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月经和脏腑之间的关系么?
看似稀松平常的一次月经不调却蕴含着脏腑的“大学问”!
大家都知道,月经是女人气血的刻度尺!但是,你有没有想过,如果女人没有了月经会怎样!
让我来告诉你,没有了月经,意味着女人青春的终结!而提前闭经,更会加速女性的衰老!
千万别把月经不调和闭经不当回事儿了,这是一种疾病!既是疾病,就有病根!而月经的病根,病在脏腑!
心主血,脾统血,肝藏血,人体气血的平衡和五脏的阴阳互为因果,互相影响,月经的主要成分是血,而血生化于脾,统摄于心,宣布于肺,贮藏于肝,疏泄于肾。女性的月经以血为形式,来源于脏腑,五脏六腑功能正常,精血充盛,其有余之血注入血海,冲脉有继而“月事以时下”,若脏腑功能失调,则月经病随之发生。
今天,许院长就带大家来了解一下,月经“背后”脏腑的力量,以及由脏腑失调引起的月经病,究竟该如何“一招”解决!
解锁女性健康,收获生命教育
点击下方视频,学习中医知识
《素问·咳论》中有论:“五脏六腑皆令人咳,非独肺也。”较为系统地论述了咳嗽的病因病机,阐述了五脏皆可致咳的机理。
其实,月经也是这样,月经的产生不仅与肾的功能有关,与其他脏腑的关系同样密切,任何脏腑发生功能失调,都可导致月经病。
对于月经病的治疗,我们应运用中医阴阳五行的理论、总结前人经验、结合多年的临床经验,从五脏与月经的关系来治疗女性病!
肾与月经病的关系《素问·上古天真论》所说:“肾者主水,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经水出诸于肾”。《傅青主女科》中说:“且经原非血也,乃天一之水,出于肾中,是至阴之精而至阳之气,故其色亦红似血,而实非血,所以谓之天癸。”
由此可见,肾与月经的关系非常密切,肾气充盛、肾精殷实是月经产生的前提,所谓“肾气盛”则“地道通”。
月经的物质基础源于肾阴,由肾中阴精所化生,然其生成必仰赖于肾阳的资助、温化。月经的藏泻,是肾阴、肾阳转化、气血盈亏变化的结果。
危害肾气虚弱则会导致女性经期提前,经量或多或少、色暗淡、质清稀,并伴随腰膝酸软、头晕耳鸣、面色晦暗长斑、脱发等状况;
如果长期肾气亏虚,直接导致女性生殖器官的老化,造成卵巢早衰、更年期提前、闭经绝经等情况。
有些女性因为长期的肾虚,还会有失眠、性冷淡、局部斑秃的情况出现。
首乌、枸杞子、地黄、都是养血滋阴、补肾精的药物,适用于血虚萎黄、眩晕、心悸、失眠、月经不调、崩漏、肾阴不足导致的潮热、盗汗、消渴;
精血亏虚导致的腰膝酸软、头晕眼花、耳鸣耳聋等症状,毓方膏滋用这几味药配伍方剂的益血膏,对于更年期综合症,有着良好的疗效。
脾与月经的关系胃互为表里,又“冲脉隶于阳明”,足阳明胃经与冲脉会于气街,故胃中水谷盛,脾气健运,血循常道,则冲脉血旺而经调。
若脾虚则气血生化乏源,血海不能按时满溢,多致月经过少、月经后期、闭经等;统摄无权,则冲任不固,血溢脉外,发为崩漏、月经过多、经期延长等;脾失健运,湿邪内生,壅滞冲任,亦可致月经过少、闭经等。
危害
脾胃不和,湿气滞重的女性神疲气倦、身材肥胖、粘腻不爽,经常伴随便秘或是大便稀漟。
由于脾胃虚弱无法运化水湿排毒,湿毒上面,生痤疮、口臭口苦、面色暗黄,萎靡不振。
如不祛湿,体内湿气化为湿毒,损伤阳气,三高、心脑血管、消化道、脂肪肝等疾病随之而来。
痰湿、湿热不排除,容易引发女性妇科炎症,如阴道炎、盆腔炎等疾病。身体营卫能力下降,免疫性疾病、HPV病毒一触即发!
