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几个穴位日常按一按,养生又健脾

·“东方巫术”之经络穴位·

经络穴位,可以说是中医里玄而又玄的事物。中国刚改革开放的时候,美国学者来我国考察交流。在周总理的陪同下,了解观看了病人疼痛不止,在医生施展针灸之术后疼痛立减的神奇功效,大为惊叹,直呼为“东方巫术”。穴位之说也是中国人从小到大,耳熟能详的东西。哪里不舒服了,就按一下什么穴位,不适便能缓解,比如一个人头疼,就会闭起眼睛按摩一会太阳穴来缓解,这是从古至今,先辈们口耳相传的常识,已经融入到我们的骨血里,在日常生活中发光发热。虽然很多现代人对中医抱着怀疑的态度,但是穴位之说、针灸之术确是可操作并有效果的。穴位本应是在经络发现之后的,经络为人体气血运行的通道。中医里有“看病不明经络,开口动手便错”的说法,足见经络在诊断调理治疗过程中的重要性。穴位就是连接经络的一个个点,就好像烽火台一样,将烽火台连起来就成了经络。一个个的穴位就好比一味味的中药,按摩不同的穴位会有不同的功效。像足三里这个人身第一强壮要穴,不仅仅是胜似老母鸡,更堪比止痛药、健脾丸、十全大补丸等药方,而且副作用要小。

·足三里·

足三里在外膝眼下三寸,即四指宽度,胫骨外一横指处。摸足三里发现凹陷时,通常提示有脾气虚问题,常伴有腹胀腹痛、消化不良、食欲减退、腹泻便秘等症状。按摩足三里穴十分简单,我们只要找到足三里穴所在之处,然后将手握成拳,用食指的第一指节轻轻的顶在足三里穴上,在穴位上像钻头一样,向下稍稍发力,便能够有效刺激足三里穴,保护身体健康了。而这个按摩的时间最好控制在三至五分钟,因为这段时间是可以达到最好的养生效果,记住时间千万不可以太长,否则很容易导致足三里穴因为过度的刺激,而危害到身体的健康,让我们做的努力都成为无用功。除了足三里这个功能强大的养生穴位之外,还有几个穴位也关乎着脾胃健康,时常按摩可以强身健脾:

·三阴交穴·

三阴交穴在脚踝内尖上三寸胚骨后缘各有一个,按摩治疗脾虚时可以先用左手拇指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在右腿的三阴交穴上按揉20次,再按照逆时针的方向旋按20次,完成后再用右手相同的方法按揉左腿的三阴交穴。除了健脾,三阴交还适用于腹胀肠鸣、大便泄泻、月经不调、崩漏带下、痛经闭经、小便不利、神经衰弱、肾虚阳痿、失眠健忘、精力不足、容易疲劳等病症。对心、脑病有一定的作用,为主要保健穴。

·天枢穴·

此穴位置在肚脐旁开两寸处各有一个,患者在操作时要保持仰卧,把两手分别放在腹部两侧,用中指分别采取适当力度按揉30次。

天枢穴是大肠中心所在,同时也管理了我们的阳阴脉气,主要的作用就是调理肠胃以及五脏六腑,还具有健胃消食以及理气行滞的作用,除此之外,很多女性在每个月月事到来的时候都容易出现痛经或者是月经不调的情况,通过按摩这个穴道也能够起到一定的治疗效果。

·隐白穴·

这个穴位的具体位置在足大指甲根部内侧,操作时,可以先用左手拇指采取适当力度按压右脚的隐白穴,连续按揉20次之后即可停止,接下来可换右手拇指采取同样的手法按压左脚的隐白穴。隐白穴除了可以调理脾胃,对腹胀有很好的缓解作用,常按摩隐白穴还能起到增进食欲的作用。值得注意的是隐白穴搭配三阴交穴一起按摩,还对出血症有很好的疗效。除此之外,隐白穴还能缓解月经过多,对夜间多梦也有疗效。

·阴陵泉穴·

脾虚的患者在治疗时应该把双手扶住双膝,用拇指指腹采取适当力度在阴陵泉穴旋转按揉20次。阴陵泉穴归属足太阴脾经穴,所以有健脾理气、益肾调经、清利湿热,通经活络的功效。经常按摩阴陵泉能够治疗晕腹痛、腹胀、腹泻、食欲不振以及水肿、遗尿、女性痛经、膝盖疼痛等问题。

·公孙穴·

用左手拇指指腹采取适当力度按揉右足的公孙穴20次,完成后换手采取同样的方法按揉左足公孙穴20次即可。 公孙有理脾胃、调冲脉、清神志的作用。是足太阴脾经络穴,联络足阳明胃经,主要作用是调理脾胃,为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主穴之一,对于脾胃虚弱引起的饮食不化、腹胀、泄泻、水肿等均可治之。除了上述穴位通过按摩可以强身健脾之外,脾虚的朋友们在平时还要特别注意饮食,应该多吃一些清淡和好消化的食物,少吃过于油腻和生冷的食物,同时还要注意做到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不能暴饮暴食、偏食、挑食,才能减少对脾胃的损伤,从而加快脾虚的好转速度。

往期推荐

教你一套手指的活动操,舒筋活血,有效预防关节炎,还不来看一下~

每天按摩两分钟,调理你的颈椎病、关节炎、便秘,大家跟着学一学~

健康生活

每天这样按耳朵,可防健忘、防感冒、防治高血压!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tz/83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