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
姓名:周江涵
学院:法学院
班级:级法学三班
学习成绩:
平均分90.02
专业成绩排名9/
综合成绩排名7/
英语成绩:
六级分
科研情况:
北京市级大创项目
《城区改造过程中的文物保护公益诉讼研究》
进行中
校级大创项目
《少数民族地区裁判文书释法说理问题及完善》
已经结项
获奖情况:
(1)奖学金类:
-年度专业二等奖学金;
-年度国家奖学金、
专业一等奖学金;
-年度专业二等奖学金
(2)竞赛类:
首都“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
红色实践专项大赛
校级二等奖、北京市级二等奖任队长;
中央民族大学法学院模拟法庭竞赛亚军;
年“达辉杯”第十届北京高校
法科辩论赛第一辩手;
第四届全国大学生商务英语大赛二等奖;
实习情况及学生工作:
.07-.09河南省驻马店市驿城区
人民法院民事立案庭一庭庭长助理
.11-.01字节跳动法务实习生
.10至今班级班长
保研情况:
(1)夏令营期间: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刑法学(入营,候补);
中南大学民商法学(入营,优营);
东南大学法学理论(入营,未优营);
(2)预推免期间:
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
(进入复试,拟录取);
对外经贸大学法学理论
(进入复试,未录取);
中央民族大学刑法学(进入复试);
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进入复试,放弃);
西北政法大学刑法学(进入复试、放弃);
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进入复试,拟录取)
最终去向: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
知识产权法
保研前期准备
一、大一是如何快速适应大学生活和找到自己的学习节奏的?
我认为这个问题可以从个人主观因素和外界因素这两个方面回答。
首先是个人主观因素,我们学校的课业安排是比较合理的,比如说我们大一的学业其实并不重,而大二、大三则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这样就给了我们一个相对充分的过渡时间去找到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同时,法学的学习实际上是一个系统、连贯的过程。从一开始我们就应该始终紧跟老师的节奏,然后自己进行课下的练习,做到与老师的步调一致。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能会觉得疲倦,但是要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态。在我看来,其实就像我们记笔记一样,在一门课刚开始的时候,我们记了完整漂亮的笔记,然后当我们觉得快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就去翻看前面的笔记,我们会觉得既然已经整理得这么好了,如果我中途放弃就前功尽弃了,始终保持着这样一个心理能激励我们更好坚持下去。同样地,其实学习也是这样,在最初学习的时候我们要注重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把学习生活化。当我们已经习惯于去保持这样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的时候,那学习对我们来说也并非是一件难以坚持的事了。
然后是外界因素。我们学校为大一新生准备了非常多的讲座,其中包括保研宣讲,考研宣讲等等。那在这些宣讲的过程中,我们其实可以看到那些保研成功或者考研成功的学姐各自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学习节奏,她们是如何协调自己的学习工作和休息时间,以及她们对于自己大一、大二和大三的阶段性安排是怎样的。因此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可以先借鉴别人的学习节奏,制定出详细的规划和目标,接着在我们进行实践的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特点和需要来进行调整,最终肯定可以探索出属于自己独一无二的学习节奏和学习方式。目前,针对线上学习的客观情况,必须要做到的就是自律,强制自己在听课时、做作业时杜绝外界的众多干扰。通过比如把电子娱乐设备暂时让家长保管等等手段,自己的学习效率一定会大幅提升。
二、大二是法学专业课程非常紧凑的阶段,学姐在这一时期获得了国家奖学金,能分享一下这一时期的学习方法和经验吗?
在大二这个学期,我认为学习的秘诀在于越是课程紧凑的时期就越要从学期伊始就紧跟老师的步伐,比如说老师的课程讲到哪一个章节,我们的教材和相应的习题就必须要跟进到对应的章节,始终保证这种同步。虽然在前期会辛苦一点,但是只有这样,当我们真正到了期末周的时候才能够更从容一点,不至于出现复习不完的情况。
关于期末复习我也有一点自己的经验。以法学学习来举例,我认为首先我们可以利用法考视频,对我们这一个学期所学的知识进行一个回顾,但其实我更建议在学期一开始的时候,在听完老师的课的前提下,就利用法考视频来加深自己的理解和记忆。在期末复习时我们再针对重难点以及一些我们遗忘或者是相对而言掌握不太熟悉的地方去回顾一下法考视频即可。其次,要学会回顾自己在课堂上记过的笔记。在理解知识点的过程中,我比较推荐大家把每一章节的框架抽出来,然后去填充,这样可以形成一个体系性的掌握而非零散的记忆。之后当我们看到自己所抽出的这个章节框架时,就可以迅速回忆起其中相关的具体的知识点。或者大家可以采用问答题的形式对自己进行提问——如果我们可以熟练地回答出自己提问的问题,就说明我们对各个知识点已经有了比较充分的掌握。第三个方面就是在每门考试之前,多多复习自己的错题,找到相关的知识点进行加深巩固,这会使你的期末复习更有针对性,效率也会更高。
三、是什么时候决定要争取保研呢?下定决心之后,学习或生活上发生了哪些变化?
