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病发生的原因主要是血气运行不畅。因为经水为血所化,而血又随气运行,若气充血旺,气顺血和,则经行通畅无阻,自然无疼痛之患,如血气虚少,肝肾亏虛,寒邪凝滞,气滞血瘀,湿热淤阻,肾气亏损,便会导致经行滞涩不畅,不通则痛也。
↓《方1.》↓
白面、红糖、鲜姜各9g,放在一起捣碎调匀,将其揉成丸状,用香油炸熟吃。经前3天服用,每日服3次,可服3-5天。轻者1个经期,重者3个经期即好。
↓《方2.》↓
海马肉治虚寒性痛经
海马、肉桂各3克,红糖适量。
将海马、肉桂共研细末,红糖用开水溶化。每次取药粉3克,每日2次,用红糖水冲服,1日为1个疗程
温经补阳,散寒止痛。治疗虚寒性痛经
↓《方3.》↓
丹参9g,当归7g,生蒲黄、乌药各6g,五灵脂、香附、白芍、桃仁各5g,川芎3.5g,肉桂3g。
共研细末,10g1包。于经前3~5天或经期服用,口服2次,每服1包,温水或红糖水送服。
↓《方4.》↓
以红糖g,姜9g为一服。姜洗净切成碎末,与g红糖拌匀(不加水),放蒸锅内蒸20分钟。每月月经前3-4天开始服用,每天早晚各1勺,用温开水冲服,连服2服即见效。
↓《方5.》↓
盆腔炎所致之痛经。症见经前经期小腹疼痛拒按,有灼热感,伴腰骶胀痛,或有低热起伏,月经色暗红,质稠有块,带下黄稠,气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柴胡、赤芍、川楝子、醋元胡、丹皮各10g,丹参、败酱草各15g,广木香6g,枳实12g,生甘草6g。每日1剂,水煎,早晚各服1次。
↓《方6.》↓
荔枝核香附治疗痛经
荔枝核、香附、黄酒各30克。
将荔枝核、香附研成细末,混合装入瓷瓶密封保存,每到痛经发生之前1天开始服用,每次服6克,以黄酒适量调服,1日3次。
行气通经。适用于以气滞为主的实证痛经。
↓《方7.》↓
黑豆鸡蛋饮
黑豆60g,鸡蛋
上药同煮,蛋熟去壳再煮,煮至豆熟,兑入米酒毫升,豆蛋汤同服
痛经
《醋蛋治百病》
↓《方8.》↓
鲜生姜方
鲜生姜克,盐、大葱各克。
将鲜生姜与盐、大葱一起捣烂,炒热,装入纱布袋内。
热敷脐下丹田部(冷则用热水袋熨)。每次30~60分钟,每日3次,连敷3~4日
温中散寒。适用于寒凝痛经者。
推荐:更多民间中医健康资讯,长按手指扫描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