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医学会第十六次全国计划生育学学术会议

白癜风治疗 http://www.zgbdf.net/m/

优秀论文选集(五)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探讨卵巢早衰型不孕的病因病机及中医治疗

李祖昂,崔晓萍医院

目的探讨“肝肾同源”理论具体含义、与卵巢早衰型不孕发病的关系,及以“肝肾同源”理论为指导的治疗效果。

方法溯源古籍文献作为相关理论基础,并总结现代医学对基于“肝肾同源”理论治疗卵巢早衰型不孕的临床研究。

结果根据“肝肾同源”的理论依据治疗卵巢早衰型不孕,在临床上被众多医家所运用,诸多实验研究亦证明其效果,为临床治疗此病提供理论依据。

结论“肝肾同源”理论与卵巢早衰型不孕病因病机联系密切,临床治疗卵巢早衰型不孕应从肝肾入手,做到肝肾同治。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浅析苍附导痰汤治疗肥胖型多囊卵巢综合征

马瑞,崔晓萍陕医院

目的探讨苍附导痰汤方证释义及其对于肥胖型PCOS的治疗效果

方法基于中国古代文献对痰湿形成以及苍附导痰汤随证加减运用的论述,再通过查阅近十年关于PCOS临床观察的文献,将古今相联系作以论述

结果苍附导痰汤对于肥胖型PCOS有明显疗效

结论苍附导痰汤具有燥湿化痰、行气健脾之效,治疗肥胖型PCOS时,需在月经周期不同时点根据阴阳转化关系对苍附导痰汤进行临证加减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子宫内膜异位症与不孕

周念,李权医院

目的本文通过查阅文献,浅析子宫内膜异位症发病机制及对不孕的影响,浅谈临床上对于受内异症影响而渴望受孕的育龄期妇女如何处理内异症,为后续的内异症引起的不孕患者的临床管理提供研究基础。

方法通过在pubmed查阅文献,综述关于内异症和不孕的研究报道。

结果共查阅了39篇有用的文献。

结论对于内异症导致的不孕,现阶段的主要治疗手段为外科手术移除病灶或药物治疗后,腹腔镜手术辅助助ART技术似乎是一种有效且可靠的手段。对于III/IV级不孕的内异症患者,推荐使用IVF,对于外科手术不能恢复生育能力的内异症患者,IVF+ART前辅助/不辅助排卵抑制药物治疗方式优于重复手术治疗。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青春期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进展

郑娜,崔晓萍陕医院

目的青少年是特殊人群,生殖轴具有不稳定性,临床用药必须谨慎,以防影响其生长发育。随着PCOS在青春期女性中的发病率逐渐升高,发病人群年轻化,且由于青春期具有特殊的生理变化,青少年PCOS症状体征需要与生理性体征相鉴别,且成年人PCOS诊疗方案不适用于青少年,因此早期诊治青春期PCOS具有相当的挑战性,故整理最新诊疗方案指导临床用药,对早诊断、早治疗有重要临床意义,有助于减轻对青少年发育及生殖功能的影响。

方法本文通过收集青春期PCOS患者的临床表现、诊断标准(说明了早期提出的鹿特丹标准不适用于青少年,并整理了Sultan和Paris新提出的诊断标准,避免造成青春期PCOS的过度诊断和误诊)、对有高危的PCOS青少年,做到早期排查、同时总结了青春期PCOS的治疗,提醒对于青少年患者临床用药需谨慎、个体化,减少对青少年的影响。结果通过收集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进展,明确成年人的PCOS诊断标准不适用于青少年,临床用药更需谨慎。因此,区分正常青春期和青春期PCOS的生理过程对于制定青春期PCOS的合理治疗方法至关重要,将成为今后研究的重点。结论通过收集青少年多囊卵巢综合征的诊疗进展,明确成年人的PCOS诊断标准不适用于青少年,临床用药更需谨慎。

拟交流类型:壁报交流

不同时期放置曼月乐后对月经出血模式的影响

林佩萱,伍海鹰广州市妇女儿童医疗中心

目的研究曼月乐在三种不同时间放置后对月经出血模式的影响。

方法选取年1月一年6月在我院计划生育门诊,行人工流产并自愿要求术后放置曼月乐的妇女例(A组);正常月经第3-7天48例(B组);月经干净后第3—7天内54例(C组),共例作为研究对象。