首先,我做出保研决定其实比较早,在学院第一次组织我们大一新生去听保研宣讲会的时候,我在会中就作出了争取保研的这个决定。当我听到保研成功的学姐介绍自己大学三年的学习生活时,我是非常向往的,我觉得这个过程是非常充实,并且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但是其实在我个人看来,保研它只是一种选择,保研或者考研何者为最优选择,其实并无定论。对于每个人自身而言,我们需要去考虑考研、保研,何者更适合自己,有些同学比较适合长期奋战,但是有些同学却更适合在一年的短期冲刺内达到自己的目标,道路的选择因人而异,但毋庸置疑的是,不管我们选择了何种道路,只要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那么这条道路总会给你带来收获。
在我决定保研之后,我的学习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首先,我制定了自己的大学规划。一开始,我给自己寻找了几个目标院校,并把它视为自己的一个大目标。为了实现这个大目标,我又给自己的三年分别制定了一些阶段性规划,比如说我需要在哪个学期达到六级或者四级的一个分数,然后在哪个学期我应该去充实自己在竞赛或者大创项目方面的经验,最终我又详细到了每周的学习计划和每日的学习规划,紧接着一步一步去完成我的规划。第二个变化是我的生活开始变得非常充实,不再止于玩乐,还增加了学习任务、学生工作、各种竞赛和项目。当然,这些的意义并不只是作用于我们的保研,更重要的是有助于我个人能力的提升,不管是学生工作对于我组织能力的提升还是参加各种竞赛对于我学术能力的提升。因此,在有序的规划之下,我每天都是收获满满的,每天几乎都处于充实且开心的一种状态。
保研过程
一、学姐参加了多个高校保研的夏令营和预推免,考虑了哪些因素最终选择了同济大学上海国际知识产权学院的呢?
第一个同时也是最重要的一个因素是专业因素。我一直对于国际法和知识产权法有比较浓厚的兴趣。在听老师讲课以及观看法考视频的过程中我感觉到自己对这两个学科更有感觉,而同济国知院的教学内容侧重于涉外知识产权法,实际上可以说是将国际私法中的部分内容和知识产权法很好地融合在一起。况且同济大学国知院在该专业上的师资、声誉等方面都是很好的,因此对我来说是不二之选。在这里也建议同学们在各项课程学习的过程中,多去挖掘自己的兴趣在何处,早日找到自己心仪的专业。
第二个是地域因素。很多同学会认为研究生所在城市选择应该与我们以后想要就业的城市去靠拢,这是一个重要的考虑因素。就我个人而言,除了想要在上海就业之外,我认为哪怕仅仅在上海生活三年,有这样一段经历,都将是很不错的体验,所以大家肯定是要考虑自己向往的城市。
第三个是学校因素。我认为不管该院校是、亦或者政法类院校,只要其法学排名较高,实力较强,都是不错的选择,不能一味的看重名头,学科实力才是研究生学习中的关键所在。
二、学姐进入了北京师范大学法律硕士的复试,也获得了华东政法大学法律硕士的录取资格,但都放弃了,是如何在法硕和学硕中做选择的?
在面临法硕和学硕的选择时,我建议同学们可以考虑以下几点。首先第一点,从难度上看,我之前也在知乎、百度各个网站搜索过,具体到底法硕和学硕哪个更难进入复试,其实并没有出现一边倒的答案,反倒是众说纷纭、各持己见。法硕虽然招生名额较多,但是每年的竞争也都非常激烈。学硕反之,每一年的难度也都会有所区别,在我看来,唯一值得注意的是学硕在保研及考研考核过程中以主观题为主、会更注重理论的考核。
第二点,结合自己以后的就业来考虑,如果想继续进行学术研究,那当然要选择学硕,如果想尽早开始实务工作,法硕则是很不错的选择。
第三点,如果自己对某一专业非常感兴趣,想对其进行深入地研究,那么当然建议选择这一学科的学术硕士,在研究生阶段进一步学习该专业。
三、针对整个保研过程,能分享一些保研经验给学弟学妹们吗?是否有哪一个环节是需要特别注意的?
在线上面试为主的现阶段,如果没有非他不可的学校的话,我建议早期可以多投递几所院校,尽早地拿到保底的offer。一旦拿到保底院校的offer,就可以专攻其他更心仪的院校,不必继续海投,毕竟各个院校的组织面试也都是十分费时费力的,我们要尊重各个院校老师的付出。那在面试过程中,我认为比较重要的就是面试礼仪和心态,就算被问到不会的问题,也要礼貌地告诉老师,并请求老师能否换一道题目等。第二个就是尽量保持心态平稳,被问到不会的问题的情况也是很正常的,不要因为慌乱而影响后面的面试。为了缓解面试的紧张,可以在平时多和小伙伴一起做模拟面试练习。
我认为比较重要的环节就是要重视各个时间节点。例如去年9月28号是各个学校开始在国家推免系统发放复试通知以及录取通知的时间,但是今年北师大法硕的复试时间刚好在9月28号当天,想参加这场面试的同学都非常担心面试的时间会跟接受其他学校录取信息的时间相冲突。因为如果参加了北师大面试却又未被录取的话,就很有可能也失去了原本的offer,这样无疑是有点冒险的。同时,暂时还没有别的offer的同学也会担心,如果选择参加北师大的线下面试,就无法坐在系统前等着其他院校的面试通知并随时参加面试,只能去孤注一掷。所幸去年我的小伙伴们都顺利的通过北师大法硕的面试并且拿到了offer。当然北师大的法学师资雄厚、学科实力很强,也确实值得冒险一试。在此只是想要提醒各位同学在保研中做每个决定时都要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特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