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疼,你经历或看到过的最疼最疼的是什么样子?痛得满地打滚算轻的。我看到过一些女性朋友这样形容姨妈之痛:
·吃下一肚子图钉再被压路机碾过
·不小心吞了一个正在高速运转的剃须刀
·疼得想要用手把子宫掏出来摔倒地上,然后头也不回大步走开
十女九寒,女性最常见的“寒”有胃寒和宫寒,由此而生脾胃虚弱问题、孕育问题以及妇科疾病。
对于因寒邪阻碍经络导致的疾病,艾灸有显著的散寒除湿的效果,温经通络、驱寒补阳、调和阴阳。
女性在冬季做艾灸,可以增强抗寒能力,改善肤色、预防感冒和各种妇科疾病;
经常做艾灸的女性会发现体质明显改善,皮肤红润细腻;
同时艾灸的补益还能丰胸,排毒,还能减肥,可以起到全方位的保养作用。
一般来讲,中医将痛经辨证分为五种证型:气滞血瘀、寒湿凝滞、气血虚弱、肝肾亏损、湿热下注型。保健及治疗上,以艾灸+推拿疗法等为主。我们今天讲讲如何用好艾灸这个利器赶走痛经。在治疗前,记得要先分型哦。
虽然证型不同,但艾灸方法总体上是一致的,即:一般在月经前5天至一周左右,开始施灸,每次可选用3~4个穴位,每穴灸15~20分钟,每天1次,直至月经来潮则停止。气血虚弱型可在月经结束后继续施灸4天。
不良情绪引起“气滞血瘀型”比如经常生气,恼怒,遇事爱钻牛角,动不动就郁闷等,容易导致经气不通则血液运行受阻而瘀滞。
常表现为小腹胀痛或刺痛,按揉腹部疼痛反而加重,有时伴有胸胁乳房胀痛,烦躁易怒,经行不畅、量少,经色紫黯,血块较多,血块排出后疼痛减轻。
艾灸选穴:取三阴交、中极、血海、太冲、次髎。若有胸胁胀痛,加阳陵泉、光明;若腹胀明显,加天枢。
受寒引发“寒湿凝滞型”有明显受寒史是辨别该证型的重要依据之一。这类痛常表现为小腹冷痛,热敷或饮热水后疼痛缓解,经量较少,颜色发黯发黑,有血块,患者脸色常发青发白,怕冷,经常手脚冰凉,可能伴有腹泻。
艾灸选穴:取三阴交、阴陵泉、地机、子宫、关元穴。腰痛重者,加灸肾俞、次髎穴。
体虚谨防“气血虚弱型”平时体质较虚,面色发白或发黄,缺少光泽,常有精神疲惫,肢体乏力感。
常在经期中或结束后感觉小腹隐隐作痛,或小腹及阴部空坠,揉按之后有所缓解。有的伴有月经量少,颜色较淡。
艾灸选穴:取足三里、三阴交、气海、脾俞、胃俞。
腰膝酸软多为“肝肾亏虚型”如果你平时常有腰膝酸软感,或头晕耳鸣,或潮热汗出,眼眶晦暗的症状,在经期过后,可能更加明显,这正是肝肾亏虚的典型症状,而且特别容易在经期或经后小腹绵绵作痛,经血色泽偏淡、发黯、量较少。
艾灸选穴:取三阴交、足三里、太溪、肝俞、肾俞或八髎穴。头晕耳鸣者,加灸悬钟穴。
接下去我们直接来讲治疗缓解痛经的方法:
首先大家先明白一个原理:艾灸,也就是灸法!灸法,主要是借灸火的热力和药物的作用,对腧穴或病变部位进行烧灼、温熨,达到防治疾病目的的一种方法,艾灸具有温经散寒、抚阳固脱、消瘀散结、防病保健的作用。上面说到,痛经分为寒凝血瘀、气滞血瘀、肾气不足、气血不足四个症状,这样看来,艾灸是治疗痛经很有效的方法。
假如说你是继发性的痛经,是疾病引起的痛经那么这个痛经的根源是这个疾病,要先把这个疾病治好,不然痛经的问题就不能得到根本性解决。是子宫内膜异位,子宫腺肌症可以参考妇科治疗的视频操作。
如果是盆腔炎引起的就按治疗盆腔炎的文章治疗。这种治疗往往是持续性的,要好几个月以上的。
女性痛经怎么办?如何缓解痛经?艾灸有效治疗痛经!
如果是原发性的痛经,那么你可以在每次来月经前提前10天艾灸。
艾灸穴位:八髎穴或者神阙,关元,子宫,归来,三阴交。如果经期来了还有痛经的情况,那么继续灸,还是这些穴位。如果难受可以趴着灸八髎穴,艾条掰得长一些,灸30分钟以上,40分钟,50分钟都可以,趴着灸很舒服的,能睡着也可以直接睡着。痛经的时候一天可以灸多次,比如你早上痛经艾灸后不痛了,如果下午又痛了那你可以继续灸。
可以用最大的那个6孔的艾灸盒,这个盒子可以灸腰骶部,可以同时灸神阙,关元,子宫,归来;
女性痛经怎么办?如何缓解痛经?艾灸有效治疗痛经!
其实我自己做艾灸,第一个尝试治疗的就是痛经,我是宫寒引起的痛经,当时效果是特别的明显的,基本上灸了10天后来月经就几乎不痛了,但是接下去几个月还是要灸的,不然在宫寒问题没有彻底解决痛经还是会回来的。
按照这么多年我艾灸接触的病例我觉得不管什么引起的痛经只要坚持灸都有效果,但子宫腺肌症引起的痛经相对来说治疗效果最慢,虽然有很多的腺肌症患者在艾灸个1个月也在痛经上有很大的改善,但也有一部分腺肌症患者灸了3个月后才慢慢改善的,甚至有时间长达半年之久见效不是很明显的。根源还是在于腺肌症本身的难治性。
好了,痛经的话就按我说的做起来吧,不要再来问我有没有用了,我既然告诉你们这个方法了那肯定是有用的,对于绝大部分的人,肯定是有用的。
温经止痛方:方用温经止痛方温宫逐寒,调经止痛。(经期温宫)
组成:当归10克、生地10克、川芎6克、制香附10克、小茴香3克、淡吴萸2.5克、桂枝3克、延胡索12克、煨姜2片、艾叶3克。
温肾阳方:方用育肾培元方,育肾培元,温煦助孕。(排卵期温肾阳)
组成:云苓12克、生熟地各10克、仙茅10克、仙灵脾12克、鹿角霜10克、女贞子10克、紫石英12克、巴戟肉10克、麦冬12克、山萸肉10克等。
病案介绍:A:夏某,芳龄28,痛经艾灸反馈真的有效。最好是提前三到五天就每天灸一会,主要灸关元、三阴交,其中肚脐下四寸的关元穴最最最有效!每次疼的死去活来时这个穴位灸十分钟保你原地复活。亲测有效!
B:亲测,有效!!刚刚还痛经到蹲在厕所起不来的程度,点了一根艾灸就做了十分钟,满血复活!(不过,要注意个人体质,有些人灸完会经血大量且时间长,经血不止会很伤身的。)月经当天灸是救急,月经提前灸是调理,要慢慢找到自己适合的方式方法~适合自己的才好~
C:我针对痛经整整灸了一个月,后来就一直没疼过了,已经一年多了。艾灸对妇科疾病还是挺有效果的。
国家中医灸疗师项目,古艾世家古艾世家中国灸疗培训第一品牌中医灸疗师工作
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培训规范化工程
国家中医药适宜技术认证“中医灸疗师”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