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是妇科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特点为月经期疼痛,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骶酸痛,甚至影响正常工作或生活。
中医:
中医认为痛经主要有两大原因,一是“不通则痛”,女性在月经前后,由于生理上冲任的气血较平时变化很大,导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经血刺激子宫而引起疼痛。二是由于气血不足,肾气未充,导致冲任、胞宫失于濡养,“不荣则痛”而发为痛经。
西医:
(1)子宫发育不良:子宫发育不良容易合并血液供应异常,造成子宫缺血、缺氧而引起痛经。
(2)子宫位置异常:若妇女子宫位置极度后屈或前屈,可影响经血通畅而致痛经。
(3)子宫不正常收缩。痛经患者常有子宫不正常收缩,因此往往导致子宫平滑肌缺血,子宫肌肉的缺血又可引起子宫肌肉的痉挛性收缩,从而产生疼痛而出现痛经。
(4)妇科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盆腔炎、子宫腺肌症、子宫肌瘤等。子宫内放置节育器(俗称节育环)也易引起痛经。
(5)精神、神经因素:部分妇女对疼痛过分敏感。
(6)遗传因素:女儿发生痛经与母亲痛经有一定的关系。
(7)少女初潮,心理压力大、久坐导致气血循环变差、经血运行不畅、爱吃冷饮食品等造成痛经。
(8)经期剧烈运动、受风寒湿冷侵袭等,均易引发痛经。
中医治疗方法
1、口服中药治疗
辩证选择口服中药汤剂或中成药,中医治疗有独特的优势,可以根据不同的症状进行辩证治疗,配合针灸、理疗效果更为明显。
2、针灸治疗
根据中医的辩证治疗,选取相应的穴位,以疏通经络,化瘀调经为主。取关元、中脘、天枢、子宫、归来、血海、肾俞、八髎、三阴交等穴。
3、暖宫散寒贴敷
穴位贴敷是妇科的一种特色中医外治疗法,通过选取特定的药物研制细粉调和而成,选取特定穴位进行贴敷,具有温宫散寒,活血化瘀调经的作用,对治疗女性痛经、宫寒不孕、手脚冰凉、小腹凉有较好的治疗作用。用法简单方便,且便于携带。
4、督脉灸
“督脉”中医称之为“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中医认为:督脉通,百脉通。
艾灸督脉可以让阳气在体内慢慢积聚,起到大补阳气的作用,使之到达体表起到御邪防病,在内到达全身各处起到温通经脉、温熙脏腑,对痛经、宫寒不孕、手脚冰凉等一派寒象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如果有痛经的症状,医院进行规范的检查和治疗,不要因为痛经的广泛性而忽略了它,听从医生的建议调理自己的身体,根据不同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治疗。
王莉莉
王莉莉
副主任医师
医院副主任医师
医院副主任医师。师从于著名老中医妇科大师刘奉五,并继承了“送子观音”赵松泉主任治疗不孕症的独特经验。从医40多年来不断总结经验,探索创新,对不孕症和多囊卵巢有深入研究,被誉为“送子观音”。
纯中药治疗功能性子宫出血,免除了患者刮宫和切除子宫的痛苦,对所有妇科疾病的治疗,一律通过中医辨证论治,纯中药治疗,不用西医内分泌激素药物,临床疗效显著。
擅长治疗:主攻妇科各种疑难病症,不孕症、功能性子宫出血、多囊卵巢综合征、卵巢早衰、卵巢囊肿、闭经、月经不调、盆腔炎、阴道炎、泌尿系感染、子宫肌瘤、更年期综合征、乳腺增生、先兆流产、孕吐、试管婴儿前后的调理、产后缺乳、口腔溃疡、面部痤疮面部色斑、月经前后的头疼、感冒、焦虑、抑郁诸症的治疗,内科常见病,亚健康调理等。
▼
每周一下午
十一假期后出诊信息为“10月12日下午”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