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经在临床上的治疗尤其要分清楚虚实两个方面,正所谓“不通则痛”以及“不荣则痛”。
不通,主要体现在气滞、血瘀、痰湿、寒凝等病邪停滞导致出现的痛经,治疗方法侧重疏通消散,比如说采用疏肝理气法,药如逍遥丸;或采用活血化瘀,用药如血府逐瘀丸;或化痰祛湿,用药如苍附导痰丸;或祛寒止痛,用药如艾附暖宫丸。
以上属于实症,采用疏通驱邪的方法治疗,这种方法尤其多应用于痛经发作月经前,或者月经期间,其体质壮实的,月经前发病症状明显的可采用以上的方法,女性月经前多采用疏肝理气活血的方法,可促进月经排泄顺畅。
所谓不荣之痛,多见于女性气虚血虚、肾虚、冲任亏虚的情况,气血亏虚的补气养血,用药如八珍丸、八珍益母丸;肝肾不足冲任亏虚的,用药如左归丸、右归丸、乌鸡白凤丸;女性月经过后,血脉空虚,用药宜补,结合气血阴阳的亏损状态,权衡用药轻重。
所以不管哪种方法,还是要掌握在“虚则补之,实则泻之”这个大的原则上面,治病求本,再结合月经周期的情况,不同的时间段,调理用药有所不同,会比较稳妥。
不管哪种方法,在治病的不同阶段都可以采用如当归、丹参、鸡血藤等药物,可攻补兼施,在辨证的基础方上面,适当的使用这些药物,有很好的活血散淤止痛的作用。
文章作者原创,未经允许,禁止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