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认为,关元穴具有培元固本、补益下焦之功,凡元气亏损均可使用。《针灸逢源》中记载:经水正行,头晕、小腹痛,女水不调,脐腹疼痛,关元穴可治。即指关元穴可用于治疗女性痛经。
中医理论中十七椎穴常用来治疗小腹疼痛等病症。而十七椎穴与关元穴相配,可温经散寒,化瘀止痛之功效,达到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之功效。
痛经又称“经行腹痛”,是指经期或行经前后出现的周期性小腹疼痛。以青年女性较为多见。寒湿凝滞型痛经可见小腹冷痛,得热则舒,经血量少,色紫黯有块,伴形寒肢冷、小便清长等。中医认为痛经的发生与冲、任二脉及胞宫的周期生理变化密切相关,与肝、肾二脏也有关联。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这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之法——刺激关元穴和十七椎穴。
首先,找到关元穴的位置,其位于腹部,取仰卧位,在腹正中线上,肚脐下四横指既是。
刺激关元穴可以采用按压法:按摩时指腹用力深压,有酸胀感即可停止用力,保持力度持续5-10秒,然后放松,再按压,反复持续,每次10分钟,每天5次、15天为一个疗程。
还可以采用按揉法刺激关元穴,用拇指指腹按住关元穴,按摩时指腹用力深压,然后压而揉之,其余四指张开,起支撑作用,以协同用力。有酸胀感即可停止用力,保持力度持续5-10秒,然后放松,再按压揉,反复持续,每次10分钟,每天5次、15天为一个疗程。
再来找到十七椎穴:其位于腰部,当后正中线上,第5腰椎棘突下即是。
刺激十七椎穴除了可以采用与关元穴相通的按压法和按揉法之外,还可以采用隔姜灸:切取0.3~0.5cm厚的鲜姜一片,用针穿刺数个针孔,然后置艾炷于姜片上点燃,放于十七椎上。每次3~5壮,以灸至局部皮肤温热舒适,稍有红晕为度。隔日或3日1次,每月灸十余次。
总之,刺激关元穴和十七椎穴对于治疗寒湿凝滞型痛经有着很好的疗效,在穴位治疗的同时,还要注意经期避免精神刺激和过度劳累,忌食生冷,防治受凉,做好保暖。
感谢您的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