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经可谓是女性的“老朋友”了,一个女性的一生平均会有次月经,如果以每次经期持续五天来估算,则将有67月(也就是五年半以上的时间)是处在生理期间了。然而伴随生理期而来的经痛,却也是困扰女性最多的“副”作用,痛经虽不能致命,可给它所带来的痛苦,女性却是深有体会的。
有不少女性甚至错误地认为,月经痛苦是月经周期的自然部分。一般认为痛经多由情志不调(恼怒、抑郁等)、经期受寒、湿热下注、气血虚弱、肝肾亏虚等原因引起。虽然我们可以尽量远离这些疼痛的导火线,但有时候确实也避之不及。一旦发生疼痛,除了依赖止痛药,我们能否做些什么来帮助自己度过难关呢?
饮食调理痛经患者平时饮食应多样化,不可偏食,应经常食用些具有理气活血作用的蔬菜水果,如荠菜、香菜、胡萝卜、橘子、佛手、生姜等。身体虚弱、气血不足者,宜常吃补气、补血、补肝肾的食物,如鸡、鸭、鱼、鸡蛋、牛奶、动物肝肾、豆类等。
另外,必须补充矿物质。钙、钾及镁矿物质,也能帮助缓解经痛。专家发现,服用钙质的女性,较未服用者不易发生经痛。镁也很重要,因为它帮助身体有效率地吸收钙。不妨在月经前夕及期间,增加钙及镁的摄取量。
烧丝瓜材料:丝瓜克,水发香菇50克,姜汁适量。
制法:先将水发香菇去蒂洗净,丝瓜去皮洗净切片;锅烧热,加入生油,用姜汁烹,再加丝瓜片、香菇、料酒、精盐、味精,煮沸至香菇、丝瓜入味,用湿淀粉勾芡,淋入麻油,调匀即成。
功效:益气血,通经络。
丝瓜性平味甘,有通经络、行血脉、凉血解毒的功效。古人认为老丝瓜筋络贯穿,类似人体的经络,故可借老丝瓜之气来导引人体的经络,使经络通畅、气血通顺,月经自然也通顺了。现代研究表明,丝瓜中含防止皮肤老化的维他命B1,增白皮肤的维他命C等成分,能保护皮肤,长期食用或用丝瓜液擦脸,还能去皱纹、消斑,使皮肤变得光滑、细腻,是不可多得的美容佳品。
山楂泥材料:鲜山楂g,红糖g
制法:山楂洗净后放入锅中,加入适量水,文火熬煮至山楂烂熟,加入红糖克,再熬煮10分钟,待其成为稀糊状即可。
山楂食疗适合血淤型痛经患者,此类型表现为行经第1~2天或经前1~2天发生小腹疼痛,待经血排出流畅时,疼痛逐渐减轻或消失,且经血颜色暗,伴有血块。患者从经前3-5天开始服用本方,每日早晚各食山楂泥30毫升,直至经后3天停止服用,此为1个疗程,连服3个疗程即可见效。中医认为山楂具有活血化淤的作用,是血淤型痛经患者的食疗佳品。
草药调理中医认为,月经病与肾功能、脾、肝、气血、子宫等都相关,而且痛经有寒热虚实之分,可以痛感来分类。喝热饮痛感减弱属寒,痛感加剧属热,喜按喜揉者属虚,越按越痛者属热。痛经者平时应忌食生冷和酸辣食物,以清淡易消化为佳。推荐几个治疗痛经的小方子。如果痛经严重,医院进行专业诊疗。
1气虚血弱型
黑豆蛋酒汤:
材料:黑豆(黑豆)60克,鸡蛋2个,黄酒或米酒毫升。
制作:将乌豆与鸡蛋加水同煮即可。具有调中、下气、止痛
功能:适用于妇女气血虚弱型痛经,并有和血润肤功效。
2肝肾亏损型
川芎丹参煲鸡蛋:
材料:川芎6克,丹参12克,鸡蛋两个。
制作:上药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去壳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3寒凝血淤型
姜艾薏苡仁粥:
材料:干姜、艾叶各10克,薏苡仁30克。
制作:将前两味水煎取汁,将薏苡仁煮粥至八成熟,入药汁同煮至熟。具有温经、化瘀、散寒、除湿及润肤功效。适用于寒湿凝滞型痛经。
4气滞血淤型
益母草煮鸡蛋:
材料:益母草30克,鸡蛋两个。
制作:两种材料加水同煮待蛋熟后再煮片刻,吃蛋喝汤。
①更年期综合症:失眠多梦、潮热盗汗、烦躁易怒、心神不安;
②月经不调:闭经、绝经、停经、量少、周期紊乱,痛经;
③过早衰老:面部色斑、脱发、皮肤松弛、皱纹、气色差;
④贫血、畏寒肢冷、手脚冰凉、疲乏无力、头晕目眩;
⑤妇科疾病:乳房胀痛、卵巢囊肿、子宫肌瘤、阴道干涩、炎症反复等。
中医调理,传播女性健康的养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