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生病,本已为工作忙得焦头烂额的父母,更是急得团团转。其中,咳嗽可是“头号种子选手”,宝宝生病咳嗽让不少粑粑麻麻感到烦恼,究竟怎么做才能缓解宝宝的咳嗽,减轻痛苦呢?
干咳—少刺激,加湿
宝宝在受到干冷空气刺激、感冒、过敏时,都会出现干咳,痰很少。这种情况在冬季寒冷空气干燥、尘土较多的北方更多见。
1.减少呼吸道刺激。天气突然变冷时,妈妈尽量不带宝宝在室外多停留,如果外出,一定要注意保暖。
2.如果是有过敏症的宝宝,在多风的天气出门时,要戴上口罩。宝宝还要远离烟雾,如烧烤摊、烟囱、汽车较多的道路等,周围有人吸烟时,也要带宝宝离开。
3.增加室内空气湿度。湿润的空气比较柔和,宝宝吸入会很舒服,不刺激呼吸道。家里适当使用加湿器或经常用湿拖把拖地,就是很简单方便的加湿方法。但要注意加湿器里的水一定要用纯净水或蒸馏水,不能用自来水。因为自来水里含有许多金属离子、硅等杂质,这些杂质会通过加湿器打成雾滴,漂浮在空气中,宝宝吸入呼吸道,能引起气管收缩,出现咳嗽、胸闷等症状,甚至引发哮喘。
4.另外不要因为保持湿度而整天门窗紧闭,每天开窗通风2~3次,每次半小时。
痰多——吸蒸汽、拍背
患有气管炎、支气管炎、肺炎的宝宝在咳嗽的同时,还可能会出现痰多的问题,但是宝宝还小,并不会将痰液咳出,所以常常堵在呼吸道内,听起来呼噜呼噜的,非常难受。
1.仅靠手工叩击拍背产生的震动,是很难把气管里的痰给倒腾出来的。所以拍痰并没什么用,一般也只是缓解家长的焦虑。
所谓“化痰药”,其实是个伪概念,因为目前并没有什么可以把痰直接化掉变没有的化痰药。医学上只有祛痰药。但祛痰药在儿童中的疗效还有待进一步证实,解决痰液生成的根源才更重要。
有痰的时候不建议刻意去止咳,美国儿科学会也强调,对于6岁以下儿童,非处方止咳药和感冒药都是有弊无利的,不能随便用,有痰的时候就更不建议刻意用止咳药或是感冒药去止咳了。痰液的治疗还是取决于产生痰液的根本原因,但不管病因是什么,让孩子多摄入些液体(包括母乳、配方奶)总是有利的,会有助于稀释痰液和舒缓呼吸道黏膜。
但是这事儿也不能做过头了,过度补充水分也没有什么益处,孩子也难受。硬逼着孩子多多喝水这样的事儿就别干了……到了一定年龄,还可以给孩子多吃一点温热的流食,比如稀粥、鸡汤等,也是补充水分的一种方法。
2.吸入蒸汽稀化痰液。蒸汽能稀释黏稠的痰液,有利于痰液的排出。在医院里,有专用的雾化吸入器,但并不是每个痰多的宝医院做治疗。
在家里可以采用简易方法,同样能达到吸入蒸汽的效果:
将浴室的热水龙头打开,让水蒸汽充满整个屋子。然后,妈妈带宝宝进入浴室,陪他在里面玩儿10-15分钟,每天2-3次。注意不要让宝宝触碰热水龙头。
咳嗽难入睡——垫高头部换体位
宝宝在夜间睡觉时咳嗽尤其明显,有时剧烈到影响入睡的程度,而睡眠不足或睡眠质量差,将影响宝宝身体的恢复。
垫高头部。将宝宝的头部稍微垫高一些,可以减少呼吸道分泌物对咽部的刺激,减轻咳嗽症状。
如果宝宝平卧时咳嗽比较严重,可以试试这种方法。但不要只抬高头部,否则宝宝娇嫩的脖子会受不了,要将胸部、颈部同时垫高。变换体位促排痰。妈妈还要注意经常变换宝宝的睡觉姿势,最好左右侧卧交替,有利于痰液排出。
雷区
1.急于止咳
咳嗽是幼儿的常见疾病,而且在幼儿身上会表现得非常明显。看到宝宝咳得喘不过气,很多父母急忙适用止咳的药物,想在短时间内让宝宝不咳嗽。殊不知,咳嗽是人体的防御反射之一,能把呼吸道内的异物与分泌物排出体外,所以咳嗽不必急于止咳,应该先考虑祛痰。在服用祛痰药物的同时应给宝宝多补充一些水分,使痰液变稀,有利于宝宝排痰。
