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扭伤感冒痛经拉肚子关节痛

白癫疯能吃枣子吗 http://pf.39.net/bdfyy/dbfzl/171129/5888052.html

“敷”分冷、热,不能一概而论,而很多人搞不懂什么情况下该用冰敷,什么情况下该用热敷!

文章有点长,值得收藏下来,以备不时之需。

“冷”“热”差别在哪?

●热敷能使局部毛细血管扩张,血液循环加速,加快新陈代谢,起到消炎、消肿、消除疲劳的作用。

●冰敷恰恰相反,可以降低周围血管通透性、减轻渗出,防止水肿。

同时,冷敷可以使组织代谢率降低,从根本上降低炎症反应发生的可能,减轻红肿、热痛的症状。

此外,冰敷还有降低疼痛阙值,起到止痛的作用。

简单来说,热敷就是“挖水渠”,将已经出现的瘀肿“疏导”开来;冰敷则是“建堤坝”,防止体液从溢出脉外、出现瘀肿。

总的来说,遵循“急冷慢热”的原则进行“敷疗”最为保险。“急”是指急性损伤或慢性损伤急性发作;“慢”则是指慢性损伤。

冰敷的适用范围

背部损伤

医生建议,背部拉伤或急性腰扭伤(闪腰)后,在最初的两到三天可以每天冰敷一次,每次20分钟,对于减少炎症和疼痛效果很显著。

踝关节扭伤

当脚踝扭伤后,出血和炎症是常见的后果,常表现为疼痛和肿胀。这时候需要的是冰敷而不是热敷。

除冰敷外,患者可以将损伤部位抬高于心脏水平面放置,这样可促进损伤处血液回流,对缓解肿胀加速组织修复也是极好的。

激烈运动之后

运动量有点过度,关节感到有些不适的话,这时候来个冰敷吧。冰敷可以减轻炎症。

但局部冰敷的时间最好不要超过20分钟,否则会刺激皮肤,反而加重肿胀和肌肉酸痛,加重病情。

韧带撕裂

对于韧带撕裂,专家推荐的处理方法仍然是冰敷。

科学的方法是每3个小时在冰水浴中浸泡15分钟,减少受伤组织的血流量,改善肿胀、炎症和疼痛。

拔牙后疼痛

拔牙后通常会有一阵肿胀疼痛期,此时冰敷可以降低疼痛阈值,有“止疼片”的效果。

术后康复

对于很多做过手术的患者来说,术后康复是必要的一步。

但是康复过程中经常会出现肿痛,此时应当选择冷敷以减轻疼痛。

急性损伤冰敷注意事项

1.时间:

每隔2~3小时进行一次冰敷,如果肿胀、疼痛、发热明显,可每隔1~2小时冰敷一次。

每次冰敷时长控制在15~20分钟,切记每次冰敷时间不宜过长。

2.该冰哪?

以崴脚为例,找准疼痛、肿、热最明显的部位为中心冰敷,然后缓慢移动从而实现整个关节的冰敷。

如果做完手术,在去除包扎敷料,伤口拆线后,伤口及伤口周围炎症反应也比较明显,可以重点冰敷。

3.充分贴服皮肤:

加压、塑形后冰袋会充分与损伤处亲密接触,冰敷效果才能直达患处。

4.防止冻伤:

冰敷时应将皮肤与冰袋之间防止一个毛巾,防止冻伤。

5.防止污染伤口:

使用硅胶冰袋前要除去表面凝结的霜,冰水混合物法要擦拭干净袋子外面洒落的水。

生活中的以下情况需要热敷

慢性背痛

慢性肩背痛是很棘手的一种临床症状。如果你的肩背痛是老毛病了,且近期没有发炎的话,推荐通过温水浴来缓解疼痛。

关节痛

慢性关节疼痛主要是由于受凉或者血瘀,经脉闭阻不通所致,采用热敷,可以起到祛寒通络止痛的功效。

将粗盐放入锅中炒热,直到烫手即可。把炒热的粗盐用布包起来。

然后把粗盐热敷包放在疼痛、畏寒的关节上,每次热敷15~20分钟左右。热敷时垫一条毛巾,以防烫伤。

运动准备

如果你即将参加锻炼或者比赛,可以在这之前对膝关节或踝关节等进行热敷。

这样可以加速肌肉、韧带、关节的新陈代谢,使它们提早进入“备战状态”,为激烈运动做充足准备,避免运动后的损伤。

风寒感冒

热敷大椎穴有利于祛除体内寒气,解表发汗,以达到治疗风寒感冒的目的。

大椎穴位于颈后正中线上,第七颈椎棘突下凹陷处,属于督脉穴位。督脉统领一身的阳气,为阳脉之海。

热敷时以感觉微微发烫为宜,最好是晚上睡觉前进行,一般热敷20分钟左右。

对于感冒伴有咳嗽者,可加肺俞(第三胸椎棘突下,左右旁开两横指)、定喘(大椎穴左右旁开半横指)等穴位。

热敷后要注意保暖,以免寒气入侵。

落枕

落枕所致的颈部疼痛、转动不灵活,可以用醋热敷大椎穴和颈部疼痛处。

落枕是风寒之邪侵袭,经络闭阻不通,或者扭伤及气滞血瘀所造成的,用醋热敷可起到疏风散寒,活血化瘀,通络止痛的作用。

取适量食醋,加热到不烫手为宜,然后用纱布浸蘸热醋敷于患处,同时慢慢活动颈部,每次大约30分钟,每日2~3次。

拉肚子

对于受凉引起的腹痛、腹泻,可采用热敷神阙穴的简单疗法。

将热盐包敷在神阙穴上,还可以同时热敷关元穴(脐下四横指处),具有除湿祛寒,温补脾肾的功效。

痛经

寒凝血瘀和气滞血瘀型痛经可用中药热敷来治疗。

寒凝血瘀型痛经用吴茱萸药液热敷小腹,起到活血通络、行气止痛的目的。

气滞血瘀型痛经取云南白药用酒调糊,用棉纱布包好,再用热水袋包裹热敷在小腹,每日2~3次,每次10~15分钟左右,连敷3~5天,起到散寒通络止痛的作用。

本文资料综合自北京大学第三医、中国中医药报、华医网,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by/851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