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来了解什么是痛经
痛经指行经前后或月经期出现下腹疼痛、坠胀,伴有腰酸或恶心呕吐等其他的不适,症状严重影响生活质量。
分类与病因:
原发性痛经:也称功能性痛经,占痛经90%以上,多见于青年女性,与其它妇科疾病没有关系,主要与局部前列腺素含量增高引起子宫平滑肌收缩有关,另外,子宫过度前倾、后屈,精神紧张、恐惧、寒冷刺激或经期剧烈运动等都可通过中枢神经系统刺激盆腔引起疼痛。
继发性痛经:也称器质性痛经,多见于三十岁以上的女性,是由于身体存在其它疾病而引起的痛经,常见的原因包括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子宫肌瘤、先天性子宫畸形、盆腔炎症、盆腔充血症、宫颈狭窄等,而痛经只是这些疾病引起的症状之一。另外,有些放置避孕环的女性,没有按时更换、取出,也会引起痛经。
痛经有哪些症状?
原发性痛经多见于年轻女性,常在初潮后1-2年内发病,有着明显的周期性,通常在月经来潮前12小时,以月经开始的第1天疼痛最剧烈,持续2-3天后缓解,症状是下腹部胀坠痛、绞痛,有时腰背部、大腿内侧也会感觉疼痛,疼痛厉害时女性感觉很疲倦、很虚弱。除了疼痛外,还会伴发面色苍白、四肢发凉、恶心、呕吐、拉肚子、头晕等症状。
如何辨别痛经
原发性痛经是因为前列腺素增多而引起,而前列腺素通过一般的检查是无法确定的,因此原发性痛经主要是根据过去痛经的经历、疼痛的特点做出诊断,如具有疼痛在初潮后一、两年内发病,疼痛在月经出血第1天最严重,出血第2-3天时疼痛好转或消失等特点,最终结合妇科检查无阳性体征大多就可确诊。如果疼痛严重,或者是除了痛经外还有其它问题,如经血过多、疼痛越来越严重等,就要注意就诊检查是否与其他原因有关。
继发性痛经时,关健在于能否发现存在引起痛经的妇科疾病。尤其对于初潮数年以后才开始出现的痛经,或者是痛经的同时还存在经血过多、出血时间延长、月经不规律等症状时,更要注意就诊检查,有时需要通过验血、超声波、腹腔镜等检查帮助确诊。
原发痛经如何治疗?
一、一般治疗:
足够的休息后睡眠,规律而适度的锻炼,戒烟,消除紧张和顾虑等。
二、药物治疗:
前列腺素合成酶抑制剂:月经来潮即开始服用,连续服用2-3天,如布洛芬、酮洛芬、甲氯芬那酸、双氯芬那酸、双氯芬酸等缓解症状。布洛芬-mg,每日3-4次,或酮洛芬50mg每次3次。
口服避孕药:适用于要求避孕的痛经女性。
继发性痛经主要是针对原发性疾病(如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病等)进行治疗,当原发性疾病好转、痊愈后,痛经自然好转、消失。
来源丨妇产科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