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张照片让这位重庆外科医生成为网红,他的

如果不听医生的劝告,这样的病人就是医生口中“最不安分的病人”。

今年48医院普外科主任徐金明因为一张戴着颈托做手术的照片,也当了一回“最不安分的病人”。这张被同事们发到朋友圈的照片,引起大量转载,把徐医生变成了一名“网红”。

照片反映的事是3月7日上午,才做了颈椎间盘置换术的徐金明主任戴着颈托上了手术台,亲自操刀。自己都是病人却为病人做手术,这样的做法有人点赞,也有人不赞成。11日,慢新闻-重庆晚报记者联系上了徐医生和他的同事。原来,这张照片背后,还藏着一个个感人的故事……

病人的手术必须完成,自己的手术却一拖再拖

3月7日上午,徐医生戴着颈托上了手术台后,整整2小时时间,他只把酸痛的手放下休息过5次。每一次把举起的双手放下,身边的医护人员都默默地记在心里。

这是一场腹腔镜下结肠癌根治术,手术的难点在于肿瘤跟周围重要脏器很靠近,与周围结构组织粘连紧密,如果一不小心损伤病人输尿管,有可能会影响病人终生生活不便。

先分离,再剥离肿瘤,时间一点点流逝,汗水浸染了额头。同事们都知道,徐医生不放心手术,是想最大程度降低病人的痛苦,增加手术的成功率。2小时后,他做到了,手术很成功。记者了解到,目前病人恢复很好,还有望提前出院。

医院普外科其他医护人员的说法,徐主任不放心的手术,就会亲自上阵,绝对不会让病人承担风险。其实早在年前,徐医生的老毛病——颈椎疼痛就加剧了,加剧疼痛的原因就是春节前每天突增的手术量。据医院负责人透露,徐主任因长期做腔镜手术(整个手术过程需要医生保持抬头的姿势)导致颈椎间盘突出。

“这种病情本可以保守治疗,但保守治疗徐主任可能不能再操刀手术,因保守治疗双手是无法抬高过肩膀,这样会导致无法做手术类精细的工作。”该负责人表示,为让更多患者的腹腔镜手术能安全顺利的进行,徐主任一直拖延治疗的时间,直到在手术台上为患者进行手术时双手抬起非常困难。

3月2日,医院接受手术。可就在手术前两天,他还在为一名外地来的求医者做手术。“他本来还想拖延自己的治疗,这台手术下来,他的情况恶化,自己只能立即手术。”该负责人说。

做颈椎间盘置换术风险还是比较高的,一是容易压迫到呼吸中枢,可能直接导致生命危险,二是椎体不稳定,可能会造成再次出现压迫症状。对于做了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医生会建议必须卧床休息1周,带颈托2周,至少要2-3个月后才能活动肩膀以上关节。

手术第二天,徐医生就偷偷下床回科室看了一名病人的情况,术后第四天,因科室有两台手术同时进行,作为高年资的徐主任来到手术室进行了指导,自己成为了那个“最不安分”的病人。

病人疼痛就会自责,自己的疼痛却一声不吭

如果每天没有特别的手术,徐金明本应该下午5点后下班,然而科室里的医生们却告诉记者,徐主任每天下午做了手术后,医院躺一会才回家。这是怎么回事?

“做手术的时候我完全不感觉到颈椎痛啊,肩膀痛,每次都是做完了就痛。”徐医生轻描淡写地说:“痛了就在床上先躺下,稍微好点了再回家,这么多年都习惯了。”

“每次做完手术,他一边满头大汗,一边笑着说很轻松啊,但我们知道他的颈椎肯定已经很疼了。”科室的医生说,徐主任对自己身体的疼痛总是用一些玩笑遮掩过去,但是对病人的疼痛,他比谁都上心。

“我们是外科医生,认为病人术后上药会疼,这是正常的生理反应,但徐医生就不这样看。”科室医生甘霖说:“有一次,我们年轻的医生给病人上药时,病人大喊疼,徐主任听见了,先极力地安慰病人,事后,主任还要批评我们,为什么没有上药前没和病人多沟通,并把术后的镇痛工作做到位。”

甘霖说,相处时间久了,大家发现,按照徐主任说的来做,多和病人沟通,也许确实不能缓解无法抗拒的生理疼痛,但是的确能让病人在术后有更加积极战胜病魔的好心态。

做别人的知心大哥,对自己家人却心怀愧疚

“我觉得和病人交朋友没什么问题,只有用真诚才能换来真诚。”徐医生坦言,不少病人治愈后都成为他的朋友,在生活中,他还能通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ongjiey.com/tjtl/10405.html