结果三组中月经量均较术前减少,甚至闭经。月经出血模式主要有:①月经周期规则、经期经量减少;②月经周期规则、经量减少但经期延长或点滴出血;③月经周期不规则、经期经量也不规则;④闭经。观察人工流产后放置组(A组)的点滴出血时间较经期放置组(B组)和经后放置组(C组)时间短,A组与C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放置曼月乐后3个月闭经发生率是35.34%;置器后痛经症状能否得到缓解和有或无经后滴血可以影响受术者对曼月乐的满意度。

结论人工流产后使用曼月乐的出血模式优于经期上环者组和经后上环组,建议在人工流产的同时放置曼月乐。为提高曼月乐续用率,应当充分做好术前咨询。

拟交流类型:壁报交流

PM2.5对孕鼠孕激素、免疫水平及妊娠结局的影响

王玲璐遵义医科大学

目的观察PM2.5对孕鼠的外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外周血CD25+FoxP3+T,着床率等的影响,探讨PM2.5对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常规喂养SD大鼠雌性(90只)及雄性(30)共只(体重±20g),将PM2.5悬液配比成低浓度(1.5mg/kg)、高浓度(37.5mg/kg)两组悬液备用。将雌鼠及雄鼠按照3:1的比例合笼后,检查母鼠阴道栓,发现阴道栓当日即将孕鼠随机分配到对照组、低剂量组和高剂量组(每组30只),采用气管滴注的方法对孕鼠染毒,按照分组分别灌注不同浓度颗粒物悬浮液和等体积的生理盐水。妊娠第10天,取眼眶血,处死孕鼠,检测外周血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孕酮(P)水平,流式细胞术检测外周血CD25+FoxP3+T水平。计算并观察孕鼠子宫重量指数、流产率以及着床率。结果PM2.5高剂量染毒组孕鼠的子宫重量指数为0.80±0.28、着床率为22.35±9.67,较对照组孕鼠的2.42±0.29和91.82±7.01明显下降;高剂量染毒组流产率为77.65±9.68,较对照组的10.71±5.27明显升高;高剂量染毒组绒毛膜性腺激素水平为91.95±12.21,孕酮为8.6±3.31,较对照组.32±5.05及43.07±3.35明显下降;高剂量染毒组外周血CD25+FoxP3+T为19.21±4.20,较对照组外周血的31.35±7.61明显下降。以上均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与正常组孕鼠比较,PM2.5低剂量染毒组孕鼠的子宫重量指数、着床率、流产率及绒毛膜促性腺激素(β-HCG)及孕酮(P)、外周血CD25+FoxP3+T水平无明显变化,P0.0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本实验条件下,高浓度的PM2.5可严重影响孕鼠的妊娠结局,这可能与高浓度PM2.5引起的母鼠激素紊乱及母胎间免疫失衡有关。

拟交流类型:口头发言

稽留流产与免疫细胞及IgE免疫相关性研究

王咏梅,马晓红,单莉,周医院

目的本研究探讨免疫细胞及IgE在稽留流产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方法80例稽留流产孕妇作为观察组,80例胎儿发育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抽取外周静脉血检测免疫细胞及IgE在两组研究对象中的含量,并进行组间比较

结果观察组总T细胞(CD3+)百分比为(80.98%,对照组CD3+百分比为(56.23%,观察组CD3+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h细胞百分比为(46.51%,对照组Th细胞百分比为(34.71%,观察组Th细胞百分比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Ts细胞百分比为(32.15%,对照组Ts细胞百分比为(49.19%,观察组Ts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组察Th/Ts为(1.69对照组Th/Ts为(1.15观组察Th/Ts细胞明显高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总B细胞百分比为(13.56%,对照组总B细胞百分比为(23.57%,观察组总B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NK细胞百分比为(14.45%,对照组NK细胞百分比为(22.89%,观察组NK细胞百分比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IgE含量为(21.45对照组IgE(为(12.85IU/ml,观察组IgE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免疫细胞及IgE体内水平失衡,使免疫反应增强,在稽留流产的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效果的观察

