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董洪涛(中医博士)
痛经让不少女性深受其苦。在日常生活中从多方面加以调养,对于解除痛经之苦是非常重要的。
1
重视产后调理
女性产后可服用生化汤,帮助排出浊毒瘀血。亦可用益母草加红糖煎汤服,或服四物汤,都有化瘀之功。胞宫清静,正气来复,自然不会痛经。
2
重视理气,理气当治肝
肝藏血,主疏泄,与月经关系密切。春天肝主时,为治疗各种与肝主疏泄相关病症的最佳时机。痛经患者可在春季借天时而治肝。
3
重视温阳
温阳可用灸法。寒性痛经或腹痛,可以在三伏天用灸法,最能温通阳气。亦可用毛巾热敷疼痛局部,能起到化瘀通阳止痛的效果。
平时可以经常自己艾灸,以改善体质。方法是用艾条悬灸三阴交穴,经前7天开始灸,每侧穴位每次温灸15分钟。痛时亦可灸此穴,能缓解疼痛;或者针刺此穴亦有良效。要求取穴准确,热力深透,效果才好。
4
重视日常保养
平时不可穿露脐装,天冷不可穿短裙,注意下肢保暖;睡前用热水泡脚;经前不可受寒、涉水、淋雨,保持心情舒畅。另外,晨起可喝生姜红糖水温升阳气。
痛经时服此方可帮助排出血块,活血通络,兼可止痛;面色苍白之人多属中焦阳气不振,久服此方有助于恢复红润面色。不要吃太多水果,特别是寒凉性的水果。温性水果能温通阳气。榴莲性热,能治寒性痛经,温散腹部寒邪,榴莲皮内肉煮鸡汤可作为女性滋补汤。
5
自己救急
一是按摩三阴交、女福穴;
二是灸三阴交、关元穴;
三是喝生姜红糖水,要求趁热喝;
四是试用此方:炮姜10克,益母草30克,红糖30克,水煎服,或将蒲黄与五灵脂各等量研细末,每次1克,温水冲服;
五是以热毛巾敷下腹部,都有不错的止痛效果。
6
汤药治疗
女性逢月经期易出现很多症状,或身体酸软无力,或心情烦躁,或失眠胸闷,或纳差神疲,或痛经腹胀,或面色苍白,皆须考虑月经期的生理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方用药。
7
针灸治疗
取中极、归来、子宫以及足三里、血海、三阴交诸穴,根据具体病情以及体质,配合养阳、活血、通络或温运冲任诸法。
8
中药外用
取细辛适量,研极细末,装瓶密封备用。于经前有来潮先兆时即取细辛粉2克,用黄酒调成糊状,外敷于肚脐眼,可防治痛经发作。
点击图片直接购买
8月7日23:59特惠结束
点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