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你痛经的时候一定听说话这句话:“年轻时候痛经不要怕,等你生完孩子就会好了。”甚至很多长辈会用这个理由来“催娃”。
你真的以为你的痛经随着孩子的落地消失不见吗?真是太天真了!
很多姑娘看着自己的娃,一脸沮丧的说:“为什么孩子生完了,痛经还是每月都来呢?”不过也有一些姑娘会拍着胸脯说,长辈果然没说错,生完孩子就不痛经了。这是为什么呢?
是什么让我成为了痛经的“宠儿”?
痛经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妇科症状,主要是指在月经前后或月经期间出现下腹部疼痛、坠胀,同时伴有腰酸等其它不适症状,症状严重的时候患者无法正常生活。那么,根据痛经原因,我们会将痛经分为原发性痛经与继发性痛经。
原发性痛经这种痛经通常是由于体内一种名为前列腺素化学物质升高引发的。这种物质含量如果升高,就会引起子宫平滑肌强烈收缩、血管痉挛、导致子宫缺血、缺氧,你自然就痛经了。更可恶的是,这种物质会放大你对疼痛的感觉。不过随着月经结束,前列腺素化学物质会逐渐减少,痛经就会好转。
月经期间,经血和脱落的内膜等成分,如果通过狭小的宫颈管和宫颈口会因为血流不畅、经血堆积,出现了肿胀感,你就会觉得怎么都不舒服,辗转反侧,坐立难安。
这样的原发性痛经多出现在年轻女性。
继发性痛经这种痛经是由于某些疾病引起的一种症状。以下这些疾病都会导致痛经的发生:
子宫肌瘤、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等等
对于这类痛经,需要通过一系列检查发现真正的发病原因,只有根据疾病的情况制定治疗方案进行针对性治疗,当原发病治疗好了,痛经的症状也就会消失。
生了孩子,为什么她的痛经好了,我的却没有?
这是很多人最关心的问题,为什么有些人的痛经生了孩子就好了,有些人却依然会痛经,甚至有些人痛经情况还加重了?
这种情况生了孩子就不痛经了当痛经的原因是因为经血不能流畅排出而引起的胀痛,或者因为先天性子宫后位或子宫屈曲或者位置不正导致经血堆积出现的痛经。这时候,如果生孩子时,选择阴道分娩,在分娩过程中胎儿能帮助妈妈扩张狭窄的子宫颈管,怀孕的过程也能改变子宫过度屈曲与位置异常的情况。生完孩子后,经血正常流出,就会欣喜的发现,痛经不再来了!
这种情况生了孩子痛经依然在如果痛经的情况是因为子宫内膜异位症导致的,生育与否对痛经没多大影响。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要从子宫内膜异位症这种疾病来说,当子宫内膜出现在子宫腔以外部位,如卵巢、输卵管、子宫表面甚至膀胱等,这些异位的内膜组织依然会随着月经周期出现脱落出血,然而这个脱落出血会导致盆腔器官粘连,还会形成囊肿,加上引起的炎症,就会导致痛经。
这种疾病,如果不来月经,自然也不会痛经,在女性生育孩子到哺乳期这段时间,没有来月经,自然也就不会痛经,但是病灶并没有去除,一旦月经正常来潮,痛经也就回来了……
这种情况生了孩子痛经会加重不管是顺产还是剖腹产,在分娩过程中,如果造成宫颈或宫腔的粘连,就会导致经血不流畅,引起痛经。如果生育之前本身就有痛经的情况,在生育之后,你会倒霉的发现,痛经情况加重了。而如果原本没有痛经的人,你会发现,生育之后,你竟然患上了痛经。
治疗痛经,针灸效果明显见效快
研究表面,针灸有调节大脑皮层兴奋状态,缓解情绪紧张的作用,同时,通过刺激内源性阵痛系统达到止痛的目的,还能刺激下丘脑和垂体,调节相关激素水平,调节内分泌系统,改善卵巢功能,抑制前列腺素分泌、缓解子宫内血管痉挛。
针灸治疗痛经,不同的人治疗疗程不同,具体方法也有所区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要采用针灸的方法治疗痛经的话,就一定要找专业的针灸医师,切不可自己治疗,这样不仅是保障我们个人的身体健康,也同时是保障更好的针灸疗效。
痛经时,你可以这么做
痛经时,你也可以通过按摩十七椎、血海穴及三阴交来缓解症状.
位置
十七椎位于腰部,第五腰椎突下,正中线上。
血海穴位于股前区,髌底内侧端上2寸,股内侧肌隆起处。
三阴交位于小腿内侧,当足内踝尖上3寸,胫骨内侧缘后方。
方法
找到穴位后,直接用力下压15秒后松开,每个穴位按压1分钟,痛经时就可以按压。
作用
十七椎有强腰补肾,主理胞宫的作用,主治腰骶痛、腿痛、下肢瘫痪、转胞、痛经、崩漏、遗尿、肛门疾患,以及坐骨神经痛、功能性子宫出血等。
血海穴是足太阴脾经的一个腧穴,有化血为气,运化脾血的作用,主治妇科病,血热性皮肤病,膝股内侧痛。
三阴交为足太阴脾经常用腧穴之一,常按此穴可调补肝、脾、肾三经气血,常用于治疗不孕症、月经痛、妊娠恶阻等。
温馨提示
除了用手指按压外,也可以选择艾灸进行灸疗,艾灸是化解胞宫寒凉、调和冲任二脉的最佳方法——依靠艾灸的超强渗透性的短波辐射及艾烟里的微量精油物质,可缓解寒邪、通经活络。
圣爱中医馆名医助你告别痛经
“痛经”治疗专享优惠
请进馆咨询
版权声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