏通经络、散寒止痛,彻底治愈的目的。

那么引起痛经的中西医病因各有哪些呢?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本病多由寒湿气滞、气血亏虚、肾气不足等引起气血瘀阻,并最终导致痛经。

西医认为该病的发生,与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内膜异位症、采用避孕工具、压力过大、贪吃生冷、作息不规律、嗜好烟酒、剧烈运动、遗传因素等均有一定的关系。

多年来,医院妇科、生殖医学科,在中药口服的基础上,联合中医特色治疗,对痛经的治疗,取得了显著效果。痛经散适用于痛经、慢性虚寒型盆腔炎、宫寒不孕、子宫内膜异位症等。

中医认为,“不通则痛”,痛经正是由于气血失调,血行受阻引起的疼痛。穴位贴敷疗法是中医的一种外治法,它是在中医“经络学说”的指导下,融经络、穴位、药物为一体的复合性治疗方法,发挥了穴位与药物的双重效应,起到行气血、营阴阳的整体作用,且无创伤,无痛苦,方法简便,对惧针者、体质虚弱者、不宜服药者尤为适宜。

一、穴位贴敷(三伏贴)

穴位贴敷疗法是指在一定的体表穴位上贴敷某些药物的治疗方法。

本法既有穴位刺激的作用,又可发挥药物的药理作用,而且药物不经消化道吸收,直接接触病灶,或通过经络气血的传导以治疗疾病。为什么说在夏季三伏天是治疗、调整脏腑疾患的最佳时机呢?这是因为这个时候人们的脏腑气血通畅,此时通过穴位贴敷,药物容易深达脏腑,这充分体现了中医“冬病夏治”的思想。

二、磁疗

磁疗是将共振磁场、旋转磁场、磁振波完美结合,作用于人体以治疗妇科盆腔疾病的一种方法。其物理效应可到达盆腔深部约30公分的组织器官,最终达到活血化瘀、消炎、止痛的目的。

三、中药熏药:

该方法是根据病人体质,配制而成具有活血化瘀、温经散寒等功效的中药制剂,通过外用熏蒸治疗,可快速改善局部血液循环,减轻炎症反应,缓解疼痛症状。

四、艾灸、针刺

艾灸疗法,具有温经活血、通络止痛的功效,可促进腹部血液循环,有效缓解女性经期的小腹疼痛、坠胀及腰骶酸痛等不适。中医针刺治疗痛经具有起效迅速、效果显著、操作简便等优点。既能预防痛经发生,更能改善全身症状,达到调理体质的目的。如同时配合艾灸之温阳通络,更能有效增强针感,实现活血散寒止痛的目的。

五、低频脉冲电生理

低频脉冲电生理的治疗原理:

应用频率Hz以下的脉冲电流刺激身体相应部位(如经络穴位),可兴奋细胞去极化,产生动作电位,使肌肉收缩、兴奋神经细胞传导信号,进而促进细胞、组织和器官功能恢复。其治疗作用包括:(一)兴奋神经肌肉组织;(二)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三)镇痛;(四)活血化瘀疏通经络。

妇产科疾病适应症:

(1)薄型子宫内膜;(2)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

(3)盆腔炎性疾病

(4)痛经、盆腔淤血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

(5)人流术后防宫腔粘连;

(6)产后乳汁淤积;

(7)肥胖

六、中药

简单介绍几种常用的:

1、八珍膏:补气养血止痛,用于气血虚之痛经。

2、少腹逐瘀颗粒、定坤丹:温经散寒,活血止痛,用于宫寒血瘀痛经。

3、益母草膏、桃红四物汤:活血化瘀调经止痛,用于气滞血瘀痛经。

综上,运用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女性痛经,不仅能快速改善症状,具备疗效显著的优点,更是对女性全身状况的综合调理。

痛经的护理方法

1、心理护理:关心、理解病人的不适和恐惧心理,讲解有关月经期的生理反应及与痛经有关的知识,鼓励病人积极治疗,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减轻心理压力。

2、注重经期、产后卫生,以减少痛经的发生。患者经期保暖,避免受寒,保持精神愉快,气机畅达,则经血流畅。注意调摄,慎勿为外邪所伤,不可过用寒凉或滋腻的药物,忌食服生冷之品,以免冷凝血瘀加重痛经,适当增加维生素及蛋白质的摄入,避免过度劳累。

3、经期严禁性生活,保持外阴部清洁卫生,经后1-2天常有余血未净,亦应慎于房事。

4、疼痛发作时对症处理,可以喝红糖姜茶水,也可以中药辨证调理,疼痛严重者可遵医嘱口服止痛药。

5、平常加强锻炼,增强体质,调节情绪。

6、适龄婚育和药物避孕,妊娠可以延缓此病的发生,对已属婚龄或婚后患痛经的妇女,宜及时婚育。已有子女者,长期服用避孕药物抑制排卵,可促使子宫内膜萎缩和经量减少,因而可减少经血及内膜碎屑逆流入腹腔的机会,从而避免子宫内膜异位症的发生。

让我们携起手来,呵护女性身心,助力健康中国。

作者郭小静简介

郭小静,医院妇产科二病区护士长,本科学历,护师,从事护理工作10余年,曾获得多项护理奖项,发表论文2篇,参与科研多项,参加论著一部。擅长妇产科常见病、多发病的特殊护理和保胎病人的心理疏导。特别是复发性流产的特殊护理,经验丰富。

-

作者郭小静

编辑杨珂清

审核杨雁鸿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tz/8846.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