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让不少女孩子深受其苦。中医治疗痛经疗效确切,且能治本。本文从中医的角度来分析痛经的病因与治疗。痛经多见,近年来尤其多发。一、引起痛经的因素1、胞宫血瘀一般什么样的人容易出现瘀血体质?分析其原因:一则长期七情不调,压抑烦闷,影响肝气疏泄,气不行则血易滞;二则大的外伤,如车祸、高处坠落等,容易形成血瘀;三则慢性疼痛性疾病属于阳虚者,受寒则邪气入络,形成血瘀。瘀血体质者易患痛经、乳腺增生、子宫肌瘤及各种良性或恶性肿瘤,尤其是伴有阳虚或痰湿的人。一般来说,产后易致胞宫留瘀,因此,不管是顺产、剖腹产,还是小产、刮宫术后都建议服生化汤,以温通阳气,祛瘀排浊。临床曾见不少未服生化汤的产妇,之后容易出现痛经、囊肿、肌瘤等症及皮肤病,且缠绵难愈,其根本原因还在于瘀血内滞。2、寒临床所见,痛经的女孩子多属寒性体质。因寒则气行不畅,气机不通则痛。况且,寒则血易滞,血滞则成瘀,亦会导致痛经。很多人喜欢在家里赤脚行走,但地面寒凉,寒气容易顺足三阴经而上袭,导致腹泻、白带、痛经等不适。3、流产我在平时的临床工作中反复强调,人工流产(包括人流、药流、引产等)最为伤人。流产必然会损伤胞宫;流产导致气血大虚,卫外不固,最易外感风寒湿邪;流产后胞门打开,湿热毒邪乘虚而犯,易成顽固病证;胞宫内的余血浊液留滞,导致阴道流血不止。由此说,流产伤身,往往会出现下腹反复疼痛不适、痛经、带下、月经失调等诸多并发症。流产伤损孕妇健康,人工流产的损伤比足月顺产要大。明代大医薛立斋指出:“小产重于大产,盖大产如粟熟自脱;小产有如生摘,破其皮壳,伤其根蒂也”。流产后会造成出血过多,离经之血即是瘀血;胞门打开,湿热毒邪最易乘虚而入。瘀热邪毒最容易导致带下、痛经、不孕诸症。因此,流产后当及时中医调理。4、阳气不通凡痛,多由气血不通。温通阳气可以促进气血流通,通则不痛。百病起于寒,胞宫越寒,越会囤积脂肪;寒邪阻滞阳气,导致月经异常,经前小腹坠胀感,白带增多,痛经,腰酸,小腹发凉,四肢不温,喜暖畏寒等不适。寒邪内滞,不仅会出现虚胖,还会出现胞宫的生理功能下降。另外,若学习、工作压力太大,亦容易导致焦虑紧张;若饥饱失常,易致化源不足;若半夜不睡,经常熬夜,则易导致肝血不足;若过食生冷或滥用寒凉药物,容易伤损阳气,如此等等,若持续继久,则气血亏虚、阳气不振,胞宫亦见寒凝瘀滞,此亦是痛经的成因。5、肝郁女子易见肝郁,这也是导致妇科病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肝郁则气滞,气滞则百病因而丛生,不仅痛经而已。二、痛经的预防和治疗防治痛经,当从多个方面重视。一则,产后建议排出浊毒血瘀。胞宫清静,阳气来复,自然不会痛经。二则,重视理气,理气当治肝。肝主疏泄,百病从肝治。春天肝主时,因此,春天是治疗各种与肝主疏泄相关的病症的最佳时间。比如,女性容易出现痛经,即可在春季借天时而治肝。治肝之法甚多,其核心不外乎两条:温升肝血,助肝疏泄。三则,重视温阳。温阳可用灸法。寒性痛经或腹痛,可以借用灸法,最能温通阳气。或者,亦可用毛巾热敷疼痛局部,能起到化瘀通阳止痛效果。也可以艾灸改善体质。四则,重视养生。痛经的女孩子要重视平时的保养。建议:不要吃太多的水果,特别是寒凉性的水果,不要喝牛奶,因其性寒伤阳;平时不可穿露脐装,下肢需保暖,天冷不可穿短裙;睡前热水泡脚;经前不可受寒、涉水、淋雨,保持心情舒畅;晨起喝生姜红糖水温升阳气,虽然只有生姜与红糖两味,其功却大。此方作用于脾胃枢机,能升脾之清阳,则肝木左升,疏泄通行;又可涵养阴津,则阴能使阳,而升发不竭。董老师一朋友左上肢麻木数月,嘱用此法调理,竟获痊愈;痛经时服此方可助排出血块,能活血通络,兼可止痛;面色苍白之人,多属中焦阳气不振,此方久服有助于恢复红润面色。温性水果亦能温通阳气。榴莲被誉为水果之王,其气味浓烈,爱之者赞其香,厌之者怨其臭,但这种气味有开胃进食之功。榴莲性热,颇可健脾补气,补肾壮阳,活血散寒,能治寒性痛经,温散腹部寒邪,是寒性体质者的理想补品。且榴莲皮内肉煮鸡汤可作为女性滋补汤,能去胃寒。五则,自己救急。痛经发作时若不便找医生,病人自己亦可试着止痛。一则按摩三阴交、女福穴;二则灸三阴交、关元;三则喝生姜红糖水,要求趁热喝;四则热毛巾热敷下腹部,等等,都有不错的止痛效果。六则,汤药治疗。女孩子逢月经期易出现不少症状,或酸软无力,或心情烦躁,或失眠胸闷,或纳差神疲,或痛经胸胀,或面色苍白,如此等等皆需考虑月经期的生理病理特点,有针对性地选方用药。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