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常生活中常常见到关于尿毒症患者的报道。很多人一听到尿毒症,闻之色变,认为患了尿毒症,就等于被判死刑。甚至有人出现腰痛、水肿、血尿、蛋白尿就整天忧虑,很怕自己也患这种病。肾脏病病人也会经常问大夫:“我的病会发展到尿毒症吗?”“我是不是该透析了?……”。那么,尿毒症到底是怎么一回事?肾脏出了问题就一定是尿毒症吗?怎么就算是尿毒症了呢?尿毒症真的是不治之症吗?患上尿毒症该怎么办?让我们从最基础开始,逐步揭开尿毒症的神秘面纱。
在介绍尿毒症之前,有必要先了解一下正常肾脏的功能,正常情况下,肾脏担负着“人体污物处理工厂”的作用,身体每日要进行新陈代谢,代谢的废物将经过肾脏处理随同尿液排出体外,在此过程中,一些人体需要的物质如葡萄糖、氨基酸、电解质、碳酸氢盐等将会被重吸收加以再利用,调节身体代谢平衡,同时肾脏自身还会生产一些人体必需的物质如促红细胞生成素、肾素等等,它在维持人体正常的水、电解质酸碱平衡、血压调节、骨矿物质代谢等方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各种原因导致的肾脏损伤后,肾脏的功能也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随着肾脏病逐渐进展,肾脏的功能也会相应降低,也就会出现我们平常所说的慢性肾功能不全、或慢性肾衰竭(CRF),此时,肾脏功能不可改变、不可逆转,逐渐减退,最终出现一系列病症和代谢紊乱,终末期即为尿毒症。尿毒症一词最早是德国医生Piorry和Heriter在年描述了肾功能衰竭以后提出的,用来描述各种晚期肾脏病的综合症候群。尿毒症阶段肾功能不足正常肾脏功能的10%,人体摄入的水和代谢废物不能完全排出体外,内分泌功能不足,毒素大量蓄积,对身体各个系统如:消化系统、神经系统、心血管、血液系统等等产生显著影响,出现相应的一些自身中毒的症状,水过多时就会出现水肿甚至胸闷、憋气、血压难以控制等现象。现代医学认为尿毒症是肾功能丧失后,机体内部生化过程紊乱而产生的一系列复杂的综合征。它不是一个独立的疾病。
肾功能减退发展到尿毒症阶段是有一个过程的,人类对尿毒症的认识是逐渐深入的。20世纪90年代我国根据肾小球滤过率和血肌酐水平将慢性肾功能不全分为4期即:第一期:慢性肾功能不全代偿期,GFR50-80ml/min,血肌酐-ummol/l(1.5~2.0mg/dl),临床无症状。第二期:慢性肾功能不全失代偿期:肾单位受损剩余肾功能低于正常的50%(GFR20~50ml/min)血肌酐达~umol/l(2~5mg/dl),尿素氮,上升超过7.1mmol/l,(20mg/dl),临床出现乏力、轻度贫血、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第三期:肾功能衰竭期:血肌酐达~ummol/l(5~8mg/dl),肌酐清除率降至10~20ml/min,尿素氮上升至17.9~28.6mmol(50~80mg/dl)。病人出现严重贫血、代谢性酸中毒、钙和磷代谢紊乱、水电解质代谢紊乱等。第四期:尿毒症期:血肌酐达ummol/l(8mg/dl)以上,肌酐清除率在10ml/min以下,尿素氮在28.6mmol/l(80mg/dl)以上,酸中毒症状明显、全身各系统症状严重。
随着社会的进步,肾脏病诊治水平的提高和循证医学的进展,为了实现进展性肾脏病的早起诊断和早起治疗,避免或延缓肾功能减退至终末期阶段即尿毒症期,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建立了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KidneyDiseaseOut云南白癜风治疗医院早期白癜风有什么症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