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说十女九寒,宫寒这个概念似乎跟女性是密不可分的。不管是手脚冰凉、月经不调、还是痛经等等,几乎都会被扣上个宫寒的帽子。
那么什么是宫寒?
根据国家卫生计生委《权威医学科普项目》指定网站“百科名医网”上的资料显示:宫寒就是子宫寒冷的简称,但是在中医学的文献记载和正式的教科书及相关的中医妇科专著中并无此词条。
也就是说,无论中医还是西医,在医学上根本没有宫寒这个概念!但是不知道什么时候它就开始“流行”起来了,弄得广大姐姐妹妹们吃个冰棍、喝个冷饮,都担心自己是不是会因此而不孕。
芽芽妈有个朋友,月经周期比较长,一般是三个月来一次,她为此特意拜访了多名“老中医”,想着能调理一下。
果然不出意料,我这个朋友被诊断为宫寒,并且还被直接告知,基本不可能怀孕了。
然而,我的这个朋友在没有经过任何治疗的情况下,现在已经怀孕3个多月了,从此和她的瑞典老公过上了幸福而快乐的生活......
虽然上面的只是个例,芽芽妈在这里也没有贬低中医的意思,中医凝结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固然博大精深。
但是,现在有越来越多的人却把中医的概念作为谋取利益的一种手段。而“宫寒”就是这样一个伪中医的概念。
我看了一下宫寒的症状,包括月经失调、闭经、痛经、不孕、流产或妊娠后胎儿发育迟缓等病,问了很多我的医生朋友,他们都一致认为这样的描述太笼统,几乎包含了所有的妇产科疾病!
这就相当于,把所有的不舒服都叫生病了,然后都让你多喝热水一样不负责任。
不知道有多少姐妹们还在苦苦为了自己的宫寒而到到处寻医问药,把自己泡在中药罐子里。如果不能针对病因和具体的疾病对症下药,这样反而会增加身体的负担。
手脚冰凉是怎么回事?
如果没有宫寒这个概念,为什么很多女性会经常觉得怕冷和手脚冰凉呢?
参与体温调节的系统是心血管系统和内分泌系统柜。而人体局部的温度则和血流量有一定关系,当血液供应得少,就会觉得冷。
当周围温度比较低,四肢的血管收缩,再加上四肢里心脏最远,流向四肢的血液自然就会减少。而流向四肢的血液减少,也能够保持身体重要器官和部位保持血液流动和温暖。
这也就是为什么,在寒冷天气下,冻伤的部位一般都是手脚这些肢体远端血液循环较差的部位。
所以,因为天气冷而感到手脚冰凉是非常正常的,整个过程跟子宫也没有任何关系。只要随着温度的回升,就不会出现手脚冰凉的现象就是正常的。怕冷,多数也是和体质有关。
除此之外,手脚冰凉也有可能是动脉疾病、心脏病、贫血、糖尿病、神经失调、甲状腺功能减退等这些原因导致的,这些问题不分男女,跟“宫寒”也没有半点关系。
如果确定不是其他疾病的原因,就不需要任何治疗。最好的方式都是多运动,均衡饮食,增强自己的体质,
吃冷饮,会“宫寒”吗?
“老公,我月经来了,肚子痛”“喝点热水吧…”“……”
不是我们女人非要为难男同志们,虽然知道你们还是关心老婆、爱老婆的,但是“喝热水”这个梗还是会被无限吐槽是因为:痛经喝热水真的没有用!!!
不仅痛经喝热水没有用,喝凉水一样不会导致痛经。吃东西走的是消化系统,和子宫并没有关系。
而痛经的罪魁祸首是因为前列腺素含量过高,而前列腺素水平和雌激素的含量有关,雌激素越高前列腺含量也会变高。
而雌激素的分泌和饮食有一定关系,但是和饮食的温度并没有什么关系。而研究表明,低脂肪、低纤维的食物,会减少雌激素的分泌。与其少吃两个冰棍,不如改善下饮食习惯,对缓解痛经才更有帮助。
根据奥美诊所发布的内容,除了雌激素影响以外,前列腺素还和感染和炎症有关。所以,痛经时也要警惕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子宫腺肌病、盆腔炎和颈椎管狭窄的发生。
子宫内膜异位症:
排列子宫的组织会植入子宫外,最常见于输卵管,卵巢或骨盆内的组织。
子宫肌瘤:
子宫壁上的这些非癌性生长可引起疼痛。
子宫腺肌病:
排列子宫的组织开始长入子宫的肌肉壁。
盆腔炎:
这种女性生殖器官的感染通常是由性传播的细菌引起的。
颈椎管狭窄:
在一些女性中,子宫颈的开口小到足以阻止月经流动,导致子宫内压力的疼痛增加。
除此之外,如果出现一些其他的妇科问题,与其相信各种各样的伪医学概念,医院检查,有问题及时治疗、对症下药,才是对自己和家人真正负责的表现哦!
摘自芽芽妈
长按下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