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十年,这个领域必火我们找到了万亿蓝

年,中国人口出生率首次跌破10‰;但在60年前,中国正迎来建国以来的“第二波人口生育高峰”——人口出生率高达43.6‰,死亡率下降到10‰以下,年平均人口自然增长率达到27.5‰。年至年,中国年平均出生人口万,十年间累计出生了3亿新生儿。

60年后的今天,当初的“婴儿潮”成为了眼下的“老年潮”,从年后开始的未来十年,中国将陆续有近3亿人进入60岁的老年阶段。这部分“新晋老人”如今在社会上已积累了相当的财富,其消费能力、经济实力更强,对品质生活的要求较以往更高,也有更高的意愿为养老服务买单。

消费能力的提高,为养老服务业带来了新的机会。根据艾媒咨询相关数据推算,年中国的养老产业规模已经达到8.78万亿,其中占比最大的养老服务市场,我们仅以万失能/失智老人作为测算对象,中国的“刚需”养老服务市场也已超过2万亿规模。

2.6亿老人,

万床位入住率不到一半,

中国养老服务产业问题根源在哪?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的需求自下而上分为了五个模型:生理(食物和衣服)、安全(工作保障)、社交(爱与归属)、尊严、自我实现。马斯洛认为,需求层次越低,力量越大,潜力越大;而高级需求出现之前,必须先满足低级需求。

如果对应五大需求模型,那么养老需求在第几层?实际上,养老是一种多层次的需求,是生理、安全、社交、尊严的共需。养老需求的多样化催生出了庞大的养老产业。

根据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截至年11月1日,我国60岁及以上老龄人口数达到2.亿人,占总人口的18.7%。与之对应,目前全国共有各类养老机构3.8万个,养老床位合计万张。按理说供不应求的床位,实际却是高达50%的空置率,以此推算真实的养老机构在老年人群(60岁以上)中的渗透率不到1%。

从受众端来看,老年人群可以划分为活力老人、失能老人(包括失智),实际针对不同类型老人他们养老需求是有差异的,如果一以贯之用养老机构入住率反映老年群体的养老需求有失偏颇。实际上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态的老人,其养老需求各不相同。

不同状态老人的不同养老需求(动脉网制图)

例如对于一些存在健康等问题的老人、甚至失能失智的老人而言,他们的安全需求主要包括对人身安全、稳定生活、免遭痛苦/疾病等威胁,以及精神/心理健康等方面的需求。在老年人的安全需求没有达到理想状态时,其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jhtj/10435.html

  • 上一篇文章:
  •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