阿依努尔.买苏提,陆萍新疆医院

目的探讨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的临床效果

方法纳入病例为年6月至年5月期间本院接收治疗的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患者,共69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微波进行治疗,采用随机原则对患者分组,对照组34例,采用高锰酸钾坐浴治疗,观察组35例,采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对比两组患者治疗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有效率分别为94.29%和82.3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随访3个月,观察组和对照组复发率分别为2.86%和26.47%,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

结论对妊娠合并外阴尖锐湿疣患者采用聚甲酚磺醛溶液治疗,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外阴上皮内瘤变光动力治疗个案报道

阿孜古丽?阿力木江1,买买提?依斯热依力1,王婧1,阿孜古丽?阿力木江1,买买提?依斯热依力1,王婧1,陆萍1.医院2.买买提?依斯热依3.医院

目的外阴上皮内瘤变光动力治疗个案报道

方法-4-16日患者以“间断性下腹痛伴白带异常1月”为主诉就诊于我院门诊。现病史:平素月经规律,经量一般,末次月经-4-9。近1月无明显诱因间断性下腹痛,伴有白带异常,外阴瘙痒,是有恶心,无发热、呕吐等。既往史:已婚,孕2产0,人流2次,有生育要求。体格检查:妇科检查:外阴:外阴可见散在小疣状物;阴道:畅,白色分泌物较多;宫颈:光;宫体:前位,常大,轻压痛;双侧未及异常。患者完善相关宫颈筛查:TCT检查提示正常,HPV阳性。

结果患者经过4疗程光动力治疗后,外阴病变情况明显好转。既往因外阴疾病及生育问题所困扰。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外阴上皮内病变情况好转,同时已怀孕3月,正在进行产检过程中。

结论患者经过4疗程光动力治疗后,外阴病变情况明显好转。既往因外阴疾病及生育问题所困扰。经过系统治疗后患者外阴上皮内病变情况好转,同时已怀孕3月,正在进行产检过程中。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治疗反复种植失败的临床研究

王欢医院有限公司

目的探讨应用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治疗反复种植失败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

方法将年6月—年6月在我院进行体外受精-胚胎移植(IVF-ET)的反复种植失败(移植≥2次,移植优胚≥2次)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2组:进行冻融胚胎移植并行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的患者36例,为实验组,在其基础上行胚胎移植前进行1-2次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宫腔灌注;未进行宫腔灌注,常规激素替代周期准备内膜进行冻融胚胎移植的患者30例为对照组,观察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宫腔灌注前后子宫内膜厚度、临床妊娠率等指标。

结果实验组患者宫腔灌注前后对比,子宫内膜厚度无明显增加(P0.05),实验组与对照组相比,子宫内膜厚度也未见明显增加(P>0.05),移植后的临床妊娠率,粒细胞—巨噬细胞刺激因子灌注组的临床妊娠率为44.44%(16/36),高于对照组的临床妊娠率33.33%(10/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反复种植失败的患者,进行宫腔灌注,子宫内膜厚度并无明显改善,但临床妊娠率有提高,为反复种植失败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内膜准备方案,具有一定的临床效果。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厉免免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

目的为了改善子宫内膜容受性,提高胚胎着床率和临床妊娠率,需要深入探索内膜容受性相关因子的作用和机制,这不仅有利于临床上对子宫内膜容受性的评估,也是未来进一步发展辅助生殖技术的关键环节之一。

方法本文搜集了病例分析等各类文章中涉及到的与子宫内膜容受性相关的因子并汇总可能的作用机制,推测各个因子的作用通路,为后续实验研究打下基础。

结果我们发现诸多因子如VEGF,LIF,HB-EGF,TGF,MMP-9,IGF-1,IL-10等都影响着胚胎着床率以及内膜容受性转化,并且存在miRNA在基因表达水平上对内膜容受性的影响,但大多作用机制并不明确。

结论关于内膜容受性的相关研究将为生殖疾病上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需要更多更深人的研究和探索。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子宫腺肌病保守治疗方法综合治疗疗效观察

毕晓迪1,马俊旗21.新疆医院妇科在读研究生2.新疆医院

目的探讨高强度聚焦超声(HIFU)、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激动剂(GnRH-a)、左炔诺孕酮宫内缓释系统(LNG-IUS)单独或联合治疗子宫腺肌病(AM)的临床效果。

