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失血性休克抢救流程
1.根据不同病因采用相应措施:如子宫收缩不良应用宫缩剂、按摩子宫等。
2.开放两条以上的静脉通路。
3.组成抢救小组,人员包括产科大夫、产科护士、麻醉科大夫。持续导尿、记尿量;持续心电监护;持续低流量吸氧;急查血常规、血凝四项、血生化;合血备血等。
4.迅速补液,20分钟内补液ml,后40分钟补液ml,好转后6小时内再补ml,按先晶体后胶体补液原则进行。
5.血HCT维持在30%左右,孕产妇死亡率最低,故输血应维持血HCT在30%左右为宜,最好输新鲜全血。
6.血管活性药物应用:多巴胺20mg+5%葡萄糖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酚妥拉明20mg+5%葡萄糖ml静脉点滴,根据血压情况调整滴速。
7.其他药物应用:如阿托品、-2、东莨菪碱。如有电解质紊乱表现,给予纠正。
8.应用足量有效抗生素预防感染。
9.护肾:在补足液体的情况下若每小时尿量小于17ml,予速尿20mg入壶;必要时加倍给予。
10.护心:若有心衰表现,给予西地兰0.4mg静注(慢)。
11.必要时果断行子宫切除术。
产科操作常规一临产后肛查
(一)目的(适应症):
1.了解宫颈软硬程度、厚薄和扩张程度;
2.是否已破膜;
3.骨盆腔的大小;
4.确定胎位;
5.了解胎头下降程度。
(二)操作顺序
1.产妇仰卧位,两腿屈曲分开;
2.检查者站于产妇右侧;
3.用消毒纸遮盖阴道口;
4.检查者以右手食指戴指套,蘸肥皂水后,伸入直肠,拇指伸直,其余各指屈曲以利食指伸入;
5.检查顺序为:
①向后触及尾骨尖端,了解尾骨活动度;
②两侧坐骨棘是否突出;
③确定胎头高低;
④用指端掌侧探查宫口大小;
⑤是否破膜;
⑥扪清颅缝囟门位置,协助确定胎位;
⑦注意有无血管搏动。
(三)熟练程度
根据操作和回答情况酌情评分。
(四)无菌观念
1.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2.保护阴道口,防止粪便污染;
3.检查时要戴指套或手套。
(五)注意事项1.应在宫缩时检查,检查时动作要轻柔;
2.次数不宜过多,临产初期(宫口〈3cm,〉,间隔4小时查一次,宫口)3cm,2小时查一次;
3.经产妇、宫缩频者,检查间隔应缩短;
4.孕产期阴道流血较多,临床可疑前置胎盘者禁止肛查。
二临产后阴道检查
(一)适应症
1.肛查胎先露不明,或疑有脐带先露或脐带脱垂;
2.宫口扩张及胎头下降异常,查找原因;
3.轻度头盆不称,试产4-6小时产程进展缓慢;
4.阴道助产前的常规检查。
(二)操作顺序
1.产妇仰卧位,两腿屈曲分开;
2.检查者站于产妇右侧;
3.消毒外阴;
4.右手戴无菌手套,用一指或两指防入阴道;
5.检查内容:
①外阴、阴道发育情况及有无异常
②宫口扩大程度,宫颈软硬、有无水肿
③先露高低、胎方位;
④是否破膜,羊水情况;
⑤颅骨重叠;
⑥骨产道情况:耻骨弓、对角径、骶尾关节、骶凹、坐骨棘间径、坐骨切迹。
(三)熟练程度
根据操作和回答情况酌情评分。
(四)无菌观念
1.穿工作服,戴口罩、帽子;
2.检查前,应进行外阴消毒;
3.检查时要戴无菌手套。
(五)注意事项
1.检查前,应严密消毒,检查时动作要轻柔;
2.全分娩过程阴道检查控制在2次,每次检查不超过2人
3.阴道检查后要有记录;
4.孕产期阴道流血较多,临床可疑前置胎盘者最好不要进行阴道检查,或在做好抢救准备时进行检查。
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