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指月经来潮及行经前后出现下腹部疼痛,属月经病范畴,是妇科常见病。
症状行经或经前、经后小腹痛,或伴腹胀、乳房胀痛,或胸胁胀痛。经前痛多属寒凝;痛在经期多属气滞血瘀,痛在经后多属气血虚损。
普通艾灸调理方案取穴:神闕、气海、关元
可以按这个艾灸取穴来灸。前3天一天一次,后面建议2~3天做一次艾灸。一次控制在30~60分钟左右。
强化艾灸调理方案痛经的食疗小方案1、鸡蛋当归姜汤[用料]鸡蛋1枚,当归15克,干姜5克,红枣15克(去核),陈皮5克,米酒20毫升。[制作]将当归、干姜、陈皮加水煮沸30分钟,去渣,将鸡蛋打散和米酒红枣放入药汁,再煮沸至红枣烂,饮汤吃蛋枣。[功效]主要治疗痛经气血虚弱型:经期或经净后,小腹绵绵作痛,按之痛减,经色淡、质清稀,面色苍白、精神倦怠,舌质淡红,苔薄白,脉虚细。注意事项:热盛出血者禁服当归,湿盛中满及大便溏泄者、孕妇慎服当归;阴虚内热、血热妄行者禁服干姜,且干姜恶黄连、黄芩、天鼠矢。 2、山楂桂枝红糖汤[用料]山楂肉15克,桂枝5克,红糖30~50克。[制作]将山楂肉、桂枝装入瓦煲内,加清水2碗,用文火煎剩1碗时,加入红糖,调匀,煮沸即可。[功效]具有温经通脉,化淤止痛功效。适用于妇女寒性痛经症及面色无华者。 3、姜枣红糖水[用料]干姜、大枣、红糖各30克。[制作]将前两味洗净,干姜切片,大枣去核,加红糖煎。喝汤,吃大枣。[功效]温经散寒,适用于寒性痛经及黄褐斑。 4、玄胡益母草煮鸡蛋:[用料]玄胡20克,益母草50克,鸡蛋2个。[制作]将以上3味加水同煮,待鸡蛋熟后去壳,再放回锅中煮20分钟左右即可饮汤,吃鸡蛋。[功效]具有通经、止痛经、补血、悦色、润肤美容功效。 5、乌豆蛋酒汤:[用料]乌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毫升。[制作]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功效]具有调中、下气、止痛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按语艾灸应选择在月经前一周开始,一般需连续艾灸3-4个月经周期。注意经期卫生及营养,避免受凉、过度劳累和精神刺激;禁食生冷食品。
案例王某,24岁,未婚。
主诉:痛经1年。每逢经期小腹疼痛,拒按,经色紫黯,有血块,量中等,痛引腰骶,夜不能寐。曾多方求治,一直未见明显疗效,每次经前因畏痛都有恐惧感。
刻诊:面色白,口唇发绀,痛苦病容,小腹疼痛,拒按,夜不能寐,胸胀痛,经行不畅,色紫黯,有血块,舌质黯红,舌边有瘀斑,脉弦紧。
艾灸:隔物灸仪施灸:处方见上。第一天灸完后疼痛缓解。一个循环灸完后月经通畅,量中等,小腹部疼痛消除,月经量色均正常。继续施灸3个月经周期,月经正常,未再复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