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疼痛综合症痛经

北京正规皮肤科医院 http://m.39.net/pf/a_4655748.html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坐立难安、饮食无味、睡眠不香,借用一位女性朋友的话,"它不来的时候盼着它来,它来了却要了我半条命",本文是女性朋友的福音,更是男性朋友必须掌握的技能。

痛经:指月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其他不适。疼痛常呈痉挛性,通常位于下腹部耻骨上,可放射至腰骶部和大腿内侧。剧烈疼痛者可出现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出冷汗等症状,往往影响正常的生活和工作,痛经是最常见的妇科症状之一,文献报道其发生率为16.8%~81%,但是由于每个人的疼痛阈值差异及临床上缺乏客观的评价指标使得人们对确切的发病率难以评估。不同年龄段发生率不同,初潮时发生率较低,随后逐渐增加,16~18岁达顶峰,30~35岁时下降,生育期稳定在40%左右,50岁时在20%左右。

解决痛经问题,需要了解月经来潮的原理:

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一次自主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这种周期性阴道排血或子宫出血现象,称为月经,月经期流出的血也叫经血。

对于痛经最常见的解释就是"不通则痛",即身体内的气血不流通造成的疼痛症状,事实上还有一种导致疼痛的原因称之为"不荣则痛",即气血不能够荣养机体,导致疼痛,之所以形成了气血不流通、气血不荣养机体,有这么几个常见原因:

寒凝血瘀

1、寒凝血瘀,字面意思就是身体受凉了导致气血在体内淤滞,这一类原因在当代年轻女性中最常见,夏天大街上到处都是露脐装女性,殊不知肚脐是人体的第一张嘴,在子宫里时,就依靠肚脐进行物质能量交换,而肚脐又名神阙穴,是任脉上的阳穴,人体精气之所在,把它暴露在外面,任凭风吹日晒,必然会伤及气血。而到了冬天,又随处可见漏脚踝的袜子,在内踝上三寸有一穴位三阴交,负责调理一身之阴阳,冬天最冷的时候,身体其他部位都裹着厚厚的衣服,唯独把三阴交漏在寒风外,病从脚起就是这么来的,除了这两点,冷饮、空调、啤酒都会加重体寒。

肝郁气滞

2、肝郁气滞,快节奏的社会中,急躁成了情绪的常态化,波动的情绪第一个伤害的就是肝脏,而肝脏负责全身气血的疏泄,一旦肝脏过度受到情绪的激惹,全身气血运转都会受到干扰,经血的形成排除都有赖于机体气血精华的灌溉,气血不通也是痛经的元凶之一。

气血亏虚

3、气血亏虚导致的痛经,符合不荣则痛的致病规律,当代社会的情绪压力、不良生活作息没有节制的饮食都会伤害气血,导致缺失的气血无法荣养胞宫,痛经自然就出现了。

在路径还原体系的认知中,我们认为人体中绝大多数疼痛都是因为结构网络中的感受器受到刺激达到压力阈值而产生,痛经基本都在生理期前或生理期头两天,这个时间发生在女性体内的子宫内膜增生、充血、脱落比较明显,充血的子宫内膜牵扯到其表面附着的筋膜,筋膜表面丰富的感受器被激惹,自然就会出现疼痛。

这里回忆起一位学员的问题,

"每个女生都有生理期,都会出现子宫内膜增生、充血、脱落,但为什么有的不疼,有的疼?"

上文中讲到过一部分女生的不良生活习惯,气血不通导致的疼痛,从中医角度看待这个问题,比较常见的解决思路是中药方剂,当然针灸取穴也是很好的止痛途径,但大多数爱好者不懂中医理论、不懂用针,又想为家人朋友解决疼痛症状,也可以尝试路径还原的操作,简便易操作。

寒凝血瘀、肝郁气滞导致的痛经。

一方面,由于筋膜在不同温度下延展性不同的特性,女性身体寒凉会导致子宫筋膜紧张,当然,情绪(肝郁)也会造成整体筋膜张力增加,这两种常见因素为子宫内筋膜紧张提供了"先天优势"。

以往的文章里多次提到一个概念"身体共用一个筋膜总量",在这个总量中,机体中个部分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拉扯空间、产生代偿,产生于内脏筋膜-子宫筋膜与外周之间的牵扯很常见,尤其是子宫内筋膜与骨盆、骶髂、股骨、胫腓骨、足趾筋膜之间的牵扯,我个人常用来释放子宫筋膜的操作,大多数都是针对下肢,基础操作如下,

1??中轻度痛经女性适用操作,

2??重度痛经女性适用操作,

3??女性自我缓解操作,

注意:

注:好的手法操作固然可以缓解痛经,但没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健康意识,任何治疗都是亡羊补牢,希望女性朋友们从日常生活行为习惯上进行调整,爱护好自己的身体。

好的技术一定是用来服务大众的,欢迎大家多多尝试,造福女性。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tl/925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