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寒就是女性肾阳不足、胞宫失于温煦这个时候就会出现下腹坠胀,疼痛,得热则缓和,白带多、痛经、月经失调、脉沉紧、舌苔薄白多津等的症状。宫寒危害着女性的健康,日常生活中,宫寒该怎么调理好?下面介绍中医调理女性宫寒的策略?
中医养生调理宫寒:
1、艾灸疗法:艾灸神阙、百会等穴位以调理奇经、暖宫散寒。或灸肚脐正中直下1.5寸处的气海穴和肚脐正中直下3寸处的关元穴,每日熏烤30分钟,坚持下来也有效。
2、中药泡脚:艾叶、肉桂、花椒煮水,用以浸泡双脚,具有温肾散寒、温经通络之功。
3、月经期间调养:用红糖、艾叶煮水喝,以暖宫散寒祛瘀。在例假前三天每天喝红糖水,以增加排量,更好的让月经排除干净,也活气血,暖宫。
4、日常进补:枸杞子、核桃、龙眼肉、大枣、桑椹子、当归、鸡血藤、生姜和鸡肉或者羊肉煲汤,汤水具有温肾助阳、填精养血之用。多吃补气暖身的食物例如核桃、枣、花生,让先天的不足由后天的高能量来补足,不用担心上火,宫寒体质属于火气不足,不容易出现火大体热的症状。
5、日常运动:“动则生阳”,寒性体质者特别需要通过运动来改善体质。快步走是最简便的办法,步行,尤其是在卵石路上行走,能刺激足底的经络和穴位,可以疏通经脉、调畅气血、改善血液循环,使全身温暖。
6、茶饮调养:红姜茶,取红糖50克,去皮生姜4片,温火煮四到五分钟。月经来时坚持喝几天。平时一周左右喝一次。长期坚持,宫寒症状就会减轻。也可用黄芪、大枣、或者当归泡水喝或者煎服,补气调血,使得气血双盈,这样也是有效驱除宫寒的方式。
定位
當大趾之內側,大趾本節內側正中央點,腳趾甲內側後方處是穴。即十四經隱白穴之後方,大都穴之前。
主治
眼角痛(角膜炎)、疝氣、大指及食指痛,婦科陰痛道炎、赤白帶下。
針法與應用
針深一分至三分,右手痛取左足,左手痛取右足穴。
穴位:在大趾之内侧,本节正中央。
解剖:有长大趾伸筋,浅腓骨神经、心之分支神经。
取穴:当大趾之内侧,大趾本节正中央点,脚指甲内侧后方处是穴。
归经:入心、肝两经。
穴性:散瘀通络。
主治:角膜炎、疝气、妇科阴道炎、手指痛。
针刺法:直刺一分—三分。
辨别:海豹穴非十四经隐白穴,其位于隐白穴后,大都之前。
配穴:(一)治疝气,在手食指上有大、中、小间及天、人、地指三肠,可选食指上有异色点的穴位配本穴。
(二)治妇科阴道炎,可本穴配手云白、李白、及妇科穴。
(三)董氏奇穴可治角膜炎,除本穴外,有手大拇指珠圆穴手背上之上白、分白、小指水腰穴及足底花骨一穴,以上各穴可取三穴相配取用。
(四)董氏针灸在针术上有所谓手足对应针法,手指对脚指,手掌对足掌,而海豹穴位足指上,取用当可治相对应之手指痛。
若有购买穴位养生独家制作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