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女性来月经的时候会痛经
发作时非常痛苦
严重影响日常的工作和学习
那么你知道
女性为什么会痛经吗
痛经时应该怎样才能缓解
痛经病因
原发性痛经
指无盆腔器质性病变的痛经,病因目前尚未完全明了。初潮不久后即出现痛经,有时与精神因素密切相关,也可能由于子宫肌肉痉挛性收缩,导致子宫缺血而引起痛经。多见于子宫发育不良、宫颈口或子宫颈管狭窄、子宫过度屈曲,使经血流出不畅,造成经血潴留,从而刺激子宫收缩引起痛经。有的女性在月经期内膜呈片状脱落,排出前子宫强烈收缩引起疼痛,排出后症状减轻,称膜性痛经。原发性痛经多能在生育后缓解。继发性痛经
指继发于盆腔器官病变的后果,多发生在月经初潮若干年以后的育龄妇女,常见于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盆腔静脉淤血综合征或子宫畸形等。缓解痛经的方法
改变体位
痛经时跪在床上、抬高臀部,保持这种头低臀高的姿势能改善子宫的后倾位置,方便经血外流、解除盆腔淤血,减轻疼痛和腰背不适症状。手法按摩
经前5~7天开始按摩,月经来潮后停止,待下次月经来潮前再施手法按摩。通过按摩可以预防或减轻痛经,下面介绍五种按摩的方法:(1)按摩小腹:增加小腹腔内脏血运,促进小腹内微循环,具有止痛调经的作用。位置:肚脐至外生殖器之间的小腹部,两侧以左右髂前上棘为界限。按摩方法:患者仰卧于床,先将两手搓热,双手相叠置于小腹中间,紧压腹部,慢慢按摩腹部,以10次/分钟左右的频率进行。先由上至下按摩60~次,再从左至右按摩60~次,最后转圆按摩60次,以局部皮肤红润为宜,每日早晚各1次。(2)斜擦小腹两侧:有止痛调经的作用。位置:两侧肋弓下缘至髂骨之间的侧小腹。按摩方法:双手置于侧小腹,从后向前斜擦,方向朝外生殖器。不要往返擦动,要方向一致,以发热为度。每次按摩5分钟。(3)揉子宫:刺激子宫穴是直接针对女性生殖器的调理手法,止痛效果显著。位置:在下腹部,脐下正中4寸,然后向左右平行3寸,子宫穴有两处。按摩方法:用双手食指、中指按压住两旁子宫穴,稍加压力,缓缓点揉,以酸胀为度,每次按摩5分钟。(4)揉太冲:具有明显疏肝止痛的作用。不仅可以治疗痛经,还可以治疗一切妇科疾病。位置:脚大趾与第二趾之间。按摩方法:用左手拇指指腹揉捻右太冲穴,有酸胀感为宜,1分钟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5)按揉三阴交:对所有妇科疾病疼痛均有缓解作用。位置:在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按摩方法:用一侧拇指指腹揉捻对侧三阴交穴1分钟,有酸胀感为宜,然后再换右手拇指指腹揉捻左太冲穴1分钟。保持身体暖和
保持身体暖和,将加速血液循环,并松弛肌肉,尤其是痉挛及充血的骨盆部位。多喝热的药草茶或热柠檬汁。也可在腹部放置热敷垫或热水瓶,一次数分钟。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