御脾舒湿膏以乌梢蛇和蝮蛇为主药物、配以甘草、茯苓、薏苡仁,能够快速提升气血,阻止外界的寒湿入侵。
同时能够温阳驱寒、清热解毒,驱风润燥、清暑解散热。将寒、风、热、燥、暑和湿分离出来,润燥化痰,行气通络,利水消肿各个击破,让湿无所依,让气血通畅的输布到四肢百骸,从而祛除寒湿、降浊升清、解决女性由于脾虚痰湿引起的痛经、闭经、月经不调等问题。
肝与月经病的关系
朱丹溪在《格致余论》中说:“主闭藏者肾也,司疏泄者也。”故有“肝为女子先天”之说。
若肝之疏泄功能正常,则经行通畅。若肝失疏泄,则气机阻滞,导致月经周期紊乱,常出现月经后期、月经过少、痛经、闭经、经行乳痛等。但凡肝之藏血和疏泄功能失常,皆可引起月经失调。
危害
女性月经不调,失眠,便秘,脸上长斑,爱发火,发胖,根源多与肝气郁结有关。
肝气郁结,横逆犯脾,脾失健运,脾失去正常的运化能力,气血不能正常生发,毒素不能及时排出,肥胖和脾虚都找上门来。
肝气郁结还会导致痰浊内生,等到“痰气互结→循经上行”,“痰”与“气”,互相勾结,循着经络在体内到处流窜。
“结于喉结之处”,就是甲状腺结节;流到子宫,就成子宫肌瘤;停在乳腺,就是乳腺增生;严重的到胃里,变成胃肿瘤;到肝里,变成肝肿瘤。
目前市面上的动物药来自人工养殖的居多,但仍旧疗效显著,鹿血入肝、肾两经,具有养血益精、行血祛瘀、消肿疗伤的疗效。
适用于女性更年期的虚损腰痛、心悸,失眠症以及气血亏虚、引起的崩漏,肝胆郁热引起的带下病等症,配伍香附、牡丹皮、人参、郁金等具有疏肝解郁、理气宽中等功效的药物,能够从根源上找治疗肝郁气滞引起的胸胁胀痛,疝气疼痛,乳房胀痛,脾胃气滞,脘腹痞闷,胀满疼痛,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症。
鹿宝盰舒膏搭配肝郁调经膏,清肝泻火、养血调经,能够有效改善当代女性普遍的肝郁体质,进行气血与肝肾的同调。
肾与月经病的关系心主血脉,心气有推动血液在经脉运行的作用。《素问·评热病论》指出“胞脉者,属心而络于胞中”,心又通过胞脉与胞宫相通。《石室秘录》指出胞宫为“心肾接续之关”,心气下通于肾,心肾相交,血脉流畅,月事如常。
《素问·五脏生成》说:“诸血者,皆属于心。”《仁斋直指方》云:“血藏于肝,流注子脏,而主其血者在心。上为乳汁,下为月水。”
月经以血为本,若血液充盈,脉管通利,则月经通畅。若情志不畅亦会引起“心气不通”,同样可以导致经行不畅。
危害心气不通,不通则堵,心阳不振,则会出现胸闷气短、憋气、反应迟钝、精神萎靡等情况,心主血脉,如果血脉不通,周身皆病!
制首乌、益母草归肝、心包经,都是中医临床中活血调经,利尿消肿,清热解毒的常用药,川穹治一切风,一切气,一切劳损,一切血,补五劳。壮筋骨,调众脉,清除血液垃圾毒素,养新血,有着行气开郁,祛除风燥湿,活血止痛的功效。
心肾相交,枸杞子、地黄、都是养血滋阴、补肾精的药物。
益血膏中以当归、川穹搭配益母草、菟丝子、何首乌、地黄,进行组方配伍,对于心气不通、心神失养引起的阴血不足、经行不畅,同样具有不错的疗效。
肺与月经的关系《素问》曰:“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灵枢》云:“……化其精微,上注于肺脉,乃化而为血,以俸生身。”
肺与肾乃是金水相生,母病可及子,补金以滋肾水,达到补肺益肾之功,亦有丹溪“提壶揭盖”之意,可通调一身之水液。
危害肺气虚,胎失所举,出现堕胎;肺失宣降,通调水道功能失职,出现子肿、子嗽,或妊娠小便异常、产后小便异常;肺气当降不降发生滞产,胎停等病;
中医认为,蛹虫草既能补肺阴,又能补肾阳,主治肾虚,阳痿遗精,腰膝酸痛,病后虚弱,久咳虚弱,劳咳痰血,自汗盗汗等,是一种能同时平衡、调节阴阳的中药。
配伍人参、枸杞、甘草、薏苡仁,对于有阴虚肺燥、肺失宣降引起的经行不畅、气虚体燥,具有活血调经、补中益气的功效。
毓方膏滋治疗妇科疾病强调五脏同调,益血膏搭配盰舒膏,以气血阴阳作为指导,君臣佐使配伍的复方药再进行组方用药,将中医辩证和组方用药发挥到极致,进行心、肺、肝、脾、肾的同步调理,用药物本身五行的力量补五脏五行力量的亏虚,释放药效,事半功倍!
结语月经病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基本病机为脏腑功能失常,气血失调,冲任督带受损。
在治疗上,单一强调某一脏器论治,很显然违背了传统中医的整体观念和阴阳五行的理论,在调节气血和月经的产生过程中,五脏是相互协调、相互统一的整体。
所以女人调气血,调月经,一定要调理五脏,五脏就是气血源源不断生发的泉眼,五脏不调,那么女人的气血、月经、子宫、卵巢、乳房等等问题解决不了!
以上,就是今天的课程,喜欢的姐妹们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