方法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将AM患者分为6组,其中HIFU治疗36例(H组),GnRH-a治疗例(G组),LNG-IUS治疗45例(L组),HIFU联合GnRH-a治疗41例(H+G组),HIFU联合LNG-IUS治疗37例(H+L组),HIFU联合GnRH-a及LNG-IUS治疗53例(H+G+L组)。评估各组在治疗后3、6、12月的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血红蛋白(Hb)和糖类抗原(CA)水平。

结果6组在治疗后3、6、12月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子宫体积和CA水平较治疗前均明显下降(P<0.05),H组、H+G组、H+L组、H+G+L组在治疗后Hb持续上升(P<0.05)。在治疗后3月、6月、12月H+G组、H+L组及H+G+L组VAS评分均明显低于H组和L组;G组和H+G组在治疗后3月痛经缓解达%,后疗效下降;痛经复发率在H组、G组、L组、H+G组、H+L组、H+G+L组分别为19%、30%、26%、7.3%、8.1%、3.77%(P<0.05)。PBAC评分在治疗后6、12月H+G组、H+L组及H+G+L组PBAC评分均明显小于H组、L组和G组。L组治疗前子宫体积小于其他各组(P<0.05),在治疗后3月、6月、12月子宫体积较治疗前轻度增加。在治疗后3月G组、H+G组、H+G+L组子宫体积小于H和G组;G组在治疗后12月子宫体积大于治疗后3、6月。在治疗后12月H+G+L组子宫体积、痛经评分、月经量评分分别为.33±35.96、1.07±0.82、69.57±17.24,均小于其余各组(P<0.05)。

结论HIFU、GnRH-a、LNG-IUS单独或联合治疗AM安全有效,但综合治疗能提高临床疗效,延缓并减少复发,降低子宫全切发生率。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青少年人工流产现状及避孕方式的选择

王沁洁,李胜梅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目的了解目前年龄≤25岁青少年人工流产现状和PAC服务前后对避孕方式的选择,分析LARC在该人群中的应用状况

方法对年我院行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的年龄≤25岁青少年实施术前问卷调查和术后PAC服务,统计分析该人群对避孕方式的选择

结果年龄≤25岁青少年占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总人数的38.43%。实施PAC服务后避孕意识增强,未采取避孕措施的比例较PAC服务前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值<0.);且选择高效避孕措施的比例明显增高,如COC(76.46%,1.03%),LARC(12.13%,0),有统计学差异(P值均<0.)

结论≤25岁青少年人工流产率高;PAC服务后青少年能更好地选择高效的避孕措施,但目前LARC在该人群中并不受青睐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医疗网络平台服务对青少年人流术后选择LARC的影响

王沁洁,李胜梅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目的探讨通过医疗网络平台实施健康宣教和PAC服务对青少年人工流产术后选择LARC避孕的影响

方法选取年7月至年6月在我院行非意愿妊娠人工流产的年龄≤25岁的青少年,随机分为对照组(实施传统的健康宣教和PAC服务)和观察组(实施医疗网络平台的健康宣教和PAC服务)。统计分析两组术后随访率、LARC的实施情况以及重复人流率

结果观察组术后1月的随访率为97.95%,与对照组的(96.92%)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术后3月、6月的随访率分别为93.98%、89.1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90.08%、81.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术后即刻、术后1月时LARC的应用率分别为12.45%、13.76%,较对照组的(13.00%、13.49%)无明显差异(P均>0.05),但术后3月、6月的应用率明显增高,分别为25.10%、28.67%,较对照组的(15.18%、17.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观察组半年内重复人流率为0.92%,明显低于对照组的(3.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实施医疗网络平台服务后术后随访率高、重复人流率低,且明显提高了术后3月和6月LARC在青少年中的应用率,但目前应用率仍不理想。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切口妊娠诊治策略

王沁洁,李胜梅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目的通过对切口妊娠的分型,归纳总结目前主要治疗方法的利弊。

方法查阅目前相关文献,对CSP的诊治进行论著

结果CSP根据分型、孕周等不同,治疗方案有所不同

结论CSP严重威胁女性生殖健康。降低剖宫产率,提高剖宫产缝合技术,加强术后避孕宣教,从源头降低CSP发生率。一旦确诊CSP,根据孕周、分型等具体情况制定个体化治疗方案,尽早清除妊娠组织,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目前治疗方法多样化,能否统一标准化治疗,需要更多的大样本临床试验分析。

