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博士春天讲坛
“疫”期痛经?请听中医博士怎样讲
HAPPYSPRING
突如其来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将大家困在了家里,女性朋友们在疫情期间出现痛经怎么办?
医院张彦红副主任中医师为女性朋友们介绍几种痛经的中医家庭调理方法供大家参考。
女性进入青春期后,子宫内膜受卵巢激素的影响,出现周期性的子宫出血,称为月经,俗称“大姨妈”。月经伴随女性朋友的大部分人生,其正常与否与女性生殖、生活质量密切相关,是需要特别重视的生理过程。痛经是指妇女正值经期或经行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或痛引腰骶,严重者可痛至晕厥,对日常生活与工作造成严重影响。
张彦红副主任中医师认为,在临床所见痛经的女子在经期多有寒凝表现,寒凝则气血运行不畅,气机不通则痛,寒凝血滞,血滞则成瘀,亦会导致痛经;而目前由于受到疫情的影响,女性朋友可能会出现焦虑、烦躁、失眠等情况,中医表现为肝气郁结、气机不畅,也会导致痛经发生,故在月经期有如下建议:
一、保暖
建议女性朋友平时少穿露脐装,注意保暖下肢尤其是双足,天冷不可穿短裙,睡前热水泡脚;经前不可受寒、涉水、淋雨、不可吃冷饮,保持心情舒畅;月经期尤其要注意腰腹部、双足的保暖,可适当添加衣物,或使用暖水袋、海盐颗粒、蜡疗包等进行局部(如腹部胞宫部位)加热,也可使用艾灸箱进行腹部相关穴位的艾灸治疗(具体见“三、家庭艾灸治疗”)。
二、食疗
痛经的女孩平时忌食寒凉、忌过食生冷或滥用寒凉药物,因寒凉食物容易伤损阳气以致寒凝瘀滞而引发痛经。经前或经期可选择服用以下食疗方:
1、经前
一般来说在月经前期出现痛经的相关症状大多是由于气机阻碍了血液的正常运行,此期间,建议食用理气疏肝,活血化瘀的食物,以确保月经血正常排泄,不受阻碍。日常家庭中可服用陈皮、玫瑰花茶。其中玫瑰花行气解郁、和血散瘀,搭配陈皮加强理气功效。
2、月经量大而痛
若月经量大难止,伴有痛经的,可选择阿胶、红枣、生姜、当归煮水饮用,其中阿胶补血止血,红枣补血,当归补血活血,生姜暖宫散寒,共奏补血止血,活血止痛之效。用法用量:当归15g,红枣5个,生姜15g,煎煮30min,取煎汁加入阿胶溶化,温服。
3、月经量少色瘀而痛
若月经量少色暗,夹有血块,伴痛经的,提示内有瘀血,可选择当归、益母草、生姜煮水,其中当归补血活血,益母草活血调经,生姜暖宫散寒,共奏温经散寒、补血活血之效。用法用量:当归15g,益母草15g,生姜15g,煎煮30min,温服。
三、家庭艾灸治疗
1、艾灸箱治疗
可采用艾灸箱灸腹部及腰臀部妇科相关穴位以暖宫散寒,温肾助阳(见下图),其中神阙(肚脐部位)、天枢、气海、关元、中极、归来这一组穴位的组合具有培元补气,壮阳固脱,调经止带的功效,而八髎乃支配盆腔内脏器官的神经血管会聚之处,是调节人一身的气血的总开关,在八髎区域进行艾灸,可从外而内调理胞宫。
2、用艾条悬灸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又称“妇科三阴交”,顾名思义此穴对于妇症甚有疗效,此穴在小腿内侧、内踝上三寸,自己按压疼痛处即是。经前七天开始艾灸,每侧每次温灸十五分钟,可有效缓解痛经发作。痛时亦可灸此穴,能缓解疼痛。
四、自我心理调适
疫情汹涌,打乱了人们平静而安详的生活,在疫情尚未得到完全控制前,形势随时都会有变化,都有很多不确定性,随之而来的是很多风险,这些都极易导致女性朋友们出现紧张、焦虑、恐慌等情绪反应,影响女性朋友的心理健康,也会加重原有的痛经问题。
女性朋友应做好自我心理调适,如认真看电视节目和正规媒体关于新型冠状病毒的报道,了解病毒性质,掌握流行情况,不轻信某些传言。要相信政府公开的信息,要对政府的防疫工作保持足够的信心。也要认真了解相关的科学报道,相信科学研究对治疗疾病的根本性作用。化恐慌为认真、科学、适度的个人防护。积极对待生活,尽可能维持原有的规律作息,按照原先的节奏生活,按时起床、学习、办公,按时吃饭,按时休息,让自己回到正常的生活轨迹。建立良好的生活和卫生习惯,注意良好的饮食,保证睡眠等。相信疫情终会过去,要保持乐观、开朗心态。
五、汤药治疗
若以上方法均不能起效,则医院就诊,在中医师辨证后根据症状加减用药,勿自行服药。
编者简介:
张彦红,毕业于广州中医药大学,博士学位,副主任中医师。擅长中医药治疗多种内科疾病,如妇科病如痛经、月经不调,脑血管方面脑梗死、痴呆、眩晕、头痛,呼吸道疾病如咳嗽、发热,消化道疾病如胃炎、食欲不振、便秘,及肿瘤病人术后调理等。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