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女性来“大姨妈”的时候都有过痛不欲生的经历,不少人都是“忍忍就过去了”,但是下面这件事提醒那些会痛经的女人要注意了,如果真的很痛,千万不要忍。
肚子在变大,却不是怀孕了
今天讲的这位患者,痛经有10年了,近来觉得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跟怀孕了一样,肚子里隐约还可以摸到一个大块,令她有些胆战心惊,“例假每月都来的,不像怀孕。可到底是什么病呢?”
医院妇科门诊就诊。“例假正常吗?量怎么样?上次例假是什么时候?几岁开始痛经?”医生抛出一连串的问题。
原来,她从10年前开始痛经,那时候还年轻,觉得女人痛经很平常,忍忍就过去了,所以每次痛过就“好了伤疤忘了疼”,没放在心上。
谁知,这10年来,痛经竟“如影随形”,就没有断过,每个月只要大姨妈一来作客,肚子就开始隐隐作痛,例假结束,肚子就不痛了。
“忍一忍就过去了。”前几年,她就靠这个信念把每个月的“那几天”生生熬了过去。
但是近两年,痛经“变本加厉”,例假量也越来越大,“有时候,我感觉像流水一样,血特别多,动都不敢动。痛的我都不想活了,跟生孩子一样,全身没有力气。”
更要命的是,她觉得自己的肚子越来越大,跟怀孕了一样,肚子里隐约可以摸到一个大块。这下,她不真的怕起来了。
经过检查,陈女士子宫增大,子宫壁明显增厚,这是得了子宫腺肌症。这种病,特别容易造成痛经、例假量增多、子宫变大等症状。在治疗方面,西医除激素、上环或超声消融暂时缓解外,别无它法,医生最后的建议往往就是切除子宫,所以也被很多女性称为“不死的癌症”。
其实在我们身边,像上面这位患者的情况特别多,为了这样的悲剧不再重演,今天这篇文章就跟大家好聊聊女人的“不死癌症”子宫腺肌症吧!
中医如何解读子宫腺肌症?
子宫腺肌症多发于中年女性,西医认为是由子宫内膜侵入子宫肌层引起的一种良性病变。
说实话,中医学文献中从未出现过“腺肌症”的病名记载,但在“痛经”、“癥瘕”、“不孕症”等病证中有类似症状的描述。
近年来,子宫腺肌症发病率越来越高,已成为妇科常见病,一般每个月都要碰到五六个。主要表现为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以及逐渐加剧的痛经,子宫呈均匀性增大或有局限性隆起等,且极易导致不孕。
道虎壁王温主任认为,子宫腺肌症可归属与中医学癥瘕、痛经、不孕症范畴,现代女子患本病往往多有经、孕、产、乳,甚至多次人流或其他宫腔操作史,正气未复,邪气趁虚侵袭而发病,治疗不及时或体内余邪未尽,邪正相争,正气愈虚,瘀血阻滞胞宫、冲任,病情反复发作或渐进性加重,此为发病之本。
中医调治痛经腺肌症原则:
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
子宫腺肌症发病具有显著的周期性,与月经周期关系密切,针对其“病发有时”的特点,道虎壁女科王温主任在临床中强调分阶段治疗,从子宫腺肌病的临床表现看,痛经和月经过多是困扰子宫腺肌病患者的两大主要症状,在辩证论治的同时可遵循中医理论中“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的基本原则。
在经期以化瘀止血,调经止痛为主,切不可用破血功伐之品,治标为先,以减轻患者的痛苦。在非经期症状缓解时,则以活血化瘀,软坚散结消癥治本,紧扣“瘀血阻滞胞宫、冲任”的病机,临床使用下来,往往能取得绝佳的效果。
再给大家分享一些日常的调护
女性朋友在生活中要注意经期、产褥期保健,避免此时感受外邪,避免经期剧烈运动,经期及月经前后三天内避免性生活。饮食调养方面注意经期前后忌食生冷寒凉之物,以免寒凝而使血瘀加重;经血量多或有内热者,应忌食辛辣香燥之品,如辣椒、咖喱、狗肉及虾、蟹、鲤鱼等“发物”之类。
最后,愿世间女子再无经痛之苦!
女人30岁后都该知道的“驻颜术”,1个方法养出娇嫩容颜!粉丝反馈最好的祛湿茶饮方!解决虚胖、长痘、怕冷很管用!
养脾就是养命,女子多年脾虚不孕,中药水丸调理喜获双胞胎
告别痛经不孕,中医辩证才是子宫腺肌症的“救星”!
消肌瘤、囊肿,道虎壁王氏女科有优势。
健康小问题,身体亚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