拟交流类型:书面交流

胎盘前置状态介入术后罕见并发症1例

王沁洁,陈德新,万虹四川省妇幼保健院

目的本文报道UAE后严重并发症1例,引起临床重视,预防严重并发症的发生。

方法报道UAE后严重并发症1例,分析可能发生的原因

结果UAE后合并宫内感染患者,发热症状持续时间较长,且发生子宫坏死可能性大。发热是否与UAE有一定关系,子宫坏死是否与栓塞物质、栓塞程度相关,均需要大样本临床病例分析。结论UAE是一种减少子宫出血的有效方法,虽然目前国内外报道UAE后严重并发症的文章较少,但目前出现的并发症足以给我们警示,需严格掌握UAE的适应症,特别是对于有生育能力的妇女,应权衡利弊。UAE后发生子宫坏死的具体原因,如何预防UAE后严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再次妊娠率,需进一步的临床研究。

拟交流类型:壁报交流

腹腔镜手术联合GnRH-a类药物和地诺孕素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疗效观察

袁洁玲医院

目的对比腹腔镜保守性手术联合GnRH-a类药物和地诺孕素治疗中、重度(r-AFS分期为Ⅲ-Ⅳ期)子宫内膜异位症(EMT)的疗效。方法对年10月~年10月因中、重度EMT于医院妇科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的例患者进行回顾分析与随访,按照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联合不同药物分为A组81例(单纯行腹腔镜保守性手术)、B组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于第一次月经来潮第1-5日内肌内注射GnRH-a类药物,后每28日1次,共3-6次),C组例(腹腔镜保守性手术后联合应用地诺孕素,口服,2mg/次,2次/日,总疗程3个月),对比三组患者治疗后的VAS评分改善情况、术后2年复发率、合并不孕患者术后2年的妊娠率及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

结果1、三组患者的年龄、BMI及r-AFS分期等基本情况无统计学差异(P0.05);2、经治疗三组患者VAS评分均有改善,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及C组患者的VAS评分改善较A组显著,B组和C组患者的VAS评分改善无显著差异;3、B组(24%)及C组(22%)术后2年EMT复发率较A组(3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4、三组患有EMT合并不孕症的患者例数分别为A组29例,B组68例,C组67例,B组(64.71%)及C组(65.67%)术后2年妊娠率较A组(41.38%)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和C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5、B组和C组治疗期间药物不良反应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单纯腹腔镜保守性手术相比,术后联应用合GnRH-a类药物和地诺孕素治疗均能明显改善症状、降低EMT的复发率及提高妊娠率,GnRH-a类药物和地诺孕素对EMT的复发率和妊娠率影响无显著差异;联合地诺孕素较为安全,不良反应少。

拟交流类型:PosterPresentation

TheStudyoftheEffectofBMSCsonPreantralFolliclesCultureinVitroand3DCultureSystemConstruction

MengdiZhang,LiChen,WenpeiXiangTongjiMedicalCollege,HuazhongUniversityofScienceandTechnology

ObjectiveToobservetheeffectofBMSCsonthecultureofmousepreantralfolliclesinvitro,atthesametime,toestablish3Dculturesystemsanddetermineitssafetyeffectoncultureofpreantralfollicles.

MethodsMousepreantralfolliclesco-culturedwithBMSCsusingtranswellchamberwasco-culturegroup.Untreatedmousepreantralfolliclesculturedseparatelyinvitro,andmatureoocytesofuntreatedyoungmiceinvivowereusedasthecontrolgroups.Observingpreantralfolliclegrowthspeed,oocytematurationrateandphaseMIIspindleabnormalrate;Chemiluminescenceimmunoassaydetectedthemediumconcentrationofestrogen.Four3Dculturesystemswereconstructed:collagensystem,alginatesystem,collagen+DNAhydrogelsystem,alginate+DNAhydrogelsystem,and2Dculturesystemasacontrol.Thesefivesystemswereco-culturedwithpreantralfolliclestoobservethegrowthanddevelopmentoffollicles;Co-culturedwithGCsandBMSCsfor72htodetecttheapoptosisandapoptosis-relatedproteinsBaxandbcl-2.

ResultsThereisnosignificanteffectonthegrowthandsurvivalrateofpreantralfolliclesinBMSCsco-culturegroup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by/640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