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贝母和浙贝母一字之差,相差多少

贝母这味中药在我国有着悠久的药用历史,最早出现于我国第一部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当中。但是,贝母后后来却分家了,分成了川贝母和浙贝母这两个比较大的品类。川贝母主要产地是四川西部、云南西北部以及西藏、青海等地,生长在青藏高原海拔-米的草甸当中,由于生长在高原之上,产量不多,价格也就比较高,是一种名贵药材。而浙贝母则不同,它主产地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而且基本都是人工栽培,产量较则比川贝母要高,价格也要便宜许多。两种药物价格可以相差20倍之多,那么两味药物在作用要如何呢?

川贝母

川贝母顾名思义,就是四川主产的一种贝母,云南甘肃等地也有部分出产,川贝母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川贝母、暗紫贝母、甘肃贝母、梭砂贝母等品种的干燥鳞茎。

川贝母按照其外观性状的区别可以简单的分为"松贝”、“青贝”、“炉贝”等品种。

“松贝”是因其出自四川松潘附近,故名松贝母,型小如豆珠,类白色,外有两片鳞瓣紧抱心中的一个小瓣,中药鉴别上有“怀中抱月”之称。“松贝”从品质上来讲是比较好的一种贝母。

“青贝”则是出产于四川青川附近,外形似扁球,两个鳞片大小一致,顶端开口。“炉贝”则是长圆锥形,外表类白色或浅黄色,有棕色的斑点,中药鉴别上有“虎皮斑”的称呼。

川贝母苦中回甘,微带寒性,具有清热润肺、化痰止咳、散结消痈的作用。临床上常用来治疗肺阴虚久咳、肺热燥咳、疮痈不散等症。

因川贝母性寒味苦,可以清泻肺热,燥化热痰,甘味又可以润肺止咳,对于久咳不愈、阴虚燥咳、肺热咳嗽等症状效果极好。平时加一些百合、麦冬等养阴之品泡茶熬粥也是不错的选择。

川贝母又因其苦寒化热,可以散结消肿,治疗因痰火引起的瘰疬肿毒,疮痈不散等也有一定的效果。

浙贝母

浙贝母顾名思义则是浙江一带出产的贝母,浙贝母主产浙江鄞县,是百合科多年生草本植物浙贝母的干燥鳞茎。浙贝有“大贝”和“小贝”之分,大贝常常除去心芽,小的则不去心芽,常叫做“珠贝”。

浙贝母苦寒之性略强,常用于清热化痰止咳、解毒散结消痈,其含量之性比川贝母较大,因此开泻的功能更强一些,而少了川贝母的润肺之功。

浙贝母治疗效果上和川贝母有许多的相似之处,长于清化热痰,最擅长治疗热痰郁肺和风热咳嗽。但浙贝母的苦寒较重没有甘润之功,所以不适合长时间或者日常使用,一定要对症治疗的时间适当选择。

因浙贝母的苦寒之性偏重,所以其消肿散结的作用也偏强,更适合用于因痰火引起的瘰疬疮痈肿毒等。可以说治疗肺热咳嗽又能甘润时间川贝母是最佳的选择,如果要清化热痰兼能散结消肿时间浙贝母则是最佳的选择。

川贝母和浙贝母虽然说对于治疗热痰燥咳都有明显的治疗效果,但选用的时间还是需要慎重对待。如今市场上川贝母和浙贝母的价格差别巨大,好的川贝母已经达到数千元每公斤,而浙贝一般才百元左右,价格相差10~20倍。因此难免一些黑心商人掺杂售假以赚取高额的利润,朋友们在购买选用的时间一定要去正规的药店选购,不然金钱上的损失事小,倘若给身体健康带来不必要的伤害则是后悔莫及。

龙都药业生产的鼻炎灵片甄用地道川贝母为原材料,精制而成。疗效相比使用浙贝母制成的同类药物疗效更加显著。因此价格也相差少许,请患者朋友在购买此类药物时注意甄别。

[药品名称]

通用名称:鼻炎灵片

汉语拼音:BiyanLingPian

[成份]炒苍耳子、辛夷、白芷、细辛、黄芩、川贝母、淡豆豉、薄荷脑。

[性状]本品为糖衣片,除去包衣后显灰褐色;气香,味辛。

[功能主治]通窍消肿,祛风退热。用于慢性鼻窦炎、鼻炎及鼻塞头痛,浊涕臭气,嗅觉失灵。

[规格]片心重0.3g

[用法用量]饭后温开水送服。一次2~4片,一日3次,2周为一疗程。

[不良反应]尚不明确。

[禁忌]尚不明确。

[注意事项]服药期间,忌辛辣食物。

[贮藏]密封。

[包装]药用聚氯乙烯硬片,药品包装用铝箔,24片X1板/盒。

[有效期]36个月

[执行标准]《中国药典》年版一部

[批准文号]国药准字Z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tl/5389.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