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浙贝母FritillariathunbergiiMiq.的干燥鱗茎。
相关名大贝、大贝母、浙贝、珠贝、元宝贝、板贝、象贝、象贝母、象山贝母。
产地主产于浙江宁波地区。江苏、安徽、湖南亦产。多系栽培。
采收加工初夏植株枯萎时采挖,洗净。大小分开,大者除去芯芽,习称“大贝”;小者不去芯芽,习称“珠贝”。分别撞擦,除去外皮,拌以锻过的贝壳粉,吸去擦出的浆汁,干燥;或取鱗茎,大小分开,洗净,除去芯芽,趁鲜切成厚片,洗净,干燥,习称“浙贝片”。
性状鉴别大贝
为鳞茎外层的单瓣鱗叶,略呈新月形,高1~2cm,直径2~3.5cm。外表面类白色至淡黄色,内表面白色或淡棕色,被有白色粉末。质硬而脆,易折断,断面白色至黄白色,富粉性。气微,味微苦。
珠贝
为完整的鱗茎,呈扁圆形,高1~1.5cm,直径1~2.5cm。表面类白色,外层鱗叶2瓣,肥厚,略似肾形,互相抱合,内有小鳞叶2~3枚和干缩的残茎。
浙贝片
为鱗茎外层的单瓣鱗叶切成的片。椭圆形或类圆形,直径1~2cm,边缘表面淡黄色,切面平坦,粉白色。质脆,易折断,断面粉白色,富粉性。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心经。
性能特点本品苦寒清泄,入肺、心经,为清热开泄之品。功似川贝母而长于清泄热邪、开郁散结,多用于痰热、风热咳嗽及瘰疬疮肿等。
功效清热化痰,散结消肿。
功效助记浙贝母:清热化痰,消肿散结。功效助记:元宝(和)浙贝小姐谈情;浙贝母元宝形;浙贝——浙贝母;小姐——消结——消肿散结;谈情——清热化痰。
主治病证(1)肺热咳喘,风热咳嗽。
本品功似川贝母,苦寒之性较甚而偏苦泄,长于清化热痰,降泄肺气。
(2)瘰疬,疮肿,乳痈,肺痈。
本品苦泄清解热毒,化痰散结消痈,治痰火郁结之瘰疬结核,,肺痈咳吐脓血,疮毒,乳痈。
用法用量内服:煎汤,3~9g;或入丸散。
使用注意本品苦寒,故风寒或寒痰咳嗽忌服,脾胃虚寒者慎服。反乌头,不宜与附子、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同用。
药理本品有镇咳、祛痰、平喘、降血压、镇静、镇痛、增强离体小肠的收缩和蠕动、兴奋子宫平滑肌等作用。
川贝母/浙贝母:哪个更好川、浙贝母之功,基本相同,川贝母苦中带甜,浙贝母不甜纯苦。川贝母补肺润肺,浙贝不补肺,泄火泄气。川贝母性偏于润,肺热燥咳,虚劳咳嗽用之为宜;浙贝母性偏于泄,风热犯肺或痰热郁肺之咳嗽用之为宜。至于软坚散结之功,川、浙二贝均有,但浙贝母远比川贝母有效。
浙贝与川贝比较:浙贝药性较燥烈,而川贝药性较缓和,气味不浓,小儿用之颇合适。浙贝清热散结作用较强,多用于急性风热咳嗽,川贝润肺化痰作用较好,多用于慢性虚劳咳嗽。
所以说,适合自己的的最好!
但是临床医生在处方遣药的时候,不仅要考虑药效,也还要考虑到病人的经济负担以及社会责任。川贝母生长在青藏高原,那里生态脆弱,一旦破坏很难短时间恢复。而且川贝母产量不高,价格至少是浙贝母的10倍。虽然川贝母在治疗燥咳方面有一定的优势,但是总体而言人工栽培的浙贝母价格便宜,且不用担心生态破坏。所以在临床使用时一定要仔细拿捏。
1.湖北贝母:本品为百合科植物湖北贝母的干燥鳞茎。性味微苦,凉;归肺、心经。功能清热化痰,止咳,散结。适用于热痰咳嗽,瘰疬痰核,痈肿疮毒。3~9g,研粉冲服。本品不宜与川乌、制川乌、草乌、制草乌、附子同用。
2.土贝母:本品为葫芦科植物土贝母的干燥块茎。性味苦,微寒;归肺、脾经。功能解毒,散结,消肿。适用于乳痈,瘰疬,痰核。煎服,5~10g。
浙贝母的搭配
浙贝母可与其他药物配伍,达到更为显著的治疗效果,下面就是一些基本的治疗药物与配方。
治疗感冒咳嗽:浙贝母与知母、桑叶、杏仁各准备9克,以及6克紫苏,用水煎服,克治疗风热感冒咳嗽。
治疗瘰疬:大贝母与香白芷各20克,研为细末,用白糖与陈酒调和之后服下。
治疗痈乳疖:准备紫河车草与浙贝母各15克,研为细末,然后用黄糖拌匀之后,用陈酒服下取汗。
治疗咽喉十八症:取大黑枣适量,装入五倍子与象贝各一个,用泥裹住煨后,研为细末,加入少许薄荷叶末与冰片,放入瓶内贮藏,使用时取出适量,吹到患处,让患者呕出痰。
治疗容易咳嗽,咽喉不利:麦冬9g,浙贝母9g,冬桑叶9g,清肺化痰,养阴止咳。这杯茶,不仅针对咳嗽痰多,也能对付咽干喉燥。
药
膳
食
谱
浙贝杏仁露:将浙贝、杏仁放入砂锅,加适量清水煮沸,加入冰糖煮30分钟,去渣留汁待凉后饮用。本品具有清热化痰、镇咳之功效,适用于患肺炎的中老年人饮用。
扫一扫下载订阅号助手,用手机发文章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