2.乱用民间食疗方式
民间治疗咳嗽的食疗方子最常见的就是冰糖炖雪梨。大部分父母认为,只要食材买的不是劣质产品,肯定对宝宝是无害的。其实,宝宝咳嗽分为很多种类,在没诊断出宝宝咳嗽具体病因,贸然服用冰糖炖雪梨,可能还会出现相反效果。
3.频繁转换医生和药物
咳嗽一般需要3到15天才能好,很多父母在带宝宝看医生服药后两天未见好转就着急换医生、换药,其实,这样不仅不利于宝宝康复,还会增加宝宝身体药物负担。
4.使用成人止咳药
宝宝与成人体重不一样,生理、病理方面也有差别,特别是宝宝肝、肾等脏器发育不完善,酶系统发育不完全,药物代谢能力差,如果使用成人止咳药,很容易发生不良反应。
5.滥用镇咳药
镇咳药主要通过抑制咳嗽反射发挥止咳功效,只能起到短暂缓解症状的作用,并且依赖性较强。如果婴幼儿咳嗽马上服用镇咳药,不但不利于痰液的排出,甚至还会堵塞呼吸道,导致肺部感染,造成肺炎等疾病。
6.随意使用消炎药
幼儿咳嗽不单是由呼吸道炎症刺激引起,过敏、烟尘、异物刺激也可能引起宝宝咳嗽。如不能对症治疗,只是随意服用消炎药,不仅对治疗咳嗽无益,还会产生胃肠道和肾脏的毒副作用。
快问快答
Q:雾化治疗有副作用吗?
A:雾化治本身并没有什么副作用,用的药是一样的,只是吸收方式不一样。雾化是将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所以药效可直接作用于呼吸道,对缓解病情更直接有效。若雾化激素药物,可直接通过呼吸道被肺部吸收,避免口服激素对身体其他器官的影响。
Q:咳嗽时除了热水,还能喝其他的吗?
A:多喝温热的饮料可使黏痰变得稀薄,容易咳出。最好让孩子喝温开水或温牛奶、米汤等,也可喂兑温开水的鲜果汁。果汁应选苹果汁或梨汁等,避免喂橙汁、西柚汁等柑橘类果汁。
Q:宝宝五个月,雾化和静脉注射哪个伤害小一点?氨溴特罗和沐舒坦比哪个化痰效果好一点?小宝宝支气管炎鼻子堵能不能用德国通鼻精油?
A:雾化给药和静脉注射只是不同的给药方式,选用哪种应该根据宝宝的病情具体评估。氨溴特罗与沐舒坦相比多了一个平喘的药物成份克伦特罗,如果孩子咳痰合并了喘息症状可以使用氨溴特罗。鼻塞症状建议使用海盐水喷鼻,通鼻精油不推荐。
Q:医院开中成药如鼓翘颗粒,羚羊感冒口服液,羚羊感冒口服液,小儿消积止咳口服液,有效吗?
A:中药成分复杂,小儿肝肾功能和脏器发育不全,使用具有风险,寻找病因,对症治疗是关键。
Q:多次使用糖皮质激素会使呼吸道黏膜产生不良变化吗?黏膜会更加敏感吗?
A:如果合并了呼吸道喘息症状或急性炎症,可以使用糖皮质激素雾化给药,只要每次使用后注意漱口洗脸,防止药物在皮肤和口鼻粘膜上的残留,产生不良反应的可能性是比较小的。
Q:小朋友去幼儿园反复感冒咳嗽怎么办?
A:小朋友新入幼儿园后,接触到新的环境,需要有一个适应过程,可能反复发生上呼吸道感染,孩子就是在不断生病的过程中获得对疾病的抵抗力,家长需要耐心护理,注意观察,合理用药。
Q:2岁以下宝宝感染后咳嗽超4周该怎么办?
A:需要考虑其它原因如过敏性因素导致的亚急性咳嗽或慢性咳嗽。
Q:怎么判断是过敏性咳嗽?
A:孩子如果经常咳嗽,不伴有发热、流涕、干咳很明显,痰少或者无痰,尤其在夜间或早晨加重,影响睡眠,但白天症状较轻,咳嗽持续一个月以上反复不见好转者,需要考虑过敏性咳嗽。对于过敏性咳嗽与其他过敏性疾病一样,去除过敏源是最重要的。抗过敏药用于暂时缓解咳嗽症状,所以如果考虑,需要就医检查寻找过敏源。
给粑粑麻麻推荐
华尔街大视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