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型艾灸,调解痛经,月经调好了,自然变漂

痛经多是因为经期,血液的环境变化,导致血流不畅,连带身体疼痛。临床上的症况分为气滞血瘀型、气血虚弱等表现。

气滞血瘀型表现为小腹胀痛、乳房疼痛,肢体发冷,经血颜色暗淡有血块,血块流出后,疼痛减轻。用艾灸调理的目的是理气活血,化解瘀块和疼痛。

湿热下注型表现为腰骶部胀痛,自觉有低热起伏或小腹灼热感白带较多,经期时,症状加剧。艾灸调理的目的是清热除湿,止痛。

痛经与患者的生活习惯也有很大的关系,在调理的同时,注意少吃寒凉食物及生冷的食物,可以减少复发。

取关元、气海、曲骨、外陵、三阴交穴。按艾灸温和灸法操作,每次选用3个穴,每穴施灸20分钟左右,连续治疗4天。腰痛重者,加灸肾俞。4次为1疗程,间隔4天,适应于痛经,一般在月经来潮前2天施灸术。

取神阙、子宫穴。按灸法常规施灸。

取川牛膝、乳香、没药、白芍、丹参、红花、山检查,广木香各15克,上药共研细末,加冰片1克,混合后贮瓶备用。敷灸时每次取上药30克,以姜汁(或黄酒)适量调和糊膏状,分别敷于神阙、子宫穴,上盖纱布(或油纸),橡皮膏固定即可,2日换1次药,应于月经前3天(或经期)敷灸。

艾灸调理女性痛经,方法简单快捷,无副作用,有痛经的朋友不妨试试艾灸疗法吧。

月经失调

中医将月经失调归为月经先期、月经后期、月经过多、月经过少,临床往往不是单一症状出现,如月经过多常与月经先期并见,月经过少常与月经后期并见。中医认为,月经过少与血虚、肾虚、血淤等因素有关。

月经量过少,常由久病失血或产后耗伤精血,或脾虚营血虚少;或先天不足、多产房劳耗伤肾精,肾虚冲任未充;或月经过食生冷或感受寒冷,血为寒凝;精神抑郁,情志不畅,气滞血郁等引起。月经量过多、过少都不正常,都是内分泌不好。

血虚型月经不调

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淡、质清稀伴眩晕、失眠、心悸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舌淡、脉弱无力

血虚:面色淡白或萎黄唇舌抓甲色淡、头晕眼花、心悸多梦、手足发麻、妇女月经量少色淡、后期或闭经、脉细等证候

选穴:膻中、关元、子宫、内关、涌泉

隔姜灸或温和灸,在小腹部用三孔艾灸盒艾灸;子宫、内关、涌泉可用单眼艾灸盒;关元、子宫不得低于20分钟,内关、涌泉各10分钟。

肾虚型月经不调

症状:月经初潮较迟、经期延后、量少、色正常或暗淡、质薄、伴腰酸背痛、舌正常或偏淡、脉沉、治宜补肾养血

肾虚:烦躁焦虑多疑注意力难以集中等更年期症状提前、眼睑浮肿、黑眼圈加重、面色苍白、怕寒畏冷、失眠多梦、腰膝酸软

选穴:八髎穴、归来、三阴交

隔姜灸或温和灸,在小腹部用三孔艾灸盒艾灸;归来和八髎穴用三孔艾灸盒艾灸,三阴交用单孔艾灸盒;归来不低于10分钟,八髎穴不低于15分钟,三阴交10分钟。

血寒型月经不调

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淡、有块或色淡稀质、伴小腹冷痛、喜温喜按、得热则减、或畏寒肢冷、小便清长、大便稀薄、舌淡苔薄白、脉沉紧或沉迟无力

血寒:手足冷痛、肤色紫暗、少腹冷痛、月经延期、经色紫暗夹有淤块、喜暖恶寒、得温痛减

选穴:关元、八髎穴、三阴交、足三里

隔姜灸或温和灸,在小腹部用三孔艾灸盒艾灸;可同时插三根艾条或两根艾条,火力大些;关元、八髎穴灸20分钟,足三里、三阴交各10分钟。

气郁型月经不调

症状:月经延后、量少色暗有块、排出不畅、伴少腹冷痛、乳胀胁痛、精神抑郁、舌正常或稍暗、脉弦涩、

气郁:消瘦或偏胖、面色苍暗或萎黄、平素性情急躁易怒、易于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舌淡红苔白脉弦

取穴:关元、命门、肩井、太冲

关元、命门可用三孔艾灸盒施灸,也可用隔姜灸;肩井和太冲用单孔艾灸盒或手持艾条施灸;关元、命门各20分钟;肩井、太冲各10分钟。

注意事项:调理期间不得吃阴性食物水果,不能冷水洗手洗脸也不可以洗澡,只能热毛巾擦拭。

加盟开店

谢锡亮艾灸养生,知名品牌,灸界泰斗谢锡亮专家领航,商务部特许加盟许可企业,拥有多项产品专利。千年传承技艺,专注艾灸养生加盟14年,技术培训、产品供应、经营管理、整店输出,一条龙服务。

我们不想为亚健康操心,我们只想家人艾灸养养身!健康大产业,永远的朝阳事业,空白区域,欢迎加盟。

赞赏

长按







































治疗白癜风
北京白癜风医院那家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zt/12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