叮!你有一份《考前心理调适攻略》请查收!!!
“老师,考试快到了,我好紧张啊。”
“老师,我害怕孩子考试发挥不出实力怎么办?”
没有一丝丝防备,没有一丝丝顾虑,
期中考试就这样出现啦!我们从此变成“考试人”!
别人复习是“查漏补缺”,而你是“开天辟地”。当考试来临,或多或少每个人都会有些焦虑和紧张。这些情绪的产生往往是由不确定的、未知、期待差距等所带来。因为,焦虑和紧张背后隐藏着对自己的期待和需求,那如果我们能将自己的期待和需求描述出来,最好越具体越好。(例如:对于考试,你最终期待的分值是10分的话,你现在的期待值是几分?如果要让自己的状态有所增加或者减少分值,你可以做的最小的改变是什么?)等等。改变越小,越容易行动,也就越容易获得成就感,缓解压力情绪。那作为学生和家长应该如何面对和行动,并且做好考前心理调适呢?不慌不慌~
心理社团的老师来为!你!支!招!啦!
学生篇
1.积极暗示,强化信心
“请不要想象一只绿色的大象”,读到这句话的时候你的头脑中出现的是什么呢?是不是就是一只绿色大象?积极的自我想象能唤起人的良好情绪,增强信心,激励自己要用正面情绪的语言。例如,当你一看到试卷题量大或有不熟悉的题目感到紧张时,这时可深呼吸,坐姿尽量舒适,使肌肉放松,然后告诉自己:“要有信心,不要慌张”“我难其他人也难,发挥出自己的水平”“我知道我能应对这个考试”,平静下来,对考试也不会那么惶恐了。同时减少消极暗示,不要总想着:“考砸了怎么办?怎么和父母老师交代”等消极内容。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优势学科和弱势学科。在考试前,对自己的弱势不要过多自我责备,要多看、多想、多忆自己的长处和潜力,激发自信心。
2.调整期待,静待花开
合理的期待,不过度聚焦于成绩和名次,抱有一颗真实且平常的心去面对考试,反而会有意想不到的效果。例如,“这一次考试只要比上一次的自己进步一点点就可以了!对自己说高要求,是好事,但脱离了客观实际,则会适得其反。”例如